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运筹全球,税征万邦,但树敌太多,也有翻车的一天。
一通威胁下来,奈何中日印3国根本不接招,特朗普又碰钉子,这下没法大谈赢学了。
七月特朗普签署一项总统令,正式对全球近70个国家加征关税,税率从10%到41%不等。
特朗普这次的目标很明确,要用关税打破全球现有供应链,重建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经济秩序。特朗普曾表示,美国不需要那么多盟友,靠关税就能让全球市场重新站队。
此话一出,还真有点“让美国再次伟大”那味儿了,要知道特朗此前就扬言“我不仅治理美国,也治理全世界”。但现实真像特朗普说的那样么?美国究竟对中日印三国做了哪些威胁?三国又进行了哪些反击?
特朗普8月4日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转手牟利,称其行为破坏了全球制裁体系。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国方面表示,新的关税将于8月7日起执行,覆盖范围包括钢铁、化工、制药等多个行业。
特朗普对印度的威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是特朗普显然“破防”了,他对外公开表示,不在乎印度是否会因此报复,也不在乎印俄之间的能源合作。
早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就农业市场准入问题与印度谈判过多轮,但一直没有进展。此次直接开落下惩罚性关税,无疑是“撕破脸”了。特朗普此前就威胁过印度,不仅抱怨印度关税太高,称印度关税“最严格、最令人反感”,还点出印度一直在购买俄罗斯石油,威胁称:印度可尽管将其“死亡经济体”拖向深渊。
尽管日本是美国长期盟友,但这次也没被放过。日本与美国在7月敲定了一份所谓的“贸易协定”,主要内容包括降低部分商品关税以及扩大在美投资。
不过,这份协议引发了日本国内广泛质疑。表面上看,美国对日本输美产品的关税税率从原定的 25% 下调至 15% ,让步很大,但仔细想想,这关税可是“凭空而来”的,特朗普完全是空手套白狼。
但这“凭空让步”可不是没有代价的,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 5500 亿美元,美国将获得投资利润的 90%。与此同时,美国对日本汽车维持了27.5%的关税税率,包括原有的2.5%基础关税。
先不说上千亿美元的投资,要知道汽车是日本对美出口的支柱产业,占到日本出口总额的10%以上。特朗普不仅要从日本的口袋里“抢钱”,更是连人家赚钱的饭碗也要“抢走”,这无疑是把日本“血包”来看了。
从特朗普对日本的翻脸无情,也看出美国不再需要“听话的盟友”,而是要“臣服的奴仆”。这不仅是由于美国的衰落导致,也由于特朗普的个人风格太强烈造成。
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张自己身穿教皇服的图片
不同于此前美国拉拢盟友的做法,特朗普在上台后曾多次对盟友“出言不逊”,比如称加拿大是“美国第51个州”,调侃法国总统马克龙 “精通恐怖主义”等等。打个比方来说,大家都是一个班的同学,美国自诩为班里的“老大哥”,收了日韩加拿大等一众小弟,现在不仅强行找小弟要“保护费”,还非得嘲讽几句,这落到谁身上都不好受。
在美国与中国的关税战中,特朗普就显得谨慎多了。
中美此前已就关税问题进行三轮谈判。第三轮谈判即将接近共识时,美国突然在原有内容外,额外提出一个条件。美国方面要求,中国必须在协议中承诺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美财长贝森特还威胁称,如果中国不在能源采购上让步,美国将推动立法,对所有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500%关税。
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称,国家主权和能源自主不容谈判。说白了就是,经济是经济,政治是政治,中方跟谁做生意容不得美国“插手”,中美的经贸谈判与第三国无关。
美国内部还讨论了另一个议题:稀土出口问题。
特朗普政府的一部分高级幕僚建议,将中国出口的稀土相关产品列入特别监管清单。白宫方面评估,如果中国不在稀土出口管控上让步,美国应通过国会立法,对稀土相关产品实施附加税或限制进口。
不过根据路透社和《日经亚洲》的报道,中国早在2024年起就开始构建稀土供应链的替代网络,与东南亚、中亚以及非洲多国达成稀土开采与加工合作。这使得美方对中国在稀土议题上的施压效果并不明显。
面对特朗普一连串的动作,中日印三国并没有按照特朗普设想的那样作出让步,三个国家的应对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没接这个招。
在美国公布25%惩罚关税决定后,印度商务部表示,已注意到相关消息,并将评估影响。
8月5日深夜,印度外交部发布声明,称美方的施压“既不公正也不合理”,印度将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同时印度表示将继续从俄罗斯进口能源。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印度这次是真发飙了,你美国插手俄乌战争我不管,但我印度买点俄罗斯的石油就“犯天条”了?
印度方面还特别强调,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将导致数十亿美元的年度支出上升,对印度国内经济和通货膨胀造成冲击。有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俄罗斯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占比超过35%。印方表示,与俄罗斯签署的是长期合约,无法中止。
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加多次威胁,印度反手仍过去一桶俄罗斯石油,又送了美国一个“大礼包”。
印度指出,美国自己仍在进口俄罗斯的某些特种化学品,包括六氟化铀等核工业材料。同时还表示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由于俄乌战争爆发后供应线转到了欧洲,“当时美国积极鼓励印度进行此类进口,以增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因此,特朗普对印度的指责不具备逻辑性。
这就有意思了,明明美国还在跟俄罗斯做着生意,印度买俄油也是经过美国点头的,甚至是“积极鼓励”,现在特朗普出尔反尔,说不让买就不让买了,又是加关税又是要罚款,这算哪门子事?
印度关起门来算了算账,于情于理进口俄罗斯石油都合适,所以这次也硬气起来,直接跟美国打起了“口水仗”。
相较于印度的强烈反对,日本的反应则更微妙,让特朗普碰了个“软钉子”。对外,日本继续表示支持美日联盟;对内,日本政界和产业界则开始质疑与美国的经济合作机制是否仍然稳定。
据彭博社报道,石破茂公开表示,上个月与美国敲定的贸易协议虽是“双赢”,但真正落地可能比签约更难。双赢了么?当然赢了。但能落地么?那恐怕很难。
石破茂在国会喊话:“有人说执行比达成协议还难,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其实这不是第一个在签订协议后“反水”美国的国家了,在欧盟与美国签订协议后,欧盟也出来表示:没有能力兑现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的承诺。特朗普也是马失前蹄了,没想到日本和欧盟都学会了特朗普的“说话不算话”,一向都是特朗普画大饼给别人的,这次让别人给画大饼了。
根据目前消息,美国要求日本企业在美扩张工厂,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但没有明确说明时间、地点、行业。从现在情况来看,这种日本对美的投资与其说是经济合作,不如说是政治表态。而且一旦日本经济出现问题,这类投资项目极可能中止,成为一纸空谈。
中美之间在稀土、能源和高端制造等领域早已博弈多年,中国并未在特朗普的压力下作出让步。
在稀土问题上,中国依然掌握全球80%以上的供应能力。尽管美国试图通过立法限制进口,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找到可替代的供应国。
从目前来看,中国正在以沉稳的方式应对这轮美国贸易施压。多边机制方面,中国加强了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能源和货币合作,推动本币结算机制替代美元贸易结算。
特朗普关税大棒落下,但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中日印三国的回应,各有立场,各有策略,但都没有按照美国设定的路线走。特朗普这种盲目自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能说自信是好事,但自信过了头可就要成为全世界的笑柄了。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美国这帮盟友一个个都开始糊弄起特朗普了。
欲使其灭亡,必现让其狂,特朗普还是长点心吧!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