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刚开放,“奶粉钱”就被偷,谁在背后贩卖母婴信息?

现在的骗子真是跟政策“无缝对接”。

国家刚宣布育儿补贴每孩每年发3600块,转头就有家长接到电话,对方把孩子出生日期、姓名说得清清楚楚,张嘴就是“补贴分三次领”,结果呢?有人差点输银行卡密码,有人直接被划走5000块奶粉钱。

骗子的“剧本”有多准?刚申请补贴就接到“精准诈骗”

36岁的林尧生二胎后,9月初在支付宝申请了育儿补贴。

没几天,香港号码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对方开口就问,“孩子6月底出生的吧?补贴3600块得分三次领。”

林尧一听,信息全对,就跟着下载了俩陌生软件,还进了线上会议。

正填信息呢,她突然看见手机录屏的小红点,猛地反应过来不对劲,赶紧退了出来,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幸好当时多瞄了一眼”。

可王峰就没这么幸运了。

对方不仅报出他和爱人的身份证号,还引导他登录钓鱼网站。

等他收到银行卡转出5000块的提醒时,手机屏幕早白了屏。

更离谱的是,骗子还想拿他的信息办网贷,要不是银行拦截,损失更大。

后来安全专家说,这种诈骗软件会偷偷开启手机权限,你输密码的动作,人家后台看得一清二楚。

现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人吆喝,“支付宝申请慢,卫健委官网当天就能办!”点进去是个“育儿补贴.top”的网站,填完信息就让下载软件,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典型的钓鱼网站。

用“top”这种非常规域名,模板都是现成的,换个LOGO就能骗人,成本低得很。

内鬼泄密+技术窃取,你的母婴信息可能这样被卖

家长们最纳闷的是,骗子咋知道这么多细节?2024年上海有个案子,月嫂公司的文员偷偷卖了近4万条新生儿信息,连孩子出生日期、母亲身份证号都标得明明白白,3年赚了30多万。

这些信息最后落到摄影机构手里,变成了推销电话,你看,行业“内鬼”就是最大的信息出口。

可就算你没遇到内鬼,信息也可能“被动泄露”。

公共Wi-Fi别随便连,有些APP的SDK会偷偷收集通讯录,甚至你发个孩子照片,元数据里都藏着地理位置和设备信息。

之前有个母婴APP被查,就是因为超范围收集家长身份证号,还把数据传境外去了。

更麻烦的是,信息一旦泄露,会被倒手好几次。

从医院内鬼到中间商,再到诈骗团伙,每倒一次手,信息就被“加工”一次,比如加上家长职业、收入,让诈骗更精准。

想追查源头?难!很多交易都在境外平台,身份都是匿名的,取证得靠司法鉴定,普通人根本玩不转。

5元一条的新生儿信息,黑产链条里的“生意经”

在海外社交软件上,“新生儿信息”群聊里热闹得很。

卖家晒出四川、广东的表格,60条信息里有孩子姓名、出生日期、母亲电话,一条卖5块钱。

他们还会“挑货”,“三岁内的都能用,只要没被打过电话就行。”

更夸张的是,群里还有“找车”“车找料”的中间人,专门撮合买卖,除了“新生儿料”,还有“快递料”“网贷料”,标签分得特别细。

这些信息怎么变成钱?上游卖数据,中游编“话术包”,下游搞诈骗,最后还有“三方平台”洗钱。

之前有个案子,骗子得手后,平台马上安排银行卡接收转账,再通过虚拟货币把钱转境外去,一套流程行云流水。

好在现在管得严了。

2024年底《电信网络诈骗惩戒办法》施行,“内鬼”泄密要从重处罚,技术帮凶也可能被定罪。

2025年公安部还搞了“净婴”行动,抓了120个人,冻了800多万资金。

但光靠打击还不够,行业得守规矩,比如医院设操作日志,月嫂公司别存家长身份证;咱们老百姓也得长点心,陌生电话不接,不明APP不装,储蓄卡关上境外交易权限,每天转账设个限额。

从林尧差点被骗到王峰损失5000块,这事儿说白了,就是骗子盯着政策空子,黑产拿着泄露的信息精准下套。

要堵住漏洞,得靠司法严打、行业自律,更得靠咱们自己多留个心眼。

毕竟养孩子本来就不容易,要是连“育儿补贴”都成了诈骗幌子,那可太糟心了。

记住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突然找上门的“补贴”,十有八九是陷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育儿   奶粉   母婴   信息   骗子   孩子   电话   新生儿   境外   精准   银行卡   家长   身份证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