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15万家、净亏13.7亿!之前躺赚的县城手机店,为何彻底晾凉?

十年前,街道上最亮眼的店铺非手机店莫属。

谁能想到,如今这一行业竟有15万家店铺倒闭,仅迪信通一家企业就净亏13.7亿元。

不仅不赚钱,卖一台手机还亏一台,曾经如此暴利的行业,为何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当年的手机店,堪称小县城的人气地标。

人们为涨见识在门口排起长队,店铺招牌比超市还要醒目。

店员身着统一服饰站在门口,消费者挤破头只为进店消费。

这就是十年前的手机店。

甚至有人说,判断一个地方经济是否发达,只需看当地手机店门口的人流量。

每年高考结束后,家长为犒劳孩子,不惜排队几小时购买新手机。

但这样的盛况并未持续太久。

近三年来,手机店客流量锐减,尤其是小县城的店铺,进店后常能看到老板在摸鱼打游戏。

回顾以往老板会主动上前询问顾客需要什么手机,如今问的最多的却是“手机出了什么问题”,似乎现在的客人大多是来解决手机故障的。

说起来,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多人都选择网购,即便是手机这种昂贵的物品也不例外,基本不会选择线下购买手机。

这些手机店逐渐转型为维修铺,甚至成了“贴膜处”。

曾经辉煌的线下手机零售行业,几乎无一幸免地走向衰落,连锁企业尤为明显,迪信通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迪信通的没落早有预兆。

如今手机品牌百花齐放,消费者不再一味追求新机,而是秉持卡了再换的理念。

早年,迪信通在众多手机摊和零散店铺中,以整齐划一的形象成为行业“正规军”。

在其他地方买手机可能担心被骗,在迪信通却能“闭眼入”,给足消费者安全感。

2015年,迪信通在全国的门店突破3000家,甚至有店铺以开在迪信通旁为荣。

毕竟没人能拒绝这天然的流量优势。

那一年,迪信通毫无悬念地成为移动通讯连锁行业的龙头。

年轻人为在迪信通换手机,不惜选择分期付款。

但这样的盛况并未持续太久,2019年迪信通门店数量减半,仅剩约1500家。

到2024年,门店数量进一步缩减至650家。

2024年,迪信通总营收达180.16亿元,看似可观,净利润却亏损13.74亿元。

当年手机店扩张有多快,如今关闭就有多快。

全国注册的手机零售店曾约有29万家,截至2025年8月,仅剩下14万家。

过去走进迪信通,一句“现在有学生优惠”就能让消费者掏出攒了许久的零花钱。

如今进店,听到的却是“可以终身免费贴膜”。

角色的转变,背后是线下手机生意的艰难。迪信通的经历,正是整个行业浪潮退去的缩影。

线下手机店的竞争对手,早已不是对面的直营店,而是每个人手机里的拼多多、天猫、京东等购物软件。

不少网友因“光速后悔”对线下手机店失望。

有网友年底想给父母换手机,店员报价2999元,买完后却发现京东同款仅售2699元,且当天购买次日就能送达——仅一天就多花了300元。

这类情况在县城屡见不鲜,消费者再换手机时,自然不会再选择实体店。

从经营模式来看,线下实体店“层层加价”是关键问题。

手机从国代、省代,再到市代、县代,每一层代理都会加价。

而拼多多、天猫等平台的直营店,将“去中间商”模式发挥到极致。

价格有优势,客户自然不会少,毕竟没多少人愿意为了早一两天拿到手机,多花几百甚至上千元。

如今的线下手机门店,早已不是当年的百家争鸣,而是呈现两极分化。

一类是头部企业的直营体验店,另一类则是转型后的改装版小店。

这些小店为生存只能拓宽业务,涉足手机维修和贴膜。

毕竟贴膜是一年四季的刚需,总比没生意强。

许多老板调侃,卖手机让自己练就了一身手机维修本领。

大型二手手机批发市场虽仍有生存空间,但随着新机价格不断降低,二手市场也在走下坡路。

只不过,还会有部分人会去线下实体店,但大多是为了体验手机,转头就去网上下单。

不少小店干脆不再售卖智能手机,转而主打老年机。

因为很多老年人不习惯网购,更倾向于线下购买,老年机成了不错的选择。

网购早已成为趋势,就像外卖兴起后,受冲击的不是大型饭店,而是方便面和口香糖产业。

随着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线下部分行业遭受冲击难以避免,但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很多店家调侃,现在卖手机赚的钱不如送外卖多,反倒是贴膜更赚钱。

从靠渠道盈利到靠技术谋生,这本身就是一种行业趋势。

但如今“贴膜神器”逐渐普及,让不少人都能轻松自己贴膜,这些手机门店或将迎来真正的“黑暗时刻”。

于是,不少老板选择改行,曾经风光的手机店老板们,只能感“时代在变化”。

线下手机店的退场并非坏事,而是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的必然结果,手机店想重回当年的盛况,几乎不可能。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行业如何变革,最终受益的一定是消费者。

只有让消费者满意,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时代在变迁,昔日门庭若市的场景一去不复返。

这种变迁是好事,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不仅适用于手机行业,更是整个消费业的启示。

未来,会有更多方便消费者的新业态诞生,也会有更多行业在时代浪潮中退场,这场消费领域的变革,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中国街边手机店的爆火,要从2009年智能手机爆发说起。

那一年,3G网络刚铺开,智能手机开始逐步替代功能机。

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为争夺用户、捆绑自家套餐,推出充话费送手机、合约机、补贴等活动。

一台2000元的手机,预存1000元话费就能免费获得,但消费者后续每月需预存话费并使用指定套餐。

这是典型的短期让利、长期绑定策略。

而手机店只要帮运营商卖出一台合约机,就能拿到几百元补贴,比单纯卖手机利润高得多。

酷派手机曾与华为、中兴、联想并称为“中华酷联”,主打运营商定制机,占据了各大县城手机店的柜台,不少人的第一台手机就是酷派。

2013年,4G牌照发放,手机店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那时,vivo和OPPO的门店最为火爆,宣传喇叭从早响到晚。

导购员为争抢客户,甚至会发生冲突。之所以竞争如此激烈,是因为卖手机利润极高。

卖一台金立手机能赚400元,卖一台vivo或OPPO能赚300元,即便卖一张电信卡,也能赚150元。

县城属于熟人社会,拉到一个客户,后续可能带来两三个甚至十几个新客户。

有店主透露,当时卖手机就像“抢钱”,早上进10台vivo手机,下午就被抢购一空,仅这一单就赚了3000元。

除了卖手机赚差价、与运营商合作赚返佣和补贴,传统手机零售店的第三大利润来源是配件销售和增值服务。

门店会售卖内存卡、充电器、耳机等配件,还提供过一些如今已消失的服务,比如帮用户下载歌曲和电影。

那时流量费昂贵,2010年1兆流量就要1元,普通人根本舍不得用。

因此,手机店推出下载服务:下载一首歌收费0.5元,一部电影3元,下载数量多还能享受优惠。

精明的店主还会推出捆绑销售,买一张1G内存卡就送50首歌,买手机则可享受终身免费下载。

另一项有时代特色的生意是手机充电服务。

用过可拆卸电池手机的人或许有印象,00后可能从未见过。早年手机电池多为可拆卸式,容量普遍只有800毫安左右,续航能力差,大部分人会随身携带两三块电池备用。

如果临时没电,就可到手机店充电,一次收费1元。

后来,随着内置电池和充电宝普及,这项服务也逐渐消失。

2016年,智能手机迎来爆发期,全年出货量飙升至5.6亿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线下手机店卖出。

但转折来得非常突然,2018年后,行业形势急转直下,大量门店倒闭。

以前一天能卖十几部手机的店铺,如今一周都卖不出三台。有老板甚至亏本转让店铺,只求收回租金。

短短几年间,县城手机店为何会陷入倒闭潮?

有网友表示,给母亲买了一部苹果手机,母亲不会注册苹果ID,便到手机店求助。

店员不仅收取298元注册费,还忽悠老人花298元贴膜、298元买炫彩手机壳,三项费用合计899元。

实际上,年轻人自己注册ID、贴膜、买手机壳,30元就能全部搞定,手机店价格直接翻了30倍。

一些价格不透明的手机配件,利润空间更大。

换一块电池要五六百元,成本却只有几十元,卖一副耳机100元,进货价可能不到10元,一个充电器售价大几十元,成本不足5元。

这些店铺的经营原则就是“能宰就宰,宰多不宰少,宰老不宰小”。

更恶劣的是,部分店铺还存在诈骗行为。

街头常有免费送数据线的活动,消费者拿到数据线后,会被引导扫码抽奖,大多能幸运抽中平板电脑或手机等奖品。

工作人员会夸大中奖难度,随后将消费者带到门店兑奖,但奖品无法直接带走。

要么要求消费者下载不知名商城APP并预存几千元,要么要求往手机卡中预存几千元话费并办理指定套餐,声称后续每月会返还话费,两三年内就能返完预存款。

但真相是,很多手机店经营两三个月就会跑路,消费者拿到的奖品价值低廉,预存费用的APP也会很快无法使用。

此外,诱导贷款、以租代购、分期还款套路、测试机冒充新机等手段也屡见不鲜。

这种短期不择手段赚快钱的做法,最终导致行业口碑破产、信任崩塌,用户大量流失。

说到底,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机遇。

时代在不断变化,过去信息不透明,信任建立在渠道和熟人关系上,行业利润自然丰厚。

如今,信息差逐渐缩小,销售渠道增多,消费者也愈发理性。

像传统手机店、电脑城这类曾经风光无限的生意,逐渐失去竞争力。

真正能在时代变革中存活下来的企业,靠的不是投机取巧,而是能否洞察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科技   县城   手机   消费者   行业   店铺   时代   老板   可拆卸   智能手机   利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