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亿豪赌入局如今却失联,福建首富栽在云南白药

2024年4月,云南白药2023年度股东大会如期举行。

这场重要会议上,有个人的缺席却格外引人猜想。作为云南白药的大股东,陈发树去年还稳坐在台下。

可如今他却消失了整整半年,没人知道这位63岁的福建富豪身在何处。

这个曾7次登顶福建首富、身家380亿的"中国巴菲特",就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

更有传言称他的儿子陈焱辉,早已避走海外。

股东大会之后云南白药更发布公告,陈氏父子辞去所有职务,从此跟这家公司再无瓜葛。

这个结局,恐怕连陈发树自己都没有想到。

8年前,为了拿下云南白药,他几乎变卖了所有能变卖的资产。然而,这个用254亿买来的梦想,最终只剩下24.95%的股权。

这个曾经在紫金矿业上赚了200亿、在隆基股份上精准抄底、在中国中免上全身而退的投资天才,为什么偏偏在云南白药这一役上,输得如此彻底?



01



在2016年胡润富豪榜上,陈发树以235亿元的身家位列79位。

不过他却依然很缺钱,因为此时他正在做一笔“超级大买卖”。

江湖上早就知道他对云南白药“一往情深”,但敢砸下254亿成为白药控股第一大股东,却着实让市场对他的决心大吃一惊。

为了筹钱,陈发树更不惜清仓了持有15年的紫金矿业,要知道这笔投资曾让他赚了200倍。

过去十多年,陈老板在资本市场上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唯一栽跟头的就是从红塔集团手上收购云南白药股票。

那一次陈发树花了22个亿,可最后把官司打到最高人民法院也没能成功。

所以这一次陈发树卷土重来,很多人更认为他是在赌。

因为按照入股价格来计算,云南白药的估值高达1220亿。当时云南白药的市值也才500多亿,足足翻了2倍多。

为什么陈发树砸下全部身家也要溢价买进这样一个项目?

一方面,云南白药秘方作为云南省的一张名片,背后稀缺性和独占性,全中国人都知道。

对照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论——云南白药就是医药这条长长雪道上最大的雪球。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陈发树想做一笔能传家的投资。

作为涉猎过十几个行业的投资老手,云南白药是他心目中最适合留给儿子的“成人礼”。

只是作为富二代的陈焱辉当时并不清楚,这份"礼物"究竟会有多沉重。

到了2016年底,一切尘埃落定。

签约仪式的闪光灯下,陈发树握着云南省领导的手,脸上满是笑容,发言中普通话虽不标准,但满是壮志豪情:

“做大做强,三到五年时间云南白药把销售收入做到千亿!”

台下的观众们一边鼓掌,心中却不免嘀咕:“都说这个福建首富投资赚钱很厉害,真有这么牛吗?”

自从1993年云南白药成功上市后,年营收能从不到1亿一路飙升至2016年的224.11亿元,

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是电视广告。

在所有医药上市公司中,云南白药花出的广告费是最多的。

千亿目标喊出口,如同枷锁戴上头。

外界开始期待,陈发树能给云南白药指出一条增长之路。



02



2019年7月3日,在吸收合并工作完成后,云南白药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总市值突破1000亿元。

这场颇受瞩目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到此算是圆满落幕,云南省国资委和陈发树持有的股份比例,均为25.14%。

在随后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新一届董事会7名成员正式公布。

除了云南白药高管王明辉、杨昌红,云南国资占2席,第三大股东云南合和占1席之外,陈发树、陈焱辉父子占据了最后两个董事席位。

王明辉当选公司董事长,陈发树当选联席董事长。

作为云南白药的老人,王明辉从2004年就开始担任董事长,而他跟陈发树的关系同样也不短。

2007年,在长江商学院上课的陈发树就认识了同学王明辉,并对入股云南白药产生了浓厚兴趣。

正是在王明辉的牵线搭桥下,12年后陈发树才能入主云南白药。

当然,陈发树给的回报也不少。

2020年,云南白药集体涨薪,员工平均涨薪60%,高层涨薪359%,王明辉更是涨薪40倍,从31万翻到了1256万。

在陈发树的推动下,云南白药首次涉足金融资产投资,光股票和基金就赚了2.27亿。

2020年云南白药继续扩大投资范围,持仓名单新增腾讯、小米、恒瑞医药、茅台等。

当年,投资收益高达22.40亿元,占利润总额近32.94%,并直接将当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拉高了31.85%。

两年的时间,“中国巴菲特”把云南白药带成了“上市公司股神”。

投资收益带来的账面富贵,的确堵住了很多人的嘴,却依然无法掩盖国资股东和陈发树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

在国资眼中,云南白药的主业是制药,不是投资。可王陈两人联手,投资的事情一点没少干。

2020年8月,云南白药拟认购万隆控股可换股债券,国资两位董事投出反对票。

10月,云南白药拟出资1.5亿元建设云南白药海南国际中心,国资同样投出反对票。

12月,国资董事再次反对以7760万元收购医疗器械公司金健桥70%股权。

云南白药虽说没有实控人,可有王明辉在,一切都还在陈发树的掌握之中。



03



2021年的陈发树志得意满,"药企+投资"双轮驱动似乎找到了完美平衡。

然而股市有风险,遇到大回撤,就是股神也没辙。

2021 年,小米股价从年初 35 港元跌至年末 18.9 港元,全年下跌 43%。

云南白药不但没有止损,反而在下跌途中增持。这种"越跌越买"的操作,让亏损如滚雪球般扩大。

小米集团股票就让云南白药亏损了14.04亿元,这一年云南白药净利润28.04亿元,同比下降49.17%。

这是近二十年来净利润首度下滑。

2022年,云南白药的投资继续亏损,投资净亏损6.2亿元。集团净利润还赶不上五年前的水平。

两年之内,云南白药把之前炒股赚的钱统统赔了回去,顺便也带崩了自己的业绩。

出了这样的成绩,自然有人要出来背锅。

先是云南白药发布公告,已投资股票和股票基金将逐步减仓,未来更不继续增持。

接着云南白药改选董事会,王明辉再度当选董事长,但陈发树却不再就任联席董事长。

时隔不到半年,作为陈发树最坚定盟友的王明辉,却突然宣布因个人原因辞去在公司董事会及在下属公司的一切职务。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一桩18年前的陈年旧案把王董事长扯下了马。

2005年10月,云南白药成为白药无锡公司的占股40%的第一大股东,另外两家股东是杭州六方和上海云博生物科技。

其实这两家公司是云南白药时任董事长王明辉等高管请人代持的公司。

在两家公司里,王明辉持股一人占股就34%,剩余股份由其他高管分蛋糕。

到了2007年,云南白药以2727.38万元从两家公司手中收购了白药无锡公司余下的60%股权。

相较于一年前买入的价格,直接溢价了1202万。

在出售了这60%云南白药的股权之后,杭州六方和上海云博均进行了注销。

本来一切吃干抹净毫无痕迹,可在十年后云南白药混改的关键阶段,却差点出了事。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

曾任云南白药副总经理的赵勇在混改之际找上门来,要求王明辉兑现一笔早年的“承包款”。

在2006年至2007年,赵勇也是杭州六方公司与上海云博公司的实际股东之一,持有这两家公司11.5%的股份。

本是云南白药高管的他,却在2011年被一脚踢出了云南白药。

这笔“承包款”可以说是赵勇为自己找的“补偿款”,他等了这么多年,就是等这个关键时刻。

王明辉一开始直接拒绝了赵勇,打算退回个人收益,并打算报警。

但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04



作为王明辉的同盟军,陈发树显然要考虑更多。在混改的关键时期,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影响全局。

为了“息事宁人”,保证“混改”顺利完成,陈发树主动拿钱,再加上王明辉等人退的钱,满足了赵勇的要求。

可陈发树万万没有想到,这桩陈年旧事还是被爆了出来。

2023年下半年,以王明辉为首的一串高管就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2023年11月,陈发树调查失联的消息就在市场流传。12月,其子陈焱辉被传已出境。2024年5月26日,父子二人双双辞职。

从254亿的雄心到黯然离场,陈发树追逐16年的“白药梦”,至此正式落幕。

回看陈发树的创业史,充满了草莽英雄的传奇色彩。

1977年,16岁的他在安溪火车站做搬运工,一天才赚2块钱。

1986年靠着倒卖木材赚到第一桶金,1997年投资紫金矿业改变命运,2009年身家超200亿,首次登顶福建首富。

从安溪到福州,从福州到全国,他用30年时间完成了阶层跃升。

儿子陈焱辉生在了终点线上。他没有搬过货,没有倒卖过木材,直接进入家族企业做高管。

父子二人的人生轨迹,恰好是中国40年财富代际传承的缩影。

他选中了云南白药——122年历史,国家绝密配方,千亿市值。在他的设想里,这是可以传三代的产业。

医药行业永远有需求,云南白药永远有护城河。

逻辑虽然没错,但他忽略了一点:云南白药不姓陈。

当资本的逻辑遇上体制的边界,当家族传承遇上国有属性,这种结构性矛盾,从254亿签约那天就已注定。

如今云南白药的董事会里,陈氏父子的席位已空,新董事长由省国资委派出,云南白药重新回到了它熟悉的轨道。

而陈发树的"传家产业"梦,永远停在了2024年5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财经   云南白药   福建   首富   公司   董事长   白药   紫金   父子   云南省   身家   净利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