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手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寒冬”。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9%,仅卖出2870万部,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区域市场。经济低迷与消费紧缩的双重压力,让这个曾经活跃的市场陷入沉寂。
三星虽然以1030万部的出货量保住榜首,但同比下跌10%。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生态设计法规突然收紧,直接导致其明星机型Galaxy A06在多国禁售——政策风险已成为巨头们始料未及的“暗礁”。
苹果凭借iPhone 16系列的稳定发挥,以690万部位列第二,同比微降4%。然而产品线收缩的问题逐渐浮现,高端机型的单点依赖能否长期撑住大盘,仍是问号。
小米在整体低迷中亮出一抹暖色,虽然出货量540万部、同比下降4%,但意大利市场暴涨50%以上,证明区域深耕策略依然有效。它的韧性,来自于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的差异化能力。
真正的黑马,是悄然崛起的荣耀。在前五品牌中,唯有它实现11%的同比增长,出货量达90万部。虽然基数仍小,但增长势头已引起行业侧目。一方面,它延续了华为时代的技术积淀与渠道关系;另一方面,避开与巨头的正面厮杀,聚焦东欧、南欧等高潜力市场,用中端性价比机型撬动谨慎的消费者。
而摩托罗拉下滑18%的窘境,则暴露出品牌定位模糊的危机——缺乏技术辨识度和用户忠诚度,在收缩市场中首当其冲。
欧洲市场的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三星、苹果、小米的三强格局依然稳固,但已是“守成大于进取”。而深层次的变化是:用户换机周期普遍延长至3年以上,消费者不再为纯硬件升级买单——他们更关注耐久性、软件支持周期和环保设计。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