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购物车价格翻倍,美国人的钱包被关税大棒砸出深坑

四月的最后一周,美国人的手机里频繁弹出电商平台的价格更新通知——泳衣从4.39美元涨到8.39美元,充电宝价格一夜飙升25美元,连超市里的卫生纸和牛奶都悄悄调高了标价。这场被称作“特朗普关税涨价潮”的风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席卷普通人的生活。从中国生产的T恤到越南组装的手机,从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零件到柬埔寨缝制的牛仔裤,所有贴着“进口”标签的商品都在涨价清单上瑟瑟发抖。


对于习惯了“低价包邮”的美国人来说,这次涨价来得猝不及防。电商平台Temu和Shein在4月25日率先调价,亚马逊卖家则早在半个月前就悄悄把商品价格抬高了近三成。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哀嚎着“购物车里的宝贝集体叛变”,中年主妇翻出囤积的卫生纸和罐头苦笑:“去年怕疫情封城,今年怕关税涨价。”更糟心的是,5月2日起,美国将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这意味着连一支中国产牙刷都可能额外多付关税。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一个普通家庭每年至少要多花1200美元,相当于两个月的水电费打了水漂。

这场涨价潮背后,是特朗普政府挥舞的“关税大棒”砸中了自家人的脚。白宫原本指望通过加税倒逼制造业回流,但现实是,美国企业既找不到足够便宜的工人,也建不起完整的产业链,最终只能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沃尔玛和塔吉特的货架上,贴着“越南制造”的衬衫比去年贵了15%,中国产的手机配件价格翻倍,连墨西哥牛油果都因关税威胁涨了价。美联储的报告一针见血:73%的美国人认为关税直接推高了物价,半数人担心未来半年连修房子的工钱都付不起。


更讽刺的是,这场“关税战”正在撕裂美国社会的信任感。纽约皇后区的一位华裔店主指着空了一半的货架说:“顾客骂我黑心涨价,可我进货价涨得比售价还狠。”中小企业主们集体向国会喊话,要求取消“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关税政策。但华盛顿的政客们似乎陷入了循环怪圈——一边喊着“美国优先”,一边看着通胀数据节节攀升。哈佛教授萨默斯预言,如果再不刹车,美国恐怕要迎来200万人失业的经济衰退。


当普通人为涨价唉声叹气时,华尔街的精英们早已看透这场游戏的荒诞。一名投行经理在酒吧吐槽:“特朗普的关税就像给全世界发涨价通知单,结果买单的全是美国老百姓。”或许用不了多久,美国人就会意识到:关税大棒砸碎的不仅是商品价格,还有他们对“廉价时代”的最后一点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大棒   美国人   关税   深坑   墨西哥   包被   越南   翻倍   卫生纸   美国   商品价格   货架   美元   价格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