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霜降就像过“门槛”,一脚迈得稳,整整一冬天都少毛病。门诊上不少老朋友问我:“老师,是不是得捂着点、别动风?”我笑着摇头:“捂是对了,可光捂还不够,要顾里。”霜降前后15天,其实是调身进补的黄金期。抓住这个口子,身体就不怕冷风乱吹、人老腿冷了。这几道菜,常吃不仅不苦,还能悄悄帮你打好过冬的底。
一、 胡萝卜牛尾骨汤:护骨强筋,暖身养神
牛尾骨是老一辈冬补的宝,胶质厚、味道浓,肾虚腰酸的人喝上一碗,浑身都舒服些。我自己也最爱用胡萝卜做搭配,甘润不腻,又有点补脾益肝的作用。秋气入肺,肺喜润,胡萝卜滋阴温中,又不上火,正好。
汤煮得浓些,炖够时间,骨质都化在汤里了。喝一口,那叫一个顺气。加几片姜,你是不是也觉得“煲汤加姜不怕凉”?每天晚饭来上一小碗,腿暖,手不凉,睡得踏实。
你试过牛尾骨汤吗?有没有自己独门搭配?欢迎留言,我来帮你看看搭配合不合适。
二、 山药红枣小米粥:安神润燥,健脾固气
中医讲“霜降养脾最当时”,五脏调得好,过冬才有劲。山药是个宝,脾虚便溏、胃口差的,最适合吃它。小米打底,温中不闷,每一口入口都养得细致。红枣提味,一点甜口刚好养血安心神。
这粥不用太复杂,一碗下肚不胀不腻,早晚都能吃,特别适合那些早上起床寒气重、手脚冰冰的朋友。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脾胃顾好了,气就有主,气有了,血就跟得上。这粥还方便,一锅一家人都合适,喝饱了,人都顺心了,对不对?
三、 乌鸡汤炖南瓜:补虚疗寒,暖宫调气
老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可三九前得有铺垫。乌鸡是冬令进补的头一号,性平不燥,又养肝益肾,女人吃了特别有用。南瓜性温,护胃健脾,一起炖不冲不反,人都觉得踏实了。
有些朋友说南瓜太甜,其实甜味入脾,不伤身,反倒能缓肝气。再放点枸杞和当归,气血一起调,连带着心情都好了是不是?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养好了底子,不怕外寒来袭。
四、 莲藕炒百合:润肺去燥,清火安神
这道菜可能在你家不是常做的,但我建议霜降期间要多试。那会儿天干物燥、夜凉如水,皮肤干、咽喉痒、睡眠浅,很可能是肺火上来了。
莲藕属水,润燥除烦;百合清热养心。脾虚有痰的少放点油,快火炒一炒,一上桌就是气质养人的一道菜。
有没有这种情况?最近嗓子干,脸毛躁,心烦睡浅?也许你该吃些“君子菜”,百合莲藕配起来,真是宜阴又养神,快试试吧。
秋补不同于冬补,这阶段讲究一个“敛”字。草木收,阳气藏,咱人也一样,要收敛外耗、养在内里。霜降这几天看似微冷,其实内部开始动静了,肺气盛、津液浮,吃冷便虚,过咸伤肾。饭桌上学会挑食材,身子自然会告诉你:对,这回吃对了。
你家这季节有没有独家的秋补法?愿意说说让我参考吗?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