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吧,本来以为饱受战火折腾的乌克兰会先在经济上栽跟头,结果瑞士这个一向稳如老狗的中立国,金融业居然先露出了大窟窿。
2025年了,乌克兰那边靠着国际援助还勉强顶着,银行系统没崩盘,可瑞士呢,信贷银行的倒闭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拖累整个行业,现在资金外流严重,全球排名直线下滑。
这事说起来挺讽刺的,瑞士靠着保密和中立两大招牌发了家,现在这两样东西都快成历史了。
瑞士信贷这家银行成立于1856年,混了167年,本来是全球财富管理的顶尖玩家,结果2023年3月突然就趴窝了。起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早几年就埋下雷了。
从2019年的间谍丑闻开始,高管层换来换去,内部管理乱成一锅粥。2020年疫情一来,资产减值一大堆,2021年Archegos基金爆仓,直接亏了56亿美元,风险控制形同虚设。2022年社交媒体上谣言四起,客户挤兑存款,外流数百亿。
到了2023年2月,银行承认过去两年财务报告有重大弱点,内部控制失效。3月9日,本该发布的2022年财报延期到3月14日,结果显示全年亏了73亿瑞士法郎。3月15日,股价暴跌25%,因为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说不追加投资了。
投资者信心彻底崩了,市场交易乱套,信用违约互换报价飙升。瑞士国家银行赶紧注入500亿流动性,政府推动强制合并到瑞银手里,避免更大乱子。这不是单纯的经营失误,而是长期追逐高风险利润,忽略风险管理的结果。
一次次丑闻堆积,市场信任没了,十多年积累的毛病终于爆发。合并后,新瑞银成了巨无霸,资产超2万亿瑞士法郎,但对瑞士这个小国来说,太大而不能倒,也太大而救不起,系统风险随时可能爆。
瑞士金融业的问题不光是信贷一家。整个行业依赖保密制度和永久中立,自1713年起就以此吸引全球资金,1934年还立法保护客户隐私。
可从2010年美国推出外国账户税务合规法案开始,瑞士被迫在2013年签协议,2014年生效,税务局开始报告美国客户信息。
2017年加入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2018年起和37国交换数据,到2024年扩展到100多国,计划2027年覆盖更多。保密神话破灭了,瑞士银行在透明度上和其他地方没啥区别,独特吸引力没了。
2022年2月28日,瑞士跟着欧盟制裁俄罗斯,冻结300亿欧元资产,这打破了永久中立传统,向全球客户发信号:资产安全有条件。亚洲富豪开始怀疑,转向新加坡和香港,资金暗流涌动。
2025年7月,瑞银季度报告显示客户资金单季流失1270亿瑞郎,相当于瑞士全年GDP的15%。2025年3月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苏黎世排名滑到18位,日内瓦到15位,地位明显下降。
瑞士经济整体还行,2025年GDP增长预期1.3%,通胀温和,工资涨幅1.7%到2%,但金融业这个支柱摇晃了,整个国家从例外玩家变成普通一员。
换到乌克兰那边,本来以为战火连天,经济早该崩了,结果2025年还顶着。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开始,国土破坏严重,基辅到处是废墟,劳动力短缺,通胀一度20%,重建成本高得吓人。
2025年2月世界银行评估,未来十年需要5240亿美元,住房840亿,运输、能源、工商业和农业跟着排队。废墟清理就得130亿。
2024年经济增长2.9%,2025年预计放缓到2%,面临宏观失衡、社会压力大,流离失所、脑流失、士兵复员培训、教育缺口等问题。私营融资可能盖三分之一成本,带来资本、技术和工作。
但乌克兰没倒,主要靠国际援助输血。从冲突三年总计2670亿欧元援助,欧盟今年1月给首批30亿欧元贷款,到年底分批181亿,用俄罗斯冻结资产做抵押。3月欧盟再承诺35亿新援助。
2025年5月15日英国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会议上,公布多项融资项目,支持重建。意大利7月11日罗马会议,承诺超100亿欧元。世界粮食计划署从2022年3月起,提供相当于25亿份膳食的粮食和现金援助,目前还有11.6万难民滞留。
乌克兰银行系统在行政限制下运行,资本流动管制等措施维持稳定。政府几乎所有收入投到战争,但合作伙伴给了850亿美元经济和发展援助,填补缺口。
2025年财政赤字350亿美元,外国援助盖200亿,还有150亿缺口,但银行没崩,处理重建融资,继续运转。相比瑞士的无形信任危机,乌克兰是生存危机,激发了全球同情和援助,经济血脉勉强维系。
瑞银收购信贷后,整合从2023年6月正式启动,到2024年5月底完成母公司合并,信贷注销注册,不再独立存在。2025年进展还行,第一季度税前利润21.32亿美元,基本税前利润25.86亿,全球财富管理收入增长15%,投资银行业务收入32%到25亿纪录。
成本节约累计91亿,占2026年目标70%。客户账户迁移三分之一完成,非核心业务缩减,瑞士分支合并结束。员工裁员数万,但没达头数目标。第二季度净利润24亿,上半年总41亿,投资资产6.6万亿。5月惠誉评级上调到积极,7月30日报告说整合仍在进行。
但问题没完。收购后瑞银对中国瑞信证券持股变更获批,保留权益,但亚太整合加速。2025年5月,和美国司法部和解,罚5.11亿解决信贷逃税案。
关闭85家瑞士分行,裁员逾万,完成整合估需140亿。高层管理人员不接受政府更严格规则,增资26亿后,还在争。资金流失严重,7月单季1270亿,市场担忧不确定性。瑞士金融业没真完蛋,瑞银仍是全球玩家,但过度依赖单一银行,风险放大。
2025年经济展望,政府债券收益率可能负值后反弹到0.25%,但欧元区复苏乏力,拖累瑞士。贵金属展望说金价波动加大,地缘紧张贸易风险还在。6月投资者情绪指数升到-2.1,但整体前景蒙阴影。
这么一看,瑞士和乌克兰的对比挺有意思。乌克兰有形破坏大,但外部援助补上,经济韧性强,银行系统在数字化转型下没断。瑞士没硝烟,但丢了中立和保密基石,信任一破,万劫不复。全球资本悄然离去,新加坡香港接盘。
乌克兰激发援助,瑞士收获冷眼。2025年,瑞士金融业虽活着,但旧时代结束了,脆弱性暴露无遗。全球格局下,银行得守住信任,别光追利润忽略风险,不然下一个信贷随时出现。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