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跟风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
国庆期间景德镇出现一个鸡排哥,当时火爆到不行,场面一度控制不住。再往前说,重庆的卤鹅哥也是一样。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个美食博主在河南郑州探店,吃了一份炒八掺,这下火的不行,甚至离谱到加价500只为吃一口炒八掺。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外人看的是个热闹,对于不少河南人来说,这个吃法,真的是很不一样了!
1.
火爆,那是网红效应。
但是人家坚持做,已经是十几年了!
而且一份才12块钱,到了周末还降价一块钱,只为照顾那些工作人员,这一点,可以说是很暖心了!
从限购,到师傅做饭做到累,再到每天限号。
很多人排队,最后黄牛做了生意,加价500卖票。
这就有点胡扯了!
不过我还是想说说这个炒八掺的事情。
在河南,两掺文化是比较流行的,河南人也喜欢吃。
比如说米线和麻辣烫、米皮和凉皮、土豆粉和刀削面等等,都是如此,在商丘,我还吃过鸡和虾,或是排骨和鸭的饭。
这种模式,在别的地方应该也有吧。
不过炒八掺就厉害了!
凉皮、米皮、牛筋面、擀面皮、炒面、炒饼、面筋、热干面都放在一起炒,加入一点简单的配菜,这就是升级版的炒八掺!
端起这一碗,你会觉得这是主食开会,这是把你中午能想到的主食都融合在一起了,也对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是个好事。
啥都别选了,直接吃得了!
一口下去,都是碳水,都是主食,如果加上一点辣椒,那真的是很下饭。
对于在工地干活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好吃是一方面,能吃饱更是重要的一面。
河南的两掺文化是比较浓厚的,胡辣汤掺豆腐脑也是比较常见,不过升级到八掺,我是觉得,这老板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照顾那些出力干活的人。
这就让我想起来以前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摊位,主做是烩面。
老师就给我们说,如果不想吃学校食堂的饭,可以去吃那个烩面,你会觉得食堂的饭也不错。
但话说回来,那个烩面摊位人很多。
为啥?
主要是量大,而且有蒜和辣椒随便吃,还有免费的开水,有时候你不去吃烩面,拿两个面头之类的,老板也会给你加热。
因为我们学校附近有工地,很多工人下了工就过去吃饭。
对于他们来说,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吃饱才重要!
而他那烩面,其实也是两掺,甚至是三掺!而且,可以给你加面!
2.
如今,郑州的这个小店是火爆到排队超百米。
很多人说看不懂,就是图一个热闹,蹭一个流量。
这是外人看来如此。
作为河南人,我是看到了那八掺的底蕴。
甚至我想起来一件事,就是把所有能吃的东西放到一个锅里做一遍,加一点味道,就可以出锅,那才叫一个香。
小的时候村里有婚丧嫁娶的,家长都会过去帮忙或是添份子,但我们小时候基本是不能去吃的,都是家长过去,顶多会带一个孩子。
而到了晚上,主家就会把席上或是一些没做完的剩菜重新弄到锅里,加把火,调个味,然后分装一下,挨家挨户的给送过去。
这已经不是八掺了,这是无数掺。
可就是这样的无数掺,是真的香,真的好吃。
随便拿一个馒头,沾点汤都是香的!
我看到郑州这个炒八掺,看到凉皮、米皮、牛筋面、擀面皮、炒面、炒饼、面筋、热干面等八种主食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想到了小时候吃的从席上撤下来的菜,没什么章法,就一个主题,那就是吃饱!
热度会过去,但美食一直在,河南的两掺文化,估计又被更多人知道啦!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