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铭记历史 勿忘九一八——抗战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相关领导、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领导及来自社会各界的文物收藏家、收藏爱好者20余人出席了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上,1956年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证人周化祯外孙邸波先生,石家庄精英集团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历史文献收藏家詹洪阁先生,辽宁五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中孵化器联盟协会理事长石槙琦女士,辽宁五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加拿大新华人联合会理事长王添玉先生,辽宁五侨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刘巍先生,收藏家阎恩发外孙女、青年诗人刘一媞女士。
将珍藏多年的1945年1月21日出版第四卷第十四期《文化先锋》、1938年11月5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行《抗战文艺》、1956年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检察官及证人合影照片、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满洲驻屯记念》册、日伪时期伪满政府出版奴化教育相关书籍等115件抗战文物、史料捐赠给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证人周化祯女士外孙邸波先生,将刊载有1956年审判日本战犯工作相关内容的1985年9月17日发行《火车头报》和两张记录审判情景的珍贵照片捐赠给博物馆。1956年,邸波先生的外祖母周化祯女士曾作为证人,在特别军事法庭上面对日本战犯,控诉日军犯下的累累罪行,她的证词为审判提供了有力证据。
这次审判,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自己的国土上第一次不受任何外来因素干扰独立开展的正义审判,真切体现中国人民的意志与愿望。受审日本战犯全部认罪伏法,创造了国际战犯审判史上的奇迹。这次审判是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清算,是对和平与正义的捍卫,为证明日本侵华提供不可磨灭的法理证据,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画上圆满句号。这次审判确立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彰显了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大与自信。
石槙琦女士、王添玉先生和刘巍先生代表辽宁五侨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捐赠仪式,并向博物馆捐赠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满洲驻屯记念》影集一册,内有94张记录日军行军及日常生活的原版照片。日本在武力侵略中国各地的同时,派遣随军记者等专职人员进行战地摄影工作,凭借当时较为先进的摄影摄像技术,以照片配以简单说明的形式对战况进行影像记录。在战争结束80年后的今天,这本影集作为历史见证,其作用已从记录战况、激发侵略士气转变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不可辩驳的罪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已故沈阳收藏家阎恩发先生外孙女,青年诗人、编剧刘一媞女士,向博物馆捐赠其外祖父收藏的《新式民国字典》《小学模范国文大观》等4本日伪时期伪满政府出版奴化教育相关书籍。在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14年殖民统治中,奴化教育贯穿始终。日伪政权实行严酷法西斯统治的同时,在伪满洲国建立完善的殖民奴化教育体制,通过学校教育大力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政策,极力摧残中国民族文化。此时期的各种字典、词典及学校教科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成为日本殖民者奴化中国东北人民,尤其是东北地区青少年儿童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也成为日本殖民者进行教育侵略的历史罪证,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历史文献收藏家詹洪阁先生专程从石家庄赶来,将珍藏多年的14件抗战相关文物藏品捐赠给“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表示,此次捐赠意义重大,是爱国精神不断传承的具体体现,所捐赠的抗战题材文物史料内容直观,主题鲜明,深刻揭露了日本的侵华罪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对丰富博物馆馆藏,填补相关文物种类空白起到重要作用,为博物馆学术研究和改陈布展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史料支撑。
博物馆将妥善保管好这些文物史料,认真研究,挖掘文物的内在价值,发挥它们应有的意义和作用。范丽红馆长代表博物馆接受捐赠,并为捐赠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对几位捐赠者热衷爱国主义教育事业,无偿捐赠文物史料的行为表示衷心的感谢。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