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慈善家?套现300亿,为美国高校捐6亿,现回国捞金,官媒咋说

提起“潘石屹”来,相信对于许多吃瓜群众来说,都不陌生。

然而,在他的诸多头衔中,其中有一个最为饱受争议,乃至于还引起了骂声不断——慈善家!

在这一点上,和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算是两个极端存在~

前者,祖坟都被村民给挖了!

后者,带着全村人一起发财,撑起了整个县城的经济发展。

当然,造成这副局面的原因很多,两者不能够一概而论~

最起码刘强东之所以能够上大学,就是在全村老少的共同集资下,才得以走出农村,开辟出另外一条人生轨迹。

可潘石屹呢?

这里面的恩怨,可就多i了去了,非常的复杂。

但在“大慈善家”这个标签上,貌似是没有什么争议。

根据SOHO中国基金会中相关的报道,不难发现他为美国高校陆续捐款总额高达6亿人民币。

其中,尤以像哈佛和耶鲁的两笔捐款最为瞩目: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贫困生……

怎么说呢?

不能说,这两所高校中没有贫困生,但若是说来自国内的留学生中,是不是真的存有贫困生,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了~

毕竟,出国留学,尤其是美国留学,费用可是相当昂贵的。

除开学习成绩外,家庭经济因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项目,哪怕是一般的小康家庭,都得要无比慎重的选择,至于一般家庭就更别想了。

若是单从他向美国高校捐款的数额来看,可是整整高达6亿人民币,绝对能算是一个合格,乃至于优秀的慈善家!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如此,他的这个标签,还会有什么争议呢?

答案,就是他捐款的去处~

相较于美国高校高达6亿人民币的捐款,他面向国内的高校捐款又是怎么个情况呢?

同样是根据SOHO中国基金会的披露,潘石屹对于国内高校并无太大手笔的捐款,只有一些个相对琐碎的捐款,且数额都不大,陆续累计在一起约两千万人民币左右。

两千万的捐款,确实是不少了。

然而,凡事都怕对比。

只要对比,就会出差距,一个六个亿的捐款,一个两千万的捐款,其中超过了三十倍的差距!

是不是有些过大,过于离谱了?

当然,慈善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能够勉强的,而且捐了,就是捐了,勿以数额的大小来论证些什么~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不要说是捐款两千万了~

这辈子都够呛能够赚到两千万!

可若是将两个捐款金额的去处调换一下,或许更加的切合我,乃至大众的认知。

一个是国外,一个是国内~

虽说,受到捐款的对象都是国人,可就切实的经济情况而言,肯定是国内的贫困生要更加需要帮助一些,生活的要更加困难一些。

同样,这也不是潘石屹第一次引起争议。

自2014年起,就陆续出售SOHO中国及国内多处资产,累计套现约300亿元人民币,并携家人移居美国。

这还不算,在他套现离场期间,正是国内房地产行业动荡伊始~

虽不能说房地产市场正是因为他的提前套现离开而导致的低迷,但若是没有他在低迷前的套现离开,最起码这份虚假繁荣,还能够在维持一段期间~

期间,或许就会有其他的补救措施下场。

即便不能够挽救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和低迷,但若是能够进一步的减轻动荡和低迷,也是极好的。

在大的市场面前,宏观的挽救一丢丢,落实到个人的身上,可能就是一笔巨大的财产。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买房都是集全家之力交的首付,剩下的贷款,最起码也拴住了十几,几十年的时间。

当然,以集体的利益来绑架个人做出牺牲的事情~

本身就不提倡的!

在这一点上,对与错,还是很难做出评定,更是无法做出评定的。

不过可以引用一些官媒对于他这一行为的评价,来作为盖棺定论:

1.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再大也不是中国所需。

2.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3.财富可以转移,但企业的‘根’永远在脚下这片土地。失了人心,即便坐拥百亿,也不过是无根之木,终将在时代的浪潮中褪色。


如今,根据相关媒体报道:

潘石屹在美国的投资遭到了重大损失,如今又重新回到了国内发展,频频亮相~

对此,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各自的观点,大家一起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科技   慈善家   美国   真假   高校   中国   哈佛大学   国内   低迷   耶鲁大学   基金会   人民币   贫困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