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了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要高兴?其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在此之前,官职常常被有权有势的家族把持,普通老百姓很难有机会当官,周朝的世卿世禄制就是这种情况。

秦朝的军功爵制和两汉的察举制、征辟制,虽然也给出身低微的人带来一些希望,但因为各种问题没能长久,比如察举制就导致社会阶层严重分化,有权势的人家子弟更容易当官。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为了改变这种社会不公的局面,推出了科举制度,用考试来选拔人才。这一制度试图打破以往的阶层固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仕途。

隋炀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完善,唐朝则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使得科举制度得以确立。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发展到最繁荣的时期。

即使在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变得僵化,但是它依然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途径,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殿试考得最好的人会分为三等,第一等的前三名分别叫做状元、榜眼和探花。“探花”这个称呼的由来,和公布考试结果后的杏花宴有关。

杏花宴上,新考中的进士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选出一位有才华又有相貌的进士,去林园里摘取杏花。

信息来源:2023-09-22 11:53·河南卫视{一家6人全部中举!这升学宴要怎么办?}

这位进士摘花回来后,大家会以杏花为主题,一起吟诗作对,比拼文采,“探花”之名也由此而来,带着美好的寓意。

这段文字对探花这个称号的由来的介绍通俗易懂,并且描述了杏花宴上的情景,更加生动形象。被选派去摘取鲜花的进士,人们称他为“探花使”。时间长了,大家习惯这样称呼,于是“探花”就成了科举考试中,一甲第三名进士的正式名称了。

也就是说,因为这位负责折花的进士,才有了“探花使”这个称谓,后来“探花”这个词,就被固定用来指代科举一甲第三名了。

探花郎的选拔与状元郎有所不同,状元更看重学术能力,探花则更注重综合素质。探花郎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还要长相帅气、气质非凡,堪称科举考试中的颜值担当。

民间故事中,唐玄宗时期的钟馗虽然是状元,却因相貌丑陋,让皇帝见了都害怕,与探花郎的选拔标准形成鲜明反差。

探花郎不仅学识不输状元,而且拥有出众的颜值和气质,所以是大家争相招为女婿的最佳人选,“榜下捉婿”的故事常常发生在他们身上。”

在古代官场,状元虽然是科举考试的头名,但升官之路并非一片坦途。他们刚开始通常会进入翰林院,从事编纂史书之类的工作。

翰林院的工作清闲,缺乏实权,而且很难有机会直接接触皇帝。因此,对状元来说,此时如果能遇到一位愿意提携的“引路人”,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有了引路人,状元才有机会在官场上崭露头角,走向更高的位置。没有好的引路人,状元也可能在翰林院蹉跎岁月。

探花因为相貌出众,比较容易受到皇帝和有权势人物的赏识。这样一来,探花就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提拔和重用的机会,前途也会更加光明。外貌在一定程度上为探花加分,使他们在仕途上更具优势。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才子,他长相出众,能力也很强,所以能从普通侍卫一路高升,做到户部尚书、御前大臣,权力极大。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古代当官,第一印象很重要,有个好外貌无疑是打造良好第一印象的重要方面。这就好比敲门砖,让人更愿意了解你的才华。因此,和珅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他的外貌优势。

探花郎不仅受皇帝器重,在婚姻上也更受欢迎。许多有权势的家族都想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位有才华又英俊的探花郎。

如果探花郎能娶到权贵家的女儿,就能通过姻亲关系在朝廷里获得地位,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发展。这样一来,他的仕途之路也会更加顺畅。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一位著名的官员,他参加科举考试时获得了探花的好名次。与其他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出名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不同,张之洞的早期成就主要体现在抵抗法国殖民者的战争中。

当时,法国是世界上强大的国家之一。张之洞在与法国的战争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对政治局势的敏锐判断。

他的杰出表现使他在朝廷中获得了重要的地位,也为他之后推行洋务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争结束后,因为卓越的战功和英俊的外表,张之洞很快就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被推荐到了她的面前。

慈禧太后对张之洞十分赏识,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因此,张之洞迅速获得了重用,肩负起重要的职责。可以说,张之洞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为他赢得了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机会。

探花郎的故事表明,在古代社会,长得好看确实很有用。但是,我们也要明白,现代社会虽然讲究“颜值经济”,外貌漂亮也只是个优势。

真正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还是个人的能力和内在品质。就像现在这个社会,好看的外表也许能让你更容易被注意到,但如果没有真本事,最终也只是像昙花一样,开一下就谢了。

内在的才华和能力才是成功的基石,外貌带来的优势只是暂时的。不要过分迷信外貌的作用,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探花   翰林院   状元   科举   进士   杏花   外貌   古代   能力   制度   考试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