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一杯没喝完的拿铁倒进路边排水沟,竟要被罚1400元?伦敦西部的布尔库·叶西尔尤尔特就因这事收到了150英镑罚单。
那么,你每天随手倒掉的咖啡残渣,真的会变成烧钱的“麻烦”吗?
2023年11月,伦敦邱园居民布尔库·叶西尔尤尔特因向公共排水沟倾倒咖啡残留物,被泰晤士河畔里士满区议会罚款150英镑。

尽管这张罚单最终被撤销,但MZR排水公司总监迈克尔·伯罗斯表示,看似无害的行为,当成千上万人长期重复时,环境危害会迅速累积。
很多人不解,单杯咖啡的影响力为何能引发执法介入?
与家庭下水道最终接入污水处理厂不同,城市地表的排水沟大多直接连通河流溪涧,未经处理的液体废弃物会直排自然水体。

朴茨茅斯大学水生化学专家加里·福恩斯教授的研究显示,黑咖啡本身不含破坏性污染物,咖啡因要达到每升1.2微克才会对水生生物有毒性,而咖啡残渣几乎不可能达到这个浓度。
真正的“隐形杀手”,是卡布奇诺、南瓜香料拿铁这类含奶咖啡中的乳制品和糖分。
牛奶虽属天然物质,进入水体后却会成为“耗氧元凶”。

福恩斯教授解释,牛奶的生物需氧量(BOD)极高,污染程度可达未经处理生活污水的400倍。
当牛奶和糖分进入河流,细菌会疯狂分解这些有机物,过程中消耗的氧气远快于水体自然复氧速度,最终导致鱼类等生物缺氧窒息。
2021年威尔士卡马森郡兰沃达的杜莱斯河,就因一辆倾覆的牛奶罐车发生严重污染,大量水生生物死亡,这一事件成为“灾难性污染”的典型案例。

对中国而言,这类污染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随着咖啡消费的爆发式增长,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突破4800亿元,平均每个城市日均消耗咖啡超百万杯。
2023年全国城市排水管网清掏垃圾总量超1200万吨,其中餐饮废弃物占比达35%,咖啡残渣与含奶废液的累积效应已成为城市排水系统的隐形负担。
比水体污染更贴近日常生活的,是排水管道堵塞带来的经济损失。

MZR排水公司的伯罗斯先生在实操中发现,咖啡渣、牛奶脂肪和糖分的残留物会在管道内积聚,像胶水一样粘连头发、纸巾等杂物,导致排水缓慢、产生恶臭甚至完全堵塞。
普通家庭请人疏通管道一次至少需要200元,而咖啡馆这类高频倾倒场所,每年管道维护费用往往超过万元。
更严重的是,这些油脂和废弃物会凝结成“脂肪山”,由油脂、塑料、厨余垃圾构成的巨型聚合体,硬度堪比混凝土。

伦敦曾清理过长达250米、重130吨的脂肪山,相当于两架空客A318飞机的重量,2017年东伦敦白教堂区发现的同类堵塞物也重达110吨,清除耗时三周,成本超百万英镑。
在中国,类似问题同样存在,2024年初上海黄浦区曾对南京路地下管网进行清掏,掏出的脂肪山重达8吨,仅清理费用就达40万元。
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个“随手一倒”累积的后果,而最终的清理成本,本质上还是由纳税人与居民共同承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并未将咖啡废弃物视为首要环境威胁。
福恩斯教授强调,单杯含奶咖啡的影响微乎其微,“在里士满排水口倒一杯咖啡,对泰晤士河的影响相当于泰晤士水务公司日常排放量的九牛一毛”。
他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道路流入水体的微塑料、金属等有毒化学物总量,掌握正确的处置方法,不仅能规避罚款和维修成本,还能让咖啡废弃物“变废为宝”。

对家庭用户而言,第一步是做好固液分离:用滤纸或滤网滤出咖啡渣,单独装入厨余垃圾袋,这符合要求,也能避免残渣进入管道。
滤出的液体部分,黑咖啡可直接倒入家庭下水道(不可倒入地表排水沟),含奶咖啡建议冷却后少量倒入,同时用热水冲洗管道,防止脂肪附着。
咖啡渣的回收利用更能省下不少生活开支,干燥后的咖啡渣可直接充当天然清洁剂,用纱布包裹后擦拭灶台、锅底的油污,去油效果堪比洗洁精,且不含化学残留。

混入盆土中能改良土壤透气性,还能驱赶蚜虫、蜗牛等害虫,比购买园艺杀虫剂更环保省钱,甚至可以研磨后混合沐浴露使用,起到温和去角质的作用,减少护肤品支出。
北京不少社区已试点“咖啡渣回收箱”,居民投放后可兑换绿植肥料,既合规又能获得实用回报。
对咖啡馆等经营场所来说,合规处置更需制度化。
安装小型固液分离设备,将咖啡渣与废液分开处理,废液经预处理(如油水分离器)后再排入管网,可大幅降低堵塞风险。

回到开头的罚款事件,布尔库·叶西尔尤尔特的罚单虽被撤销,但这更像一次环保警示而非“豁免”。
与其等到罚单上门或管道堵塞才追悔莫及,不如从现在养成正确习惯:滤渣、分类、再利用,三个简单步骤就能避开罚款,省下维修开支,还能为城市环境减负。
那些曾被你随手倒掉的咖啡渣,从来都不是“无用废弃物”;那些图方便的倾倒动作,也暗藏着看不见的经济成本。
环保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藏在每一杯咖啡的处置细节里,既不花钱买罚单,又能变废为宝,这样的“省钱技巧”,其实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生活智慧。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