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强硬姿态示人的特朗普,为何会在深夜的社交平台上,用近乎恳求的语气呼吁中国 “尽快多购买些美国大豆”?
这个看似突兀的举动背后,藏着美国农业产业链的深层危机。
可是中国已经建好了稳固的大豆进口体系,特朗普的 “求助” 能否如愿呢?
8 月 10 日深夜,特朗普的社交账号更新了一条动态,打破了中美贸易谈判的微妙平静。
他不仅要求中国 “增加四倍大豆订单”,还承诺提供 “快速服务”,仿佛只要中国点头,美国的大豆就能立刻装船起航。
这种姿态,与他此前挥舞关税大棒时的强硬判若两人。
熟悉特朗普风格的人都知道,他从不轻易 “示弱”。
无论是对欧盟的15%关税,还是对国内移民者的施压,他始终以 “美国优先” 的强硬面目出现。
可这一次,面对大豆问题,他却罕见地放低了姿态。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美国大豆产业的真实困境:中西部粮仓里堆积的陈豆已经预计达到2.9亿蒲式耳,新一季大豆即将丰收,仓库容量告急。
50 万豆农中,有多少因为库存太多,卖不出去,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这些人们,可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更让特朗普焦虑的是,中国早已不是那个 “只能依赖美国大豆” 的市场了。
单单是4月上旬的一周时间里,中国与巴西签订的采购协议,至少签订了240万吨大豆,相当于中国平时一个月处理量的三分之一。
阿根廷、乌拉圭也趁机扩大供应,从2017年到2024年,美国在华市场份额从 40% 被降到了20%。
这种结构性的变化,让特朗普的 “大豆牌” 彻底失效,过去他还能用关税逼迫中国让步,现在中国转身就能找到替代者,美国反而成了那个 “怕失去市场” 的一方。
如果今年对华出口仍然不能恢复,很多农场将在秋收后破产,这会直接影响到伊利诺伊、艾奥瓦等农业大州的选票。
而这些州,恰恰有着特朗普最多的支持者,当核心选民的利益受到威胁,再强硬的政治姿态,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不过,虽然特朗普的情况不乐观,可是他的喊话里,还有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他声称 “中国现在可能很缺大豆”,暗示美国的出口是 “帮忙”。
可事实是,中国的大豆库存足以满足半年需求,新采购的巴西大豆正陆续到港,根本不存在 “短缺” 的问题。
这种刻意的误导,暴露了他的真实目的,想把美国塑造成帮助中国维持粮食安全的角色,同时用 “增加订单” 作为筹码,换取中方在关税谈判中的让步。
但特朗普的打算已经被很多人看透,中方也是一样。所以应对的态度始终清醒而克制。
从商务部的回应到实际采购动作,都遵循着 “市场规律” 和 “战略自主” 两个原则。
市场规律意味着,采购多少大豆、从哪里采购,取决于价格、品质和供应链稳定性,巴西大豆价格每吨价格比美国还要便宜,运输周期也短 5 天,自然更具竞争力。
战略自主则体现在,中国通过与南美国家签订长期协议,建立了多元化的供应体系,避免被单一国家 “卡脖子”。
这种思路,在过去几年的贸易摩擦中已经得到验证,曾经的美国也曾试图用大豆施压,结果中国转而加大南美采购,美国大豆积压滞销,最终不得不由政府发放百亿美元补贴救市。
如今历史重演,只是中国的应对更加成熟, 不仅有替代来源,还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了本土大豆产量,进一步降低了对外依存度。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美贸易的核心矛盾,从来不是大豆订单多少,而是关税政策的合理性和市场准入的公平性。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平等协商消除分歧,而不是单方面施压,特朗普想让中国 “不计前嫌”,前提是美国先拿出诚意,比如取消不合理的关税,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可从目前的表态看,他显然还没做好这个准备。
所以特朗普的深夜喊话,注定了只是一场 “独角戏”。
他或许没意识到,全球大豆贸易的话语权,早已悄悄发生了转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采购量占全球贸易量的 60%,这种体量本身就拥有不可忽视的定价权。
当中国说 “不买”,美国大豆就只能在仓库里,找不到向中国一样大的市场可以接收,当中国转向南美,巴西的大豆种植面积就能快速扩大。
这种权力的转移,背后是中国产业链的韧性。
从港口到仓储,从加工到销售,中国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完善的大豆加工体系,年加工能力超过 1.2 亿吨。
这种产业优势,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拥有了更多底气,可以不卖,但中国随时能找到替代者,想施压也可以,但最终受伤的可能是美国自己的农民和企业。
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反对声音也在升温,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场主拉格兰德就对特朗普的行为苦不堪言。
他觉得特朗普做的事情非常的不对,2018年的前车之鉴,给他们农场留下的伤疤都还没好,这次又来了。
所以,他决定给特朗普写信,希望特朗普赶紧改变注意,不要让帮助他的选民群体陷入“痛苦”之中。
当选民的利益与特朗普的政治姿态发生冲突,走“强硬路线”的他,正在遭遇越来越大的阻力。
这场关于大豆的博弈,最终会走向何方?或许答案就藏在市场的选择里。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高关税,中国会继续从南美采购;如果美国拿出诚意取消壁垒,基于市场规律的正常贸易自然会恢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不会因为谁的 “喊话” 就改变自己的节奏,贸易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而不是单方面的 “施舍” 或 “施压”。
特朗普的深夜求助,暴露了美国对中国的需要,不过特朗普比起求中国,还不如对自己贸易政策好好“反思”。
当 “美国优先” 的逻辑在全球市场面前碰壁的时候,或许特朗普才明白: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能真正 “独善其身”,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场由大豆引发的风波,不过是这个道理的又一次印证。
参考资料:
特朗普希望中国增加3倍,外交部回应,2025-08-12 20:31·,环球时报
特朗普求中国买美国大豆:将提供快速服务,2025-08-12 12:23·,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