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谈及中美差异,主流交通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部分网友觉得,我们应该像美国一样全面发展航空,而不是高铁。
如果真这样做,那可就乱套了,直接分析原因:
据国铁集团运营数据得知,2024年累计完成旅客发送量40.8亿人次,春运期间高铁客流量4.8亿,单日平均客流量1600万人。
咱们就假设春节期间,这1600万人全部乘坐飞机,以最大客机A380满载850人计算,每天需要18823架24小时不停的在天上飞才能解决。
从百科数据得知,A380于2021年停产,总共也就只有251架,就算不停产,A380涉及全球9国15个公司的300万个零件供应,各种配件运输到组装调试,一般也需要8~12个月。
中国一个春节每天需要18823架A380,就算欧洲空客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干活,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凑齐这么多A380。
或许有人说了,咱现在有C919,那行,以C919高密度布局190座计算,单日1600万旅客需要84210架C919。
就算生产速度快点,一年产24架,也需要3508.75年。
有人又会说,咱们现在刚起步,生产速度慢是正常的,过几年,再开几条生产线,产量就上来了。
即便一年产500架C919,也需要168.42年。
矛盾的地方在于,中国旅客出行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就算有84210架C919,一旦过了节假日,95%的C919干嘛去呢?
此外,还要考虑到机场安检复杂程度、飞机延误、飞机停飞等诸多因素,一旦出行人数超过某个阈值,就不是空运的事了,如果全靠空运,猜测起码80%的人春节回不去。
人不动,就很难带动经济增长,有句话说的没错,但凡你出门了,就必然会产生消费。
截至2025年3月,中国高速铁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4.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最高记录单日铁路发送旅客2069.3万人次,放眼全球,只有中国高铁能做到。
航空很简单,造一个机场,再买一些客机,支付一些线路费用就差不多,实质性的物体投入不多。
但是建造高铁,除了造高铁站之外,还要铺设大量轨道,辐射的产业链极其庞大,能带动金属冶金行业、制造业等关联产业蓬勃发展。
跟咱们老百姓有直接关系的就是,某地开始修建高铁,意味着能解决大量工人的就业难题,以京沪高铁举例,施工期间涉及700多个单位和11万工人,这些都不是航空业能达到的。
高铁运营后,还能继续带动沿线城市经济,就拿江苏来说,旅游顺序是南京、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南京—扬州高铁用时50~60分钟,其他城市都差不多,那么张三作为一名游客,是非常乐意乘坐高铁依次游玩南京、扬州、常州、无锡和苏州的。
可如果乘坐飞机,算上提前安检等待时长、偶尔延误、郊区打车等因素,可能张三就没兴趣去周边城市游玩了。
而旅游能带动一座城市的交通、景区、餐饮、住宿等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简而言之,乘坐飞机只能点对点,而乘坐高铁却能带动周边其他产业链发展。
还是以京沪高铁举例,直接投资2209亿元,带动关联产业6627亿元,又或者成贵高铁,直接投资780亿元,带动关联产业2340亿元,从数据就能知道,高铁带动经济的能力有多么强大。
铁路系统的功能不是只能运人,还能运货,关键成本还很低。
在低于1000公里的范围内,高铁货运成本约2元/公斤,空运货运成本约3.5元/公斤。
这里肯定有人会说,空运速度快,用时短,实则不然,空运对货物的检测极其严格,往往安检加末端配送需要耗时4小时,综合时效跟高铁差不多。
不可否认,一旦距离超过1500公里,高铁货运成本5~6元/公斤,要高于空运的4元/公斤。
但往往容易忽视的是“国情”。
中国产业链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广东、深圳)和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
产业链集中在东部沿海,意味着不论人口还是货物,基本都在这一圈,所以在距离比较近的情况下,高铁的实用性远超飞机。
而且,没有人规定铁路只能运旅客、货物,还能运送士兵、武器军备,这么牛的铁路网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处于战争状态,动员速度都能让敌军惊掉下巴。
最大的关系就是国情,我们国家修建铁路,只要上面决定,下面省份都会积极配合,但美国不同。
美国的立法权是分割的,联邦政府提出修建铁路,其他州不同意,就算你是总统也没办法。
除了州之外,市镇级政府有权否决穿越其辖区的基建项目,典型的案例是加州高铁,原计划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修建一条高铁,结果就连下面的县都不同意,最后耗费5年,仅仅完成了1/8。
另一个是财政拨款,这笔钱到底哪个州出,又或者大家出多少比例,要是有州不同意,铁路也修不成,与其说美国不流行高铁,不如说他们的国情注定跟高铁无缘。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