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当大家还在为一些宏观数据争论不休,对未来方向感到有点迷茫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挑剔的一批人,我们通常管他们叫“华尔街”,好像已经悄悄地做出了他们的选择。
这群人不说废话,他们用行动投票,而他们的投票工具,就是真金白银。
最近,一股巨大的、沉默的资金流,正在重新调整它的方向,目标,就是中国。
这不是什么大张旗鼓的宣言,而是一场静水流深的市场转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股神秘的资金到底看到了什么,他们又在悄悄布局些什么?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Listen to the money”,别听他们说什么,要看他们的钱流向了哪里。就在最近,全球顶级的投行,像是高盛、渣打,几乎是约好了一样,开始密集地唱多中国。
你看,高盛直接说,维持对中国股票的“增持”立场。渣打银行更是在他们非常重要的《2025年下半年全球市场展望》里,给中国股票贴上了一个“超配”的评级。
可能你会觉得,“增持”、“超配”这些词听着有点距离感。我给你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你关注的一个美食博主,他之前可能只是说“某某餐厅还不错,可以去试试”,这叫“中性”评级。现在他突然改口,连发好几条动态说:“这家餐厅你一定要去!而且要去就点最贵的套餐,绝对值回票价!” 这,就是“超配”。这代表着一种强烈的信心,一种从“可以看看”到“必须拿下”的转变。
当然,光说不练假把式。华尔街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研究报告,但报告背后,钱真的跟上了吗?
数据不会骗人。高盛自己就披露,他们的客户——也就是那些全球最顶尖的对冲基金,正在以过去七个星期以来最快的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你没听错,是“最快速度”。整个八月份,放眼全球,对冲基金买入最多的市场,就是中国。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对冲基金是什么?他们是金融世界里的鲨鱼,对机会的嗅觉最灵敏,行动也最果断。当这群“鲨鱼”开始成群结队地游向一个地方时,那水下一定发生了某些深刻的变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个趋势。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咱们内地的股票和基金超过100亿美元。更有意思的是,这100亿里的大头,主要是在5月和6月进来的,短短两个月就涌入了188亿美元。这说明什么?说明在经历了前期的观望和犹豫之后,从二季度中开始,外资的态度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他们开始加速下注了。
再来看一个更宏观的数字。根据路博迈基金的统计,到八月底,所有外资机构持有的A股市值,已经悄悄爬到了2.5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我们对比一下,去年年底,这个数字是2.31万亿。也就是说,大半年时间,增长了8%。在今年全球市场都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这是一个非常扎实的增长。
连接香港和内地股市的“北向资金”,被看作是外资动向的“晴雨表”。就在上周,这个“晴雨表”也显示,资金整体上是净流入的。
所以你看,从顶级投行的公开喊话,到对冲基金的快速扫货,再到宏观数据的全面印证,一个清晰的画面浮现出来:外资“做多”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未来的预测,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现实。钱,真的回来了。
好,既然钱回来了,那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是,为什么?
是市场跌多了,进来抢个反弹就跑吗?还是他们看到了我们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深层逻辑?
渣打银行的北亚区首席投资总监郑子丰,他的一段话其实说得特别实在。他说,支撑他们“超配”中国股票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先说外部的。过去几年,全球都笼罩在贸易紧张的阴影下。很多人的预期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这就像一场全球范围的压力测试,所有人都盯着看。但结果呢?郑子丰的原话是,“中国较好地应对了这种情况”。
这句“较好地应对”,在投资人耳朵里,分量是非常重的。因为它意味着“韧性”。在全球经济的风浪里,一条船最重要的品质不是跑得多快,而是够不够稳,能不能扛得住大风大浪。中国经济在这次全球性的压力测试中,证明了自己的基本盘是稳的。对于那些管理着上千亿美金、风险控制是第一要务的机构来说,这种“确定性”和“韧性”,是他们下重注的前提。
说完了外部,再来看内部。渣打提到,他们看到了更多旨在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这里他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他说“包括最近宣布的新生儿补贴”。
为什么这个细节很重要?因为这说明,外资看到的,不仅仅是降息降准这种传统的货币政策,他们更关注那些能够触及经济肌理、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组合拳”。新生儿补贴,关联的是人口这个最长期的变量,也关联着未来的消费潜力。这说明政策的着眼点,已经从短期的刺激,更多地转向了长期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这种自上而下的决心,给投资者传递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经济的“底”已经被政策牢牢托住。所以郑子丰才会说,“随着我们进入第四季度,我们相信应该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信誉。前不久,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发布报告,决定维持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A+”,展望“稳定”。
这又是什么概念呢?主权信用评级,就相当于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用分”。A+是一个非常高的评级,代表着极强的偿债能力和稳定的经济基本面。在当前全球各种“黑天鹅”、“灰犀牛”满天飞的背景下,标普这个“维持稳定”的决定,就像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出来盖了个章,告诉全世界的投资者:中国的基本面,没问题,很稳健。
所以你看,逻辑链条就很清晰了。外部压力测试过关,证明了经济的韧性;内部政策持续加码,托住了增长的底线;权威机构背书,国家的信誉。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时候,对于嗅觉灵敏的资本来说,一个风险收益比极佳的投资机会,就出现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外资决定“买入中国”,他们具体在买什么呢?是像过去一样,买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金融、地产,还是有了一些全新的目标?
答案,就藏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QFII的持仓数据里。
我们来看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截至8月27日,QFII在今年第二季度,新买入了374家公司的股票。注意,是“新买入”,也就是之前没怎么碰,现在开始建仓的。同时,他们还增持了157只本来就在购物篮里的股票。
这份庞大的“购物清单”背后,隐藏着外资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真实判断。他们到底买了些什么?
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
这几个名字听上去可能有点枯燥,但你仔细品一品,会发现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高端制造”。
这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那个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世界工厂”了。外资买的,是产业升级后的“新制造”。他们买的化工,是新材料,是精细化工;他们买的机械设备,是自动化生产线,是工业机器人;他们买的电力设备,更是指向了新能源、储能这些热门赛道。
香港证券学会的专业委员温天纳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板块,不仅有短期的增长潜力,更重要的是,它们具备中长期的竞争力。
这说明什么?说明外资的逻辑变了。他们不再是把中国当作一个简单的、庞大的消费市场,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创新中心和高端制造业基地。他们投资的,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线,是“高质量发展”这个宏大叙事里,最坚实的那一部分。
在所有外资机构的研报里,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这个词就是“科技创新”。
摩根士丹利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他的描述就非常生动。他说,能从微观环节感受到中国企业家那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具体在哪些领域呢?他提了几个方向,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叫“AI的算力国产替代”。这六个字信息量巨大。AI是未来,算力是AI的石油。过去,这个领域的“石油开采设备”基本被海外巨头垄断。但现在,情况正在改变。从芯片到服务器,再到整个算力生态,一条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这背后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巨大市场,也是大国科技博弈的战略制高点。外资看到的,是中国在这个核心领域的决心和追赶速度。
第二个,创新药和人形机器人。创新药对应的是中国庞大的健康需求和科技自立的决心。而人形机器人,听着很科幻,但它解决的是未来劳动力成本和人口结构变化的现实问题。这两个都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并且拥有超长成长周期的赛道。敢于在这里下重注,说明外资看的不是一两年的短期回报,而是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长期价值。
第三个,智能驾驶。中国是全球最大、竞争也最激烈的汽车市场。这种“炼蛊式”的市场环境,正在催生出全球最顶尖的智能驾驶技术和产业链。从激光雷达,到智能座舱,再到整车解决方案,这里面的机会,是任何一个有全球视野的投资者都无法忽视的。
除了硬核科技,还有一个领域备受青睐,那就是“消费”。
但请注意,此消费非彼消费。汇丰银行的报告里提到了一个词,叫“新消费赛道”。什么叫“新消费”?这背后是“Z世代”消费力的崛起。这代年轻人,他们的消费观念、品牌偏好、购物习惯,都和他们的父辈完全不同。他们更愿意为兴趣、为体验、为国潮文化买单。这催生了大量新的品牌和商业模式。外资看到的,正是这种结构性的增长机会。
所以,总结一下外资的这份“购物清单”,你会发现,他们买的不是过去的中国,甚至不是现在的中国,他们是在用真金白银,提前布局一个“未来”的中国。一个以高端制造为骨架,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消费为活力的经济体。
有了宏观的判断,选定了具体的赛道,接下来就该下场精挑细选了。而外资今年在微观层面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调研。他们开始用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深入到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里去。
用摩根士丹利邢自强的话说,就是“今年我们安排好的各种调研马不停蹄”。
这种“马不停蹄”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地理范围的扩大。过去,外资来中国,行程基本就是“北上广深”四件套,见见上市公司高管,喝喝咖啡。但现在,他们开始大量地往二、三线城市跑。
为什么要往那里跑?因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这些地方。那里有最完整的产业链集群,有最前沿的制造工厂,有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你想真正理解中国的AI算力是怎么替代的,智能驾驶的产业链有多完善,你就必须去那些地方,去工厂的车间里,跟一线的工程师聊。光坐在国贸的会议室里看PPT,是远远不够的。
邢自强甚至说,他们不只是自己去,还“带全球的投资者、机构去实地的考察中国的产业链崛起”。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一群手持重金的探险家,深入一片过去未曾被充分探索的宝藏之地。
其次,是调研内容的聚焦。他们最关心什么?还是那几个关键词:AI国产算力、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新热点,叫“中国企业出海”。
过去我们总说“外资引进来”,现在一个新的、更宏大的故事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跨境电商,还是手机游戏,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从“本土冠军”成长为“全球玩家”。这种全球扩张的能力,为企业打开了全新的增长天花板,这对外资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调研方式的深化。记者观察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说今年外资的调研,跟以前那种短期的、走马观花式的完全不同,呈现出“高频次、深交流、长跟踪”的特征。
什么意思?就是他们不再是来一次就完事了。而是反复来,高频率地来。他们跟公司的交流,不再是停留在财务数据层面,而是会深入到技术路线、管理文化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更夸张的是,很多外资机构对重点公司的调研周期,长达一到两年。
你想想看,花一两年的时间去跟踪、研究一家公司,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投资了,这几乎是在用做学术研究、写博士论文的态度来做投资。这背后传递出的信号是,他们不是来赚快钱的,他们寻求的是长期的、深度的合作与共赢。他们是真的想把这家公司、这个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给研究透。
当然,这种辛苦的调研,最终的落点,就是“真金白银”的实际投入。一个非常直接的证据就是,很多被外资重点调研的公司,过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在这些外资机构的重仓股名单里。
从宏观研判,到行业筛选,再到对具体公司长达一两年的深度跟踪,最后才是下重注买入。你看,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超配”中国资产,背后有一套非常清晰、而且层层递进的严密逻辑。这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冲动。
讲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把外资“做多”中国的整个逻辑链条给梳理清楚了。但是,我还想从另一个视角,来聊聊这件事的涟漪效应。
在路博迈基金朱冰倩的采访里,她提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她说,上周,主动管理型的外资,从去年10月以来,首次回流A股,虽然金额不大,只有近2000万美元。但同时,被动型的外资,正在加速流入,整体流入A股的规模达到了9.6亿美元。
这里面,“主动”和“被动”这两个词,差别可就大了。
什么叫“被动外资”?主要就是指那些跟踪指数的基金,比如一个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基金,因为中国在这个指数里占了很大的权重,所以只要有资金申购这个基金,它就必须“被动地”按照比例来买入中国股票。上周9.6亿美元的流入,大部分是这类资金。这说明,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大盘子里,中国资产的“基础盘”正在回暖,主流资金正在重新回流。
但比这更值得关注的,是那“2000万美元”的主动资金。
什么叫“主动资金”?他们是那些基金经理,他们不跟踪指数,他们的目标是跑赢市场。他们会自己做研究,精挑细选他们认为最有潜力的股票。这部分资金,代表的是市场上最聪明、最积极、最想寻找超额收益的那批人。
所以,当主动资金从连续十个多月的净流出,逆转为净流入时,哪怕绝对金额不大,但这个“拐点”的信号意义,是极其强烈的。它说明,那批最挑剔的“猎人”,已经重新闻到了机会的味道,开始悄悄地回到猎场了。
被动资金的回归,稳住了市场的基本盘;而主动资金的拐点,则可能预示着新一轮行情的开启。
香港证券学会的温天纳,他也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观察。他说,这一轮资金流入的节奏,“比较平稳”。
“平稳”这个词,太重要了。它不是那种大起大落、今天爆买明天狂卖的“热钱”,而是持续的、稳定的、一步一个脚印的长期资金。这种资金,对一个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是真正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它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而轻易离开,因为它看重的是未来三到五年的长期价值。
所以,当我们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在一起,从外资调研方式的改变,到主动、被动资金流向的分化,再到资金流入节奏的特征,我们能得出一个更深刻的结论:
这次外资的回归,可能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它更理性,更深入,也更具耐心。他们不仅仅是在投资中国的公司,更是在投资中国的“国运”,投资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升级的未来。而他们所重点关注的领域——高端制造、科技创新、新消费——也像一面镜子,为我们所有身处其中的人,照亮了未来最值得期待的方向。
所以,当外界的噪音依然纷繁复杂时,这股沉默但坚定的资金流,就像一条深沉的大河,正在以自己的节奏,改变着市场的生态和预期。
它告诉我们,穿越短期的迷雾,那些真正支撑一个经济体长期向上的力量——比如产业的活力,创新的能力,以及企业家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正在被全球最聪明的资本,重新发现和定价。这,或许才是这轮外资“做多”中国背后,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故事。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