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万人敌,为何大家都争先恐后挑战关羽,却没人敢惹此人?

末了,建安二十四年(219),荆州北路失守。


关羽退走麦城,风声逼人。


人们追问为何敢挑他的多,惹张飞的少?


此前,兴平元年到初平元年间,虎牢关喧阗。


演义写曹营六将轮番,仍难制温侯吕布。


刘、关、张三英合击,方得一线均势。


再往后,兴平二年(195)至建安三年(198),局势骤变。


下邳城破,吕布伏诛,赤兔入曹营。


“天下第一”的名号,忽地空悬。


其后,建安五年(200),白马与延津连战。


据演义,关羽斩颜良、诛文丑,锋名上拢。


曹操以赤兔赏之,名望几至顶点。


从此,他成了“继吕布之后”的参照物。


谁若胜他,便可能篡位为新的第一。


挑战蜂起,这几乎顺理成章。


演义里,蔡阳寻怨至营门,旋即伏诛。


五关守将相继截击,名号多半不见正史。


到樊城,庞德拒降,被斩于阵前。


反过来张飞虽在虎牢五十合不落下风。


却并未承接“吕布之后”的金字招牌。


击败他,并不能坐上那张虚位的椅子。


这是一处对照同为“万人敌”,名号分量不同。


一位是标杆,一位是难惹的强将。


趋利之心,推动了谁去“立威”。


还有性格的锋芒,史书留痕。


陈寿记曰“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飞爱敬君子而不恤人。”


简言之,关羽对士人强硬,张飞却礼重君子。


在曹营、吴郡与蜀汉,这绝非小节。


口碑常会回流为风险。


此前,关羽在曹营获厚赏,交游并不宽。


据演义,他只与张辽、徐晃相善。


余者或遭冷语,妒意与怨气并生。


其后,孙权遣媒至荆州,提联姻一策。


演义称关羽回绝,语带轻侮“虎女焉能嫁犬子?”


这话几乎把吴人的脸面甩在地上。


等到219年樊城鏖战失利,吴军顺流合围。


此前的怨与机,便有了行动的出口。


人事与战事,在此嵌合。


蜀中同僚间,摩擦也并非空穴来风。


演义写他轻黄忠,又讥糜芳、傅士仁。


末了,二人弃城降吴,关羽北归之路断绝。


严格说来,这些细节多出自演义。


史家语气更谨慎,但脉络并不相悖。


高傲易树敌,这是第二个因。


张飞的侧面,则更显柔和。


他义释巴郡严颜,敬服其骨气。


又曾慕访刘巴,吃了闭门羹,也未逞威。


他的脾气也重。


《三国志》称其“不恤人”,鞭挞部曲,曾致内乱。


但对文士之礼,换来声望与缓冲。


唯一的例外,是对“三姓家奴”吕布。


那会儿,合围只是防其反复无常。


严格说来,这并非嗜杀,而是择敌之严。


由此观之,挑衅对象并非勇气的单选题。


名号的诱惑,加上人事裂缝,指向同一人。


关羽成了靶,张飞成了壁。


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只有两条。


其一,他承接了“吕布之后”的标杆。


其二,他言行锋利,结怨累积。


末了再看赤兔。


自吕布至关羽,它像一盏游移的标灯。


谁想摘星,便先奔着灯去。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叙事底本,参照《三国志》评语。


个别情节或有文学夸饰,但因果链条大致清晰。


答案,多半就藏在名望与人情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历史   争先恐后   演义   建安   名号   兴平   荆州   末了   此前   名望   延津   标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