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橙味汽水静静立在烧烤摊油腻的桌角,瓶身上的吴京笑容依旧,瓶内气泡翻涌的却是华尔街资本的味道。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七月的呼和浩特,夏夜微凉。大窑饮品总部办公室的灯光彻夜未明,创始人王庆东的身影在玻璃窗后若隐若现。
曾几何时,这位白酒经销商出身的北方汉子在媒体面前豪言:“大窑饮品从未计划,也不可能被外资品牌收购或控股。”言犹在耳,如今他却成了开曼群岛注册公司“远景国际”的董事,名字被印在KKR的收购协议上。
7月16日消息,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6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私募股权公司KKR公司收购远景国际有限公司股权案已于2025年7月4日办结。从开曼群岛公司注册处查询到的信息进一步显示,远景国际的董事名为“WANG, QINGDONG”,和大窑汽水的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庆东的拼音拼写相同。
而在纽约曼哈顿,KKR合伙人孙铮的目光早已越过太平洋。他熟稔地阐释着经典投资策略:“买来一个比较复杂、主营业务不突出、特点不鲜明的企业,帮助它梳理业务,非主营业务该关的关掉,该卖的卖掉。”这句话像一道预言,悬在了内蒙古草原上那个汽水工厂的上空。
三年前的2023年8月,大窑执行董事罗云站在内蒙古工厂里,面对媒体镜头掷地有声:“从股权架构来说大窑没有外部的股权投资,是100%的纯民营企业。”
彼时的大窑正高举民族品牌大旗。创始人王庆东通过多层股权架构牢牢掌控着企业,穿透后持股比例达67.984%,掌握着86.219%的表决权。没有外部融资,没有外资身影,一派纯粹的民族企业景象。
当可口可乐收购传闻袭来时,大窑的回应更是斩钉截铁:“从未与可口可乐有任何形式的收并购交流或接触,也不可能被外资品牌收购或控股。”同样的坚决否认也发生在维维股份收购传闻时。
然而2024年,开曼群岛注册的远景国际有限公司悄然成立。公司董事名“WANG, QINGDONG”的拼写与王庆东完全一致。这家神秘公司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占据5%-10% 份额,与大窑的市场地位惊人吻合。
当KKR通过特殊目的公司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的交易获批时,大窑选择了意味深长的沉默——“不予置评”。从高调否认到沉默以对,态度转变折射出国产饮料品牌在资本浪潮中的现实困境。
总部位于纽约的KKR绝非普通投资机构。这家成立于1976年的私募股权巨头管理着6640亿美元(约4.83万亿元人民币)的庞大资产,与黑石、凯雷、德州太平洋并称 “全球四大PE巨头”。
2005年,KKR在香港设立办公室,正式进军亚洲市场。二十年来,其在中国市场布下了密集的投资网络:传统行业涉及南孚电池、蒙牛乳业、青岛海尔、现代牧业;消费领域涉及圣农发展、雷士照明;新经济涉及字节跳动、兴盛优选、懂车帝。
中国消费市场始终是KKR的重点押注方向。此次收购大窑,是其继蒙牛后在中国饮料行业的又一次重金布局。交易结构精心设计——KKR通过在新加坡注册的Dynamo亚洲控股II私人有限公司,间接收购远景国际85%股权。
交易完成后,KKR将获得对目标公司的 “单独控制权” 。85%的持股比例远超多数财务投资者的惯例,暗示KKR对大窑有着更深远的战略意图。
大窑的崛起本身就是一个市场奇迹。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双巨头垄断的中国碳酸饮料市场,2024年数据显示:可口可乐占据60.28%市场份额,百事可乐占据29.37%,大窑以2.42%位列第三。
虽然与“两乐”差距悬殊,但大窑却以黑马姿态碾压了陕西冰峰、北京北冰洋等区域品牌。其成功秘诀在于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开商超渠道红海,主攻餐饮场景;用520毫升大瓶装打造“便宜大碗”形象;启用吴京代言强化民族品牌认知。
2023年,大窑营收突破32亿元,在内蒙古、宁夏、辽宁等地投资建设七大生产基地。同时启动“北商南援”计划,向全国市场扩张。
然而市场挑战不容忽视。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5年1-4月碳酸饮料线下市场整体下滑。中国食品和太古可口可乐两大装瓶商的销量也出现下降。在此背景下,大窑虽然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28%升至2024年的2.42%,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2.64%,但增长空间仍面临巨头的强力挤压。
随着KKR入主,大窑的战略方向面临重塑。公司官方表态仍强调“全国化及年轻化战略不会有任何变化”,但资本意志往往超越企业宣言。
KKR的投资逻辑清晰而现实。合伙人孙铮曾直言不讳:“非主营业务该关的关掉,该卖的卖掉。”目前大窑已从碳酸饮料扩展至果蔬汁、植物蛋白饮料、能量风味饮料、茶饮料等多品类。这些非核心业务在KKR主导下或将面临整合。
交割将分多次进行,预计今年内启动。收购完成后,大窑的下一步除了全国化,可能还包括国际化。这将是KKR赋能的核心价值——利用其全球资源网络,帮助大窑突破中国市场边界。
但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挑战同样严峻:KKR惯用的杠杆收购模式往往伴随着成本压缩和重组阵痛。大窑引以为豪的“国民汽水”形象也可能因外资控股而蒙尘。当烧烤摊上的消费者举起大窑汽水瓶,看到的还会是那个“民族品牌”吗?
华北平原上,一辆印着大窑标志的货车驶向高速公路。驾驶室里的收音机正播放着KKR完成收购的新闻,司机拧开一瓶大窑嘉宾,气泡在瓶中嘶嘶作响。
纽约曼哈顿,KKR合伙人孙铮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手中同样握着一瓶来自中国的橙色汽水。两种气泡在相隔万里的时区里升腾,最终将在同一个资本容器中融合。
总之,资本没有国界,但汽水有故乡。当内蒙古的流水线开始为华尔街的财务报表输送利润,那些曾经举着大窑碰杯的消费者或许会问:被KKR收购后的大窑,还是我们熟悉的国民汽水吗?
议
网友热议
@Lisa深木(IP京):
当年喊着‘绝不卖外资’的是你,现在把85%股权卖给华尔街的还是你!民族品牌成了资本玩物,烧烤摊上的大窑再也不是内蒙人的骄傲了!
@XiaoYun88(IP沪):
可口可乐没买走的大窑,终究没逃过KKR的钞能力。以后每开一瓶大窑,都是在给华尔街分红。
@特立独行的甫(IP粤):
别扯情怀了!大窑南方渗透率不到10%,毛利率连年下滑,没有KKR的资本和供应链能力,拿什么和两乐拼全国市场?活下去比口号重要!
@Lucky艾夫(IP川):
成都馆子卖8块一瓶,比沈阳贵3块!玻璃瓶物流成本高,KKR要是能在广东建厂,我举双手赞成收购!
@Zac2002(IP贵):
配料表比芬达复杂三倍,果汁含量仅2.5%!资本先解决‘科技狠活’问题吧,不然年轻人谁买单?
@freelance996(IPHK):
资本眼里只有ROI!今天给你输血管道,明天就能抽骨干换血。看看被收购的南孚电池,还认得当初的自己吗?
最后一条,
人间清醒!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