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务院原副总理,秘书官至正国级,唯一的儿子娶了元帅之女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里,有那么一位人物,他的名字跟长征的艰难困苦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紧紧绑在一起。

他是个独臂将军,曾经爬过雪山,趟过草地,后来还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他的秘书呢,仕途一路高升,最后官至正国级。而他唯一的儿子,娶了开国元帅的女儿,成了革命前辈之间的一段佳话。这位传奇人物就是余秋里将军。

一、余秋里:从农家子弟到独臂将军

余秋里是个地地道道的江西人,1914年11月15日出生在吉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田间地头全是乡亲们晒得黝黑的背影。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拉扯着几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也就是这种环境下,他学会了咬牙坚持,吃苦耐劳。1929年,15岁的余秋里投身吉安县农民暴动,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算是点燃了自己革命的火苗。到了1931年5月,他正式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民族解放奋斗的路。

余秋里的革命生涯是从基层干起的。他先是当了个赤卫大队战士,后来一步步升到分队长、中队长,又成了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的委员。

那时候正值土地革命战争,他跟着部队在湘赣苏区打反“围剿”,经常得在枪林弹雨里带着弟兄们突围。1935年,他加入了红二方面军,开始了长征。那一路上,条件苦得没法说,吃的没保障,睡的没地方,国民党军还在后面追。

1936年3月12日,云南镇雄县得章坝的一场阻击战成了他人生的大转折。当时,他带着部队死守阵地,挡住国民党军的进攻。战斗打得激烈,他的左臂连中两枪,骨头都断了,血流了一地。

没办法及时处理伤口,长途行军又让伤势恶化,感染越来越严重。他硬是拖着伤病的身子,翻雪山,过草地,一直撑到甘肃徽县。到9月的时候,左臂已经坏死。

没办法,医生在一间破土屋里,用简陋的工具给他截了肢。手术条件差得要命,连麻药都没有,他就那么咬着牙挺过去了。从此,他成了独臂将军,但这没拦住他继续往前冲。

抗战爆发后,余秋里先后干过军委总政治部直属政治处副主任、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还当过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干部大队政治委员、独立第三支队政治委员。

1939年1月,他带着独立第三支队开到平津保三角地带,那是个日军控制的重灾区。他带着几百号人,硬是把队伍拉到5000多人,成了冀中抗战的一支硬骨头部队。1940年5月,他领着部队参加百团大战,炸铁路、袭据点,给日军来了好几下狠的。

1941年,他又被派去宁武地区,开辟管涔山根据地。那时候,他得走村串户,帮老百姓组织生产,还教他们识字。1943年,蒋介石搞第三次反共高潮,他带着三五八旅回师陕北,守延安南大门。

大生产运动的时候,他扛着锄头下地,跟战士们一块儿开荒。练兵场上,他还琢磨出“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学”的法子,挑射击好的当教官,训练质量蹭蹭往上涨。中央军委给他点了赞,毛泽东还夸这是“突破历史的新创造”。

新中国成立后,余秋里把战场上的那股劲儿带到了经济建设上。1958年2月,他接了石油工业部部长的担子。那会儿,国家石油紧缺得很,工业发展卡脖子。他跑遍了全国的油田,风吹日晒都不怕,亲自抓勘探计划。

1960年,大庆油田发现了,他马上组织石油大会战。那是东北的冬天,冷得刺骨,他站在钻井平台上,手指着地图给工人讲任务。人手不够,他就找老战友罗瑞卿要支援,最后弄来了5万部队。

大庆油田投产后,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到了648万吨,其中470万吨是大庆出的。周恩来在政府报告里说,中国石油基本能自给自足了。

余秋里还把“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推出去,全国工人看了都热血沸腾。他后来当了国务院副总理,管经济那块儿,忙得脚不沾地,但成绩是实打实的。

二、秘书官至正国级,儿子娶元帅之女

余秋里当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手下有个秘书叫曾庆红。这人脑子活,办事利索,跟着余秋里跑前跑后,处理一大堆政务。后来呢,曾庆红的仕途开了挂,最后干到了正国级。而余秋里唯一的儿子余方方,也有个引人注目的故事——他娶了叶剑英元帅的女儿叶文珊。

1939年7月30日曾庆红生在江西吉安,跟余秋里是老乡。他早年在国防部门和国家计委干过,1970年代成了余秋里的秘书。在国务院的办公室里,他帮着整理文件,跟着开会,做记录,忙得团团转。

余秋里挺看好他,觉得这小伙子有胆有识。后来在余秋里的推荐下,曾庆红去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先是干联络部副经理,后来升到石油部外事司副司长。

1984年,他调到上海,当过市委组织部长、秘书长、副书记。1989年,他跟着领导进京,先是干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主任,后来又升到中央组织部长、中央政治局常委,最后当上了国家副主席,直到2008年退休,算是官至正国级。

2011年,他还给《余秋里回忆录》写了序,说了不少对余秋里的感激和敬意。曾庆红能有后来的成就,跟余秋里早年的提携分不开。

余秋里就一个儿子,叫余方方。这孩子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长大,性格稳重,志向不小。他从军校毕业后进了部队,靠着踏实肯干,升到了解放军少将。1980年,他在一次部队活动上认识了叶剑英元帅的小女儿叶文珊。

1961年叶文珊出生,比余方方小不少,长得文静又聪明,家里人都挺疼她。她大专毕业后没从政,而是去了商界,后来干到了香港亚太奔德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南华侨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两个人见面后挺投缘,很快就谈起了恋爱。婚礼办在北京,挺低调,但来的人都是老革命那辈儿的。余秋里和叶剑英成了亲家,这事儿在当时也算一段佳话。这桩婚姻不光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是革命家庭之间的一种延续。

三、晚年生活与身后影响

余秋里干了一辈子大事,晚年也没闲着。他回过几次江西吉安老家,1983年那次印象挺深。他拄着拐杖走在乡间小路上,身后是稻田和青山,乡亲们都围上来看他。

有人想着他当了大官,能给家乡弄点好处,结果他直接说:“我干的是国家的事儿,不是为哪个地方谋私利。”这话说得硬气,乡亲们听了心里也服气。

在国务院副总理的位子上,余秋里管过经济整顿,经常熬夜看文件。1980年,他又跑去大庆油田视察,蹲在井架旁跟工人聊设备的事儿。

1982年,他当了总政治部主任和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去部队调研,推了不少好经验。1987年,他进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当常务委员,1988年还拿了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9年2月3日,余秋里在北京因病去世,85岁。他走的时候,很多人惋惜,但他留下的东西——石油工业的底子、国家建设的功绩——都刻在了历史上。

曾庆红退休后还常露面,2019年5月回了趟吉安老家,在广场上跟群众讲国家的事儿。余方方一直在部队干着,搞国防建设。

叶文珊呢,继续在商界打拼,2019年当了中天宏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这一家子,各有各的路,但都继承了老一辈的那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吉安县   总政治部   元帅   中央军委   吉安   湘赣   秘书   国务院   乡亲   总理   将军   部队   儿子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