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溥仪有多少私人财产?能在世界富豪榜排名吗?


1912年2月12日,养心殿的龙椅上坐着个六岁娃娃,他还不懂什么叫"退位诏书",只知道太监们突然都跪着哭。

根据《清室优待条件》,这个叫溥仪的孩子虽然丢了皇位,却成了史上最牛"啃老族",民国政府每年得给他400万两白银生活费,相当于现在每年白拿12个"小目标"。

但这点钱在溥仪眼里就是个零花钱。

当时紫禁城里随便翻个花瓶,都是乾隆爷把玩过的官窑瓷器;御花园假山缝里卡着的翡翠纽扣,够北京城百姓吃三年。

负责清点宫产的民国官员后来在日记里写:"进了太和殿,金砖铺地不是比喻,是真用金箔压的砖。慈禧太后装胭脂的珐琅盒,抠颗宝石就够买条胡同。"

故宫里的移动银行

溥仪十四岁那年突发奇想,要给自己亲弟弟溥杰"赏赐"。于是每天放学,紫禁城神武门就会溜出辆马车,车里塞满《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绝世名画。

看城门的老侍卫偷偷数过,这对兄弟两年间运出去1285件书画、68箱古籍,连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都打了包。

内务府的老太监更绝,把金佛融了做成金条,拿锦缎裹着当"年节孝敬"送给宫外亲戚。

后来东窗事发,光烧毁的黄金造像就有2665尊,熔出来的金子能铸三头金牛。天津租界里那些突然暴富的古董商,十个有九个收过宫里的"黑货"。

逃亡路上的硬通货

1945年8月19日,沈阳机场的苏联红军拦住个穿西装的男人。

他脚边两个大皮箱散落着:鸽子蛋大小的东珠滚得满地都是,田黄石印章用明黄绸子胡乱裹着,最扎眼的是枚刻着"乾隆御笔"的羊脂玉玺。负责押送的苏联军官后来回忆:"那中国人死死抱着箱子,说这些都是私人财产。我们打开时,整个连队的眼睛都被珠宝晃花了。"

这批被估价47.8万卢布的财宝(约合当时500万人民币),不过是溥仪财富的九牛一毛。

在长春伪满皇宫的地下室里,还藏着成吨的黄金储备,关东军撤退时没来得及运走,后来全充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军费。

看不见的财富帝国

要说溥仪真正值钱的家当,得算那些带不走的固定资产。颐和园里七百多间殿宇,承德避暑山庄三万公顷山林,沈阳故宫里堆满文物的库房,还有东三省星罗棋布的皇庄、煤矿、金矿。

单说北京城里的房产,光地安门大街就有十二套三进四合院,现在随便一套都能拍出十个小目标。

最绝的是盐税特权。民国政府为稳住这位"前朝天子",特批他继续收取长芦盐场的税银。

天津港每运出一船海盐,就有白花花的银子流进溥仪的瑞士银行账户。负责管账的英国会计曾估算,这些灰色收入抵得上半个江苏省的财政收入。

与世界首富掰手腕

1912年的世界首富亚斯特四世,坐拥10亿美元资产(约合现在3000亿人民币),结果死在了泰坦尼克号上。

而溥仪同年拥有的故宫文物,按苏富比拍卖纪录估算,光《平复帖》就值4.5亿,青铜器库房够买下整个曼哈顿。

更气人的是这爷们儿还不用交税。民国政府不仅免了他的个人所得税,连倒卖文物赚的钱都算"合法私产"。

天津租界里那些西洋银行家,天天蹲在静园门口求着给"皇上"理财,毕竟谁伺候好这位爷,谁就能拿到清宫珍宝的优先购买权。

财富蒸发之谜

1945年被苏联人截胡的珠宝,只是溥仪财富缩水的开始。赤塔战俘营里,看守长发现这位"皇帝"居然用金碗吃饭,当即没收了十八件金器当"伙食费"。

等1950年引渡回国时,溥仪就剩个绣着金线的枕头,里头藏着最后468颗宝石,后来全捐给了抚顺战犯管理所。

但要说真正的大头,还得数故宫里没带走的家当。

1949年后统计,清宫旧藏的书画典籍就有150万件,青铜器11万件,瓷器36万件。随便拿件乾隆时期的粉彩花瓶,现在拍卖价都能顶个上市公司。

站在故宫珍宝馆的玻璃柜前,看着那些曾经属于溥仪的翡翠白菜和金瓯永固杯,突然觉得历史就是个轮回的当铺。

当年小皇帝拿江山换来的金山银山,终究又回到了人民手中。要说溥仪这辈子最成功的投资,恐怕就是1945年藏在棉衣里的那包田黄石印章,2014年中国香港秋拍,类似的乾隆玉玺拍出了1.8亿天价。

这让人不禁感慨:当皇帝他是失败的,但论起藏私房钱,这位末代天子绝对是千古高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紫禁城   乾隆   故宫   苏联   租界   玉玺   天津   清朝   民国   文物   富豪榜   财产   私人   财富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