小时候锅里飘着猪油香,现在满超市全是“进口植物油”,说猪油不健康?真相不是猪油有毒,是别人盯上了咱饭桌上的油水。
从广告洗脑到产业收割,这场粮油战争背后,是外国资本的算盘精得很。猪油去哪儿了?这锅,真不能让它白白冷了。
小时候的厨房,那是香得流油。锅一热,猪油一下一冒烟,香气瞬间冲进鼻孔直达灵魂。油渣拌饭,猪油抹馒头,都是标配,关键是便宜、耐放、好吃。
可现在你试试,去超市找瓶猪油,不是没有,是得蹲点抢。这个几千年陪着中国人过日子的家伙,怎么突然像“通缉犯”一样从锅里消失了?
事情还得从几十年前说起。当时在电视上、报纸上,突然铺天盖地冒出来一种说法:“猪油有害健康”“饱和脂肪酸致命”。紧接着,各种“植物油”纷纷登场: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个个打着“清淡健康”的旗号,横扫市场。
但谁注意过背后是谁在推手?不是别人,正是掌控全球粮油贸易的“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这四位大佬,早在20世纪末就盯上了中国这个巨大的油脂消费市场。
根据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美国人不是做慈善的,出口一吨大豆不算贵,但进口后提炼成植物油,利润才真正开始翻滚。谁来掌控这个榨油的利润?当然不是农民,而是那些垄断全球油脂压榨和分销体系的大公司。
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掌控着价格、宣传、产业链,说猪油不健康就不健康,说转基因大豆安全就安全。信息控制在谁手里,消费观念就被谁牵着鼻子走。
于是,在十几年时间里,猪油这个“锅中霸主”被一盆洗脑水给刷了下去,换成了“低温压榨、进口原料”的各种瓶装植物油。
这一场战争,没枪没炮,就靠着宣传和价格,把中国几千年的饮食习惯给悄悄换了。
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哪一个不是被资本裹着糖衣送进厨房的?可你真以为这是“自由选择”?其实从一开始,剧本就写好了。
四大粮商控制了全球80%以上的油料贸易市场,他们在上游买原料、在中游建工厂、在下游搞营销,全链条收割,堪称农业界的“产业闭环教科书”。
资料显示,中国曾经是世界上主要的黄豆种植国之一,但在2001年加入WTO后,国产黄豆大量被进口转基因黄豆替代。“美国大豆更便宜”成了压垮国产大豆的理由。但你看细节,为什么美国大豆便宜?一方面靠国家补贴,一方面靠技术垄断,再加上他们掌握物流和贸易港口的定价权,想不赢都难。
更毒的是,美国人在出口大豆时玩了个小动作:他们推动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例如油酸含量标准、杂质含量标准等,让中国国产大豆根本过不了门槛。结果呢?加工企业被逼着转向进口大豆,整个产业链就被挪了窝。
这就像一盘棋,中国原本自己养猪榨油,手艺好、味道香。现在好嘛,原料靠进口、品牌是外资、利润全走了,锅里炒的是菜,油瓶印的却是别人的logo。
更离谱的是,当猪油退场后,很多人开始回忆那种“饭香四溢”的日子,结果一查数据才发现,猪油被替代后,心血管病可没见少,反而糖尿病、肥胖症数据一直涨。
那就得问一句:猪油到底该判死刑,还是植物油在搞政治正确的连坐?
被外国资本收拾了几十年,中国当然不会一直吃哑巴亏。从2014年起,中国开始布局“粮食安全中国策”,核心三句话:“口粮绝对安全、自给为主、科技支撑”。
什么意思?就是哪怕全球再动荡,米面油肉咱们都得有自己的种源、自己的产业、自己的工厂。你再压价格、造舆论,咱们也不甩你。
比如说猪油,表面是调味问题,实质上是“猪肉产业链”的一部分。你猪肉不稳,猪油自然也就不稳。为了这件事,中国开始扶持养殖、建冷链、搞种猪育种,猪肉产量年年上台阶,猪油也重新回到不少家庭厨房。
资料还指出,到2024年,全国90%以上的大豆榨油企业已经建立国产采购优先机制,说明消费回归本土已经在发生。
当然了,不是说所有外国油都该拒绝。问题在于:不能让别人的资本决定你的舌头走向。吃啥、用啥,得咱自己说了算。
而猪油,作为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味道,它的离开并不是因为“不健康”,而是因为“资本不愿意你健康”。现在,机会回来了,能不能重新让猪油上桌,还得看我们自己有没有决心守住这口锅。
合川老农民:从大豆到玉米小麦,中国是如何与国际四大粮商斗法的?.观察者网,2024-7-17
美国人给我们上了一堂贸易课.中国经济周刊.2005-2-9
中国人吃了上千年的猪油,为何从餐桌上消失了?.华为.2024-7-30
粮食安全“中国策”.新华网.2022-6-7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