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要亡了,这句话曾无数次出现在年幼的李烨脑海中。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最后的一位成年君主,李烨暗下决心要让他的大唐再次伟大。
今天咱们要跟随唐昭宗李晔的视角,去看看大唐帝国死亡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将看到作为大唐终结者的朱温,是如何打败天下军阀,在大唐的识海上建立起他的后梁帝国的。
风雨飘摇的大唐残局
李烨接手的大唐,早已是支离破碎。自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朝廷对地方节度使的掌控力江河日下,各地军阀拥兵自重,朝廷政令不出长安。
皇帝只能倚重宦官,赋予他们中央禁军控制权,结果皇权进一步旁落,皇帝成了宦官傀儡。120多年后,黄巢之乱爆发,大唐地方彻底失控,皇帝被宦官玩弄于股掌,曾经辉煌的大唐,只剩一丝残喘。
李烨对大唐衰落有着切肤之痛,他是大唐皇帝中逃离国都次数最多的,达六次之多。14岁时,黄巢攻入长安,李烨被迫随哥哥唐僖宗西逃。因出逃仓促,队伍缺马,众人只能徒步穿深谷。年幼的李烨体力不支求马,却遭宦官头子田令孜鞭打。
第二次逃亡,在黄巢之乱平定次年。李烨刚回长安十个月,田令孜就因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争夺盐池,战败后挟持唐僖宗再次出逃。唐僖宗不愿再逃,却被强行架走。这一番折腾,让李烨深刻体会到皇权的衰弱,大唐威严荡然无存。
唐昭宗的挣扎反击
888年,唐僖宗病逝,李烨在宦官头目杨复恭拥立下登基。李烨与哥哥截然不同,唐僖宗面对病入膏肓的大唐选择及时行乐,而李烨心有不甘。他深知宦官与节度使是大唐毒瘤,却无力抗衡,于是想出借力打力之计。
李烨自幼被田令孜抽打留下阴影,对宦官深恶痛绝。登基后,他将矛头对准拥立自己、掌控禁军的杨复恭。李烨拉拢与杨复恭有嫌隙的宰相张浚和孔纬,常与他们密会,商讨朝中事务,培植势力。
一次议事时,李烨引导谈及天下叛乱,孔纬率先发难,指责杨复恭僭越犯上,认养义子掌控禁军、出任节度使,有谋反嫌疑。杨复恭辩解称是为保卫国家和皇帝,李烨反问:“为何义子不跟我姓李,却姓杨?”杨复恭无言以对。
不久后,李烨将杨复恭颇具威望的义子杨守立调到身边,赐姓李,提拔为天武都头,掌管六军钥匙,还加封同平章事,成功夺过部分禁军控制权,杨复恭只能吃下哑巴亏。
为重振皇权,李烨推行节俭,削减宫中开支,用省下的钱扩充中央禁军。在京城大规模募兵后,禁军人数扩充到10万人。新兵对李烨忠诚度高,进一步增强了他对禁军的掌控力。
初尝胜利的李烨信心大增,决定再次施展借力打力,目标对准地方军阀。此时,宣武节度使朱温、云州防御使赫连铎以及卢龙节度使李匡威联名上书,请求讨伐强藩李克用。
李烨望着地图上势力如日中天的李克用,明白若不遏制,后果不堪设想,虽召集群臣商议时多数人反对,但宰相张浚站出来力挺,立下军令状称不出一个月灭掉李克用。
张浚的豪言壮语打动了李烨,李烨决定对李克用动手。他下令削除李克用官职,任命张浚为河东行营都招讨制置使,率禁军及多路军队共5万人组成西路大军出发。李烨站在安喜楼送行,满心期待胜利。被打压的杨复恭向张浚示好,张浚却冷言等消灭李克用再收拾他。
此外,李烨还安排朱温率南路大军、李匡威率卢龙军、赫连铎率云州军,郑国节度使韩建为都虞候兼供军粮料使,五路大军扑向李克用。
讨伐失败与大唐余晖消逝
但李烨没想到,这五路大军各怀鬼胎。李匡威、赫连铎与李克用常年征战,积怨已久;朱温则视李克用为争霸天下的最大障碍。
他们察觉到杨复恭失势,李克用在朝中失靠山,且李烨扩充禁军有了打击李克用的实力,便想借力削弱强敌。而宰相张浚支持讨伐,只是出于当年李克用对他的否定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率先行动的南路军领袖朱温,趁李克用集团的潞州城兵变,派将领朱崇节抢占潞州。李克用派大将康君立、李存孝驰援。李存孝是李克用麾下猛将,民间谚语“将不过李”说的就是他。
朱温得知后增派猛将葛从周支援潞州。葛从周同样勇猛,有“山东一条狗,无事莫撩拨”的说法。葛从周依朱温嘱咐冲入潞州守城,朱温一边上奏朝廷称已夺潞州催大军快来,一边在泽州附近驻军伺机而动。
张浚担心潞州落入朱温之手,派副帅孙揆率3000兵马前去接管。孙揆出征大张旗鼓,李存孝带300精锐埋伏,突袭斩杀其2500人,俘虏500人,孙揆全军覆没。李存孝带着孙揆到潞州城外挑衅葛从周,后来孙揆被押到李克用面前拒不投降,最终被锯子肢解。
朱温驻扎泽州附近的部队进攻泽州,李克用命李存孝救援。李存孝挑选500精锐骑兵冲向朱温军营,一番挑衅后活捉汴州军将邓季筠,汴州兵连夜撤退,李存孝解泽州之围后又赶往潞州。
此时潞州孤立无援,葛从周弃城逃往邢州。李克用将康君立任命为新的昭义留后,立下大功的李存孝极为恼火,心中埋下背叛种子。朱温见势不妙,改变策略,不再参与,转而向其他方向扩张势力。
再看北路大军,李克用派义子李存信防御北线。李存信能说会道但战斗力不及李存孝,北线战况节节败退。李克用派出另一位义子、年仅24岁的李嗣源支援。
李嗣源初生牛犊不怕虎,给朝廷北路军造成打击。后来李克用亲临北线,军心大振,斩杀朝廷北路大军数万人,俘虏李匡威的儿子和赫连铎的女婿,北路大军溃败。
南北两路大军战败,张浚催促麾下各路军队全面攻击李克用。郑国节度使韩建率300人为先头部队夜袭李存孝大营,因走漏消息大败而归。
李存孝乘胜追击到张浚所在的晋州城外,张浚亲自率军出城迎敌也大败,被斩杀3000人。各路军队见大势已去纷纷撤退。李存孝围困晋州三天,李克用考虑后放张浚逃脱并占领晋州。
李克用大败朝廷四路大军后,在奏折中向李烨表明态度,李烨吓得甩锅给张浚和孔纬,先是象征性地将孔纬贬为荆南节度使,将张浚贬为鄂州观察使,因李克用不满意,又再次将张浚贬为连州刺史,将孔纬贬为均州刺史,并恢复李克用所有官爵。
孔纬流放途中遭杨复恭报复。几个月后,李克用攻打赫连铎抢走云州城,朝廷不敢吱声。
李烨经此大败反思,发现失败根源在于选错借力对象和打击目标。但此时的大唐内忧外患,李烨的挣扎终究未能改变大唐走向灭亡的命运,而朱温却在乱世中逐渐崛起,为建立后梁帝国奠定基础。
#历史##涨知识#
文章来源:纪不住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