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胡适先生:但开风气不为先

我看胡适之先生,化用龚自珍的名诗,只一句足矣、备矣,那就是:但开风气不为先。

胡先生是为数不多的拿到博士学位的大师,而陈寅恪、傅斯年、钱钟书、鲁迅等大师级人物都沒拿到。加之胡先生的导师是亨誉世界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是西式先进教育体制训练出来的精英,他回国即带着耀眼光环。

由于名头太大,胡适先生注定要成为学术史上的旗帜人物而非学术大咖。他推行一套揉合了“怀疑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核心思想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成为各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至今被奉为圭臬。

胡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他身体力行倡导文学改良、白话文、新诗;他发起“整理国故”运动,推动了历史学的辨伪和考据;他撰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现代研究的新篇章。他还发现、提携和帮助了一大批处于微末、陷入困顿的学人……

可以说,胡适先生是民国时期学术界的泰山北斗,是代表主流学界与政府沟通的关键先生。

仅就学问而言,胡适先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伟大人物,是卓越的开创者、组织者、推动者,却不是自成一派的大学问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历史   胡适   眼里   学术   人物   新文化运动   中国   学问   方法论   奉为圭臬   国故   泰山北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