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撤资韩国经济崩盘,寒冬比金融危机更严重,程度超预期

中国和韩国的经济联系这些年一直很紧密,一个是全球制造业的关键节点,一个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的重要力量,中韩双边贸易额常年维持在高位,在很多产业链环节上都有深度嵌入。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今年韩国经济却突然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体现在贸易、资本流动、增长预期各个方面都有下滑迹象,而其中中国资金的撤离影响值得引起重视。

韩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全年经济增长率只有2%,已经低于原本的政府预期。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情况更糟,同比出现了0.1%的萎缩,这是2020年疫情冲击以来的第一次季度收缩,央行不得不大幅下调全年增长预期,从1.5%降到0.8%。

与此同时,韩国和多国的贸易数据都出现不理想的情况,以钢铁为例,五月对美国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6.3%,这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来说,是个明确的警告信号。

更直接的一个变化是中韩之间的资本流动方向发生了调整,韩国投资者今年明显增加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包括港股和相关主题ETF的投资规模都在快速上升。

这意味着资本在区域内重新配置,部分原本留在韩国本土市场或者流向西方市场的资金被吸引到中国来。

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的数据表明,截至八月,韩国投资中国香港股市的交易额超过了58亿美元,基金净买入额也结束了过去三年的净卖出状态,情绪改善非常明显。

这背后既有中国新兴产业和资本市场吸引力增强的原因,也反映出韩国本土市场对资金的吸附能力在减弱。

对于一个像韩国这样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来说,本土吸引力下降对资本、企业和人才的流向影响很大。

一旦资金找到了更有潜力的去处,本土企业的融资成本、创新投入都会受到牵连,长期会削弱增长动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外部不确定性在增加。

过去一年,韩国出口创下历史新高,半导体、船舶、石化、生物健康等行业都有亮眼表现,但分析人士已经判断2025年的增速会明显放缓。

一方面是汽车等行业因为基数高和海外产能增加增长会降温,另一方面石油产品出口还要面对国际油价下行的压力,这些都会让外贸的支撑作用减弱。

反观中国市场,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消费等产业在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在政策支持、估值水平等方面都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吸引力。

这种结构性的优势,正在推动韩国资金加速进入中国,并且机构、券商都推出了各种便利措施来引导客户参与中国市场,如免佣活动、投资比赛、推出中国主题ETF等。

这实际上在改变区域资本流动的格局,也对韩国本土的金融生态产生了冲击。

从趋势上看,韩国经济的问题并不只是短期的周期波动,还和其经济体制的脆弱点相关联。

出口结构虽然在多元化,但高科技、能源、化工等领域依然高度依赖外需,而全球保护主义加剧、供应链重组趋势明显,让韩国面临的外部压力远大于依赖内需的经济体[citation:2]。

同时,韩国国内的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低等长期结构性问题,也让其制造业和劳动力市场隐患加重。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资金的转向是一种信号,它提醒韩国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经济模式。

资本是逐利的,如果本土市场缺乏增长故事或者风险相对更高,那资金自然会寻找别的方向。

这次的情况对韩国来说比过去的金融危机更复杂,因为1997年的危机本质上是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枯竭,通过国际援助和改革可以在几年内修复。

但如今的问题是产业、人口、市场吸引力、外部格局的多重叠加,对策要更深层、更长期。

在中韩的关系层面,中国市场的持续扩大开放、本土产业升级、消费潜力释放,都会继续吸引区域资金和合作机会,中韩双边的贸易投资体系其实还有很大潜力。

比如2025年前四个月,中韩贸易差额达到负101.5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负87.44亿美元逆差扩大,这说明中国从韩国的进口增长更快,这对韩国来说意味着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一路看下来,中韩经贸联系还在继续,但资本流动上的倾向性变化,给韩国经济的未来敲了一个早期的警钟。

对于韩国来说,如果不在本土市场的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上下功夫,资金的流出趋势可能会加剧。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种资金的流入是对其产业和市场信心的一种背书,中国应继续保持制度开放、优化营商环境,让这种正向循环释放更大效应。

在全球经济高度不确定的当下,中韩两国如何在资本、产业、技术上形成更加稳固的合作体系,将直接影响未来东亚经济格局。

此时的韩国经济寒冬,不一定会像过去的金融危机那样短期内猛烈爆发,但持续的低温和结构性弱点,可能对韩国来说更难应对,这就是为什么有观点认为这轮冲击的持续性和深度都超出预期。

而对于那些看到趋势变化的资本来说,他们已经在提前布局,这是经济规律,也是区域竞争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财经   韩国   寒冬   中国   金融危机   程度   经济   资金   本土   资本   中国市场   市场   吸引力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