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俄罗斯的财政状况真是让人捏把汗,国库“告急”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打了三年多的俄乌战争,再加上能源价格低迷,莫斯科的日子不好过,普京不得不向东边的老邻居中国伸手求援。
不过,中国也不是随便拉人一把就完事的,俄罗斯得先明白一个道理:国家之间,利益才是永恒的。
俄罗斯现在的情况,简单说就是“入不敷出”。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战争机器就没停过。2400多公里的战线,百万部队调动,每天炮火连天,这烧钱的速度跟流水似的。
据西方统计机构估算,俄罗斯每天在战场上的开销超过4亿美元,折成人民币差不多30亿。啥概念?一个普通中国三线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这数儿,俄罗斯一天就花没了。
这场战争跟苏联时代那些局部冲突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俄军不光在乌东地区打,还把手伸到了第聂伯罗,甚至有官员放话要把整个乌克兰当“缓冲区”。
这胃口大了,钱自然也得跟上。光是弹药、装备、后勤补给,每天都得砸进去巨额资金。俄方自己发布的战报里,顿涅茨克边界打下来没停,直接往更深处进攻,这摆明了是要“全马力开动”,钱不够咋办?
更别提战争还不是纯花钱的事儿。西方制裁把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掐得死死的,石油天然气卖不动,收入大幅缩水。以前靠卖油卖气攒下的家底,这三年被战争一点点掏空。
2022年之前,俄罗斯有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存在西方,结果全被冻结,取不回来。现在全靠之前的储备金撑着,外加银行加息、超发卢布借债硬扛。可这招也不是长久之计,民间借钱、政府公信力都开始动摇了。
俄罗斯经济命脉主要靠啥?能源出口呗,石油和天然气占了大头。可现在这买卖不好做了。西方制裁后,欧洲大幅减少从俄罗斯买能源,转而找别的供应商。
油价也被欧佩克增产和西方压价搞得一路跳水,利润薄得可怜。俄罗斯虽然还有点买家,比如中国、印度,但量不够,价格也压得低,赚的那点钱填不上战争的大窟窿。
最近财政数据更吓人。俄罗斯央行把基准利率提到20%,债务按14%的超高利率增长,国库储备还大幅缩水。两个月时间,财政部手里的卢布储备从10万亿掉到6万亿,少了整整40%。
这钱不光是打仗花的,还得还债、发利息、补贴国内经济。可再这么下去,储备耗空了怎么办?到时候国内没钱救急,民间投资也得跟着崩,政府说话都没人信了。
俄罗斯现在就两条路走。要么停战,把精力放回市场上,靠卖资源慢慢喘口气,让财政模式“健康”起来。要么就得找个地方借一大笔钱,或者弄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把这窟窿堵上。可西方看准了俄罗斯这软肋,才一直支持乌克兰跟俄方耗着,等着它自己撑不住。
眼看自己快兜不住了,俄罗斯又把目光转向了中国。最近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廖夫找上中国驻俄大使,聊的就是扩大天然气合作的事儿。俄罗斯的算盘打得挺响:多卖天然气给中国,最好签个长期合同,再建条大管道输送,钱就能哗哗地来。
为啥盯着天然气?因为这玩意儿附加值高,开采成本低,尤其是管道供气,维护起来也省心。只要管道一通,等于“闸门一开,钱就滚滚来”。
对俄罗斯来说,这是个救命稻草。毕竟在东亚市场,没谁比中国胃口更大,需求更稳。俄方现在急缺现金,签个长期合同还能给国内经济打一针强心剂。
中俄之间早就有些能源合作的基础。比如“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俄乌冲突前就建好了,现在一直在用。俄罗斯还提出过“哈萨克斯坦管道方案”,但中方觉得成本太高,直接否了。
现在最靠谱的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计划去年底开工,审批、路线都谈好了,可就是卡着没动静。
英国消息人士爆料,说是“细节”没谈拢。具体点,俄罗斯现在不光是缺钱,而是长期缺钱,所以开价不低,还要中国每年买够一定量天然气。中方没点头,原因也简单。
价格高了可以慢慢磨,但“西伯利亚二号”一年500亿立方米的供气量,太大了。中国现在的天然气进口是“多方平衡”,从澳大利亚、中东、美国都买点,不能太依赖俄罗斯。不然万一哪天供气出问题,能源安全就麻烦了。
俄罗斯这次找中国帮忙,态度挺急切。能源部长之前访华时,国内还有舆论说中国得“理解俄罗斯的难处”。可国家之间哪有这么多情分?中国看的是自己的利益。中俄合作基础是不错,可具体到能源项目,得算清楚利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之一,但进口来源很分散。澳大利亚、卡塔尔、土库曼斯坦,甚至美国,都是大头。俄罗斯现在想挤进来,还想占大份,这就得动现有格局。
中方当然得掂量,多买俄罗斯的气,能省多少钱?风险有多大?要是价格谈不拢,或者供气太集中,对中国没啥好处,那为啥 要干?
再说,天然气这东西也不是越多越好。中国现在也在推清洁能源,天然气用量虽然在涨,但得跟国内需求匹配。俄罗斯要中国每年吃下500亿立方米,多了消化不了,少了俄方又不乐意,这账不好算。
俄罗斯现在有急事求中国,得先明白一个道理:合作不是单方面求救,而是双赢。中国不是救世主,不会因为你难就无条件掏钱。
能源合作得双方都赚到,俄罗斯不能老端着“独特原则”,比如漫天要价或者强塞大单。中方也不是完全不帮忙,但得慢慢磨,找到个对大家都好的方案。
中俄关系这些年一直挺稳,能源合作也有不少成果。可这次俄罗斯国库告急,普京想让中国拉一把,事情没那么简单。
俄罗斯现在是真缺钱,财政快撑不住了,天然气项目是他们眼里的救命稻草。但中国这边有自己的算盘,能源安全、国家利益放第一,不会轻易点头。
“西伯利亚二号”要是真建成了,对双方都有好处。俄罗斯能多卖气,缓解财政压力;中国能多条能源腿,走得更稳。
可现在卡在价格和供气量上,俄罗斯得让步点,不然这项目还得拖。蒙古国总理之前还放话,说2024年能开工,可现在动静不大,估计还得再等等。
除了天然气,中俄还有别的路子可走。比如贸易结算用人民币和卢布,绕开美元制裁;或者在科技、基建上多搭把手。但这些都得建立在互利基础上,俄罗斯不能光想着自己解套,也得想想中国能拿啥回报。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