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这事儿,得按顺序来


跟人打交道,说话的顺序比内容本身还重要。你是不是也遇见过这种情况?明明自己说的都是大实话,可对方听着听着就皱起眉头,最后不欢而散。问题未必出在道理上,可能是你开口的顺序就错了。

先想想对方当下最想听什么。好比大热天里,有人满头大汗跑过来,你递瓶冰水比讲一堆养生道理管用。去年邻居家孩子高考失利,好些人围着劝“复读一年肯定行”,孩子越听越耷拉脑袋。倒是楼下张阿姨拉着孩子说“这天气热得人发懵,先吃口西瓜凉快凉快”,孩子眼圈一红,反倒愿意开口了。人在情绪上的需求,往往比道理更迫切。你先接住对方的心情,后面的话才有机会落地。

接着说对方听得进去的。这就跟给人喂药似的,直接塞肯定呛着,混在糖水里根儿本尝不出苦味。有个做销售的朋友,卖健身卡从不说“你太胖了该锻炼”,而是瞅着年轻姑娘说“你这气质要是再挺拔点,穿旗袍肯定好看”。话里藏着的还是健身的意思,可听着就顺耳多了。不是要耍什么心眼,是得琢磨对方的接受方式。谁都不爱听硬邦邦的话,绕个弯子用对方熟悉的语境说事,好比把话裹在糖衣里,道理才能顺顺当当咽下去。

然后再讲你该讲的。到了这一步,对方心里的防备差不多卸了,这时候说正经事才靠谱。就像老中医看病,先问寒热再搭脉,寒暄到位了,开出的方子患者才信。前阵子公司调岗,领导找我谈话,先聊了半天我最近带的项目亮点,又说家里孩子上学的事,等我心里熨帖了,才说新岗位的安排。明明是工作调整,听着却像被重视,这就是火候到了。该说的话不能少,但得等对方愿意坐下来听,不然再重要的事也成了耳旁风。

最后再说你想讲的。这时候双方已经站在同一个频道上,你心里的想法才容易被接收到。好比俩人爬山,一路同行聊得投机,到了山顶你说“其实我早就想跟你一起爬这山了”,对方多半会笑着说“我也是”。要是一上来就说“我想跟你爬山”,人家说不定还以为你别有用心。那些藏在心里的期待,得等铺垫够了再说,才显得顺理成章。

老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不是教你油嘴滑舌,是让你明白,沟通的本质是让人听懂,而不是自己说痛快。先让人舒服,再让人服气,最后让人认同,这顺序错不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美文   顺序   孩子   道理   熨帖   耳旁风   弯子   寒热   顺耳   方子   糖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