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能量超乎想象”!DeepSeek落地3个月后县医院院长这样感慨

“AI的能量超乎想象”!DeepSeek落地3个月后,县医院院长这样感慨

原创 裴燕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人工智能的能量超乎我们的想象,它对医疗行业的影响正呈现出一种爆发状态,别说让我想想三五年之后会有什么变化了,就是一两年,我也难以想象。”近日,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尹燕东如此向《健康县域传播平台》表述。




作为国家首批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平阴县人民医院在数智化转型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电子病历系统通过国家六级评审,建成八大区域医疗共享中心,落地40个AI应用场景,覆盖国家卫健委医疗人工智能场景指引的61.7%。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县域就诊率已达95%,较转型前提升近10个百分点,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打造医护“AI助手”医疗新生态


今年2月,平阴县人民医院启动DeepSeek场景化落地,基于Qwen 通用大模型+DeepSeek(全量级)通用大模型,融合高质量的、专业的、海量的医疗数据,形成强大逻辑推理能力的MsunGPT。


尹燕东介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全景图”中有84个场景,其中医院专属有61个场景(医疗服务管理 38个场景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23个场景)。“我院目前已将护理智能体、医生智能体、质控智能体、陪诊智能体、医学影像智能体、随访智能体、医院运营智能体、成本管理智能体、绩效智能体专属场景推广应用,覆盖率达61.7%。”


据了解,该院智能体推广应用当天,转化到门诊就诊率从4.92%提升29.44%,七日内阳性体检人群门诊就诊率由31%上升到67.2%。


“这种模型是真正属于医疗的,是用真实数据训练出来的,并结合了各种指南、共识、规范等,相当于一个专科医生。”他以住院医生智能体为例,阐述了通用大模型给医疗带来的便利。

“AI的能量超乎想象”!DeepSeek落地3个月后,县医院院长这样感慨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医生查房的时候带上自己的专属“眼镜”(一种可穿戴设备),就能够自动接收到患者的相关信息,比如,患者昨天查房的情况是什么、与之前相比有哪些变化、用过哪些药等等。


“这颠覆了传统的查房场景,医生不需要再反复翻看病例,就像有个‘AI助手’在随时提醒。查房半小时后,查房记录就完成了。同时还能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医生下好医嘱后,系统会把医嘱重复一遍,让医生确认,之后这份医嘱就传达到护理站,护士就可以执行医嘱了。”尹燕东表示,智能体梳理后的内容,符合率能达到80%,基本上不需要医生再做大的调整,效率大大提高了。


数智化技术在医疗领域实现了传统模式难以企及的效率突破,在医共体建设方面也“大展身手”。尹燕东介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远程诊断:突破地域限制,构建“分钟级”响应网络。


依托远程影像、心电、病理等系统,总院专家可实时支持基层诊疗。例如,区域影像中心2025年截至4月底完成诊断660例,平均报告时间不超过3分钟;区域心电中心累计处理危急数据23份,最短11秒完成诊断。2025年一季度,急性心梗患者D-to-B时间(导管首次通过时间)平均58分钟,低于国家标准(90分钟),抢救成功率提升至92%;基层心电日上传量达30例,较2024年翻倍,急性心梗漏诊率从12%降至5%以下,基层心电图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5%。


“这种模式下,基层机构从‘不敢诊断’转变为‘精准筛查’,总院则聚焦复杂病例处理,形成‘基层初筛-远程诊断-分级救治’的闭环协作。”


二是资源调度:优化配置,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中心药房”和“审方中心”实现药品统一管理,药品“五统一”(统一采购、配送、管理、价格、目录)后,处方合格率从83.4%提升至95.6%,药品到货时间缩短1.5天;审方中心覆盖5家分院及73家村卫生室,截至2025年5月5日累计审核处方42.5万张,拦截不合理处方10.3万张,避免了基层用药风险。此外,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8家分院灭菌包,年节约设备采购及维护成本500万元,院感发生率下降60%。


医学检验中心试点无人机运送血液样本,将偏远乡镇样本配送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基层仅需负责样本采集,总院集中处理检测,避免了基层重复购置设备,县域检验项目覆盖率从60%提升至90%。


这种分工模式让基层机构轻装上阵,专注于基础诊疗和健康管理,总院则发挥技术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


三是分级诊疗:构建“精准转诊”机制,提升服务效率。


开发分级诊疗信息化平台,设置8类转诊标准(含肿瘤、急性心梗等),智能审核转诊指征,2025年一季度双向转诊准确率达85%,县域就诊率提升至95%。


以洪范镇为例,过去患者因信任度低导致上转率不足50%,2025年启用系统后,应转患者15人全部通过平台转诊,到诊率达73%,基层住院患者上转率下降25%


同时,“血糖一张网”试点中,孝直镇5家村卫生室通过智能血糖仪实时上传数据,60条血糖数据中48.3%异常,均通过远程指导调整方案,避免20余次不必要转诊,基层慢病管理效率提升40%。



“AI的能量超乎想象”!DeepSeek落地3个月后,县医院院长这样感慨

平阴县人民医院深化AI与大数据应用,打造了医护“超级助手”医疗新生态,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预判患者的服务需求,为患者提供主动、量身订制的服务体验,推动县域医共体向智慧化、同质化升级,提升了医护工作效率,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让百姓看病更有“医”靠,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尹燕东坦言,县域医院数智化推广应用,存在资金不足、技术人才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数据整合困难、医护人员接受度低、信息安全问题、患者使用障碍等诸多困难,应对这些困难,平阴县人民医院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和加大财政配套投入,同时借力外部合作,引入第三方IT外包服务模式,降低技术门槛,减少医院投入,实现乐共建共享、互惠双赢。

“数智化和信息化是我们不擅长,却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一个没有止境的工作,在医院发展中与学科、人才具有同等的战略地位。”尹燕东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医院将聚焦三大方向,深化数智化医疗服务:

一是AI深度应用。推广AI辅助诊断系统,覆盖影像识别、心电分析、病理初筛等领域,预计减少人工诊断耗时40%;开发慢病管理智能预警模型,实现“防-筛-管-治”全流程数字化。

二是医防管一体化。将健康档案与公共卫生服务对接,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构建“筛查-干预-治疗”闭环,目标将并发症发生率再降20%。

三是县域全覆盖协同。构建县域医疗协同圈,实现区域影像会诊、检验互认,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

“我们的愿景很明确,”尹燕东表示,“就是通过数智化手段,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均等化,让县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2

标签:科技   能量   医院院长   感慨   平阴县   智能   基层   医疗   场景   患者   医生   医院   数据   医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