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看市场,是分裂的,而且满严重的。就拿几个指数来看,无论是上证,还是沪深300,估计多数投资者的体感还是非常好的,几乎没有什么回撤,每天都能够在震荡中化解危机,平安收场。
但若是瞅瞅科创指数,估计就大不同了。而以非蓝筹类股票的波动情况,同样可能会感受不一样。这种差异感,实际上就来自于未来长期市场趋向的发展逻辑,极致表现会长期存在,既是指数方面,也在个股层面。
我们仍然给予大胆的判定,主板或蓝筹类指数,依旧不需要惧怕会持续大幅度走低,随时会反拉修正,但多半应该是继续震荡滞涨,几成横向扩展的发展态势。但科技类指数,会显著的急上急下,这主要是结构性行情所致。
以当下科创50指数来看,我们阐释会考验中期技术优势关系,但还不至于马上改变其上行条件,可以带来反攻动作,往往是一触即发。无论以40或60日周期,都可以作为关键参考,只是重点在于反攻之后呢?
如果延续和发展,是个重要问题,且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和交易。从诸多个股的走势情况来看,还不能指望就可以反攻而持续上升,那么拉高后的跌宕少不了,这其实不仅在科技指数上,还有权重类指数上,同样不能排除这个变化预期。
由此而言,反攻会有,但不能盲目追涨,还是要低接,且主动寻求高卖,继续通过仓位管理来应对市场潜在矛盾。就以大盘指数的演变,唯有滚动大量拔出新高,方可解忧,但显然这是可遇不可求。
而考虑弹性问题,依然会主张偏于科技成长板块,来把握趋势性交易机会。但避免追涨追高,逻辑上不敢在下跌时低接就不要见涨追买。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近期周期性股票轮番上阵,但我此前说了,现在有点刻意为之,但不能忽视会对四季度,乃至跨年红利逻辑的延伸和影响,也是要关注后市发展的。
总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不同的对象,市场有显著的分化,但这恰恰既是过去,也是现在,还是未来的常态现象。唯有自己清楚要做怎么样的投资和交易,才不会迷失于乱局之中。做好自己看得懂看得好的企业,做好自己认为对的投资。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