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这事得从头说起。中国商务部在2025年10月9日扔出个大招,公布了对稀土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的管制决定。从12月1日起,这些规定就开始执行,具体针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和磁材制造等环节。
简单点说,就是出口这些东西得先拿到批准,尤其是那些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如果要再出口到别处,也得走中国这道程序。商务部强调,这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不是一刀切禁运,而是通过审批来把关。清单上列了稀土元素的具体编码,比如钕、镝、铽这些中重稀土,它们在高科技设备里头用得特别多。

这政策一出,全球供应链就有点乱套。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精炼的九成以上产能,很多国家得靠进口。企业得提交最终用途证明,证明这些稀土不会用到敏感领域。审批过程分层,先查材料齐不齐全,再看风险高不高。时间上,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10月10日,好几家外媒就报道了,说这会增加合规成本,企业得赶紧追溯供应链里的稀土来源。海关总署也跟进,更新了执行指南,确保边境检查到位。一些公司开始盘库存,找替代供应商,但像澳大利亚或越南的产能,还没法马上顶上。
阿斯麦这家公司,全球光刻机老大,它的产品特别依赖这些稀土。光刻机里头的精密激光器、磁铁和光学部件,都得用上钕、镝之类的元素。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新规可能让阿斯麦的出货推迟几周,因为境外再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得额外申请中国许可。这直接打乱了阿斯麦的全球交付节奏。作为唯一能造最先进半导体设备的厂商,阿斯麦的客户包括台积电、英特尔这些巨头。10月11日,彭博社报道,阿斯麦已经在排查供应链,准备缓冲库存,但短期中断还是免不了。

再看阿斯麦对华断供那段历史,得追溯到2018年。美国开始敦促荷兰限制对华出口先进半导体设备,担心这些技术会助推中国军工和AI。2019年,阿斯麦就停了对中国的极紫外光刻机供应,这是做顶尖芯片的核心家伙什。荷兰政府起初有点犹豫,阿斯麦也说过不想完全切断,但最终还是听了美国的。2023年9月7日,荷兰出新规,限制深紫外光刻机某些型号出口,比如NXT:2000i以上的浸润式系统。2024年,这管制又扩大到更多型号,像NXT:1970i和NXT:1980i,导致阿斯麦对华销量从几百台掉到几十台。中国市场本来占它收入近三成,但公司选择了遵守荷兰和美国法规,没公开顶牛。
这过程中,美国商务部多次和荷兰官员谈,推加强审查。阿斯麦虽是荷兰企业,但供应链里有美国零件,绕不开。2023年1月,美日荷达成协议,统一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标准。阿斯麦在禁令前申请过临时豁免,紧急发了几批货,但整体供应还是大减。公司内部评估,2024到2025年对华订单降超五成,直击营收。阿斯麦没用垄断地位去挑战管制,而是转投其他市场,这暴露了它在风险把控上的短板。高层在2024年财报会上承认禁令有影响,但优先游说西方盟友,而不是和中国直接聊。

现在,中国稀土管制一落地,阿斯麦就感受到压力。10月15日,阿斯麦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在记者会上说,公司有长交期库存,能撑过短期冲击。但他也承认,预计2026年中国销量还会降,因为美国撤销了台积电、三星等在华工厂的快速出口许可。中国稀土管制扩展到境外,如果产品含中国稀土价值超0.1%,也得管。这让阿斯麦的全球链条更复杂。10月16日,路透社报道,阿斯麦重申中国需求2026年会显著低于2024和2025年,那两年中国业务还挺强。
全球芯片业也跟着紧张。台积电、三星这些大厂开始评估风险,增加库存。稀土在芯片设备里的用处大,缺了会影响产量。10月13日,趋势科技说,半导体供应链可能受波及,磁铁价格会上涨。阿斯麦作为光刻机垄断者,它的延误会传导到下游。荷兰首相在2025年1月承认,美国特朗普政府继续施压,进一步加强对华禁令。这加剧了阿斯麦的麻烦。公司尝试多元化供应,但中国精炼份额太大,短期难替。专家分析,这管制会推高成本,推动产业链调整。
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到10月30日,中国商务部宣布暂停这些稀土管制规则。纽约时报报道,说中国可能意识到,早前低估了会对西方工业基地的损害,也会伤到自己作为可靠供应商的声誉。暂停后,出口申请处理加快,很多之前卡着的货开始放行。贝森特表示,中国推迟一年实施,还同意买美国大豆,作为贸易谈判的一部分。这让市场松了口气,阿斯麦股价反弹,公司表示供应链稳定下来,能按时交付。

回过头看,阿斯麦的困境源于地缘博弈。它明知中国市场重要,却没硬扛荷兰和美国管制,导致销量锐减。现在中国稀土反制,虽然暂停了,但暴露了供应链的脆弱。阿斯麦高层在10月15日财报会上说,禁令会产生影响,但公司选择游说盟友,没推动多边对话,这有点短视。过度靠西方联盟,忽略新兴市场风险,结果自讨苦吃。全球半导体业得反思,怎么平衡技术共享和地缘工具化。
中国商务部在暂停公告中说,愿意通过对话机制和各方沟通,促进合规贸易,稳住全球供应链。如果不合作,那互相影响继续。中国从来不怕多方对抗,但暂停也显示了灵活性。阿斯麦呢,得赶紧调整策略,别再一头栽进单边主义。整个事件提醒大家,高科技供应链不是铁板一块,得靠合作才能长久。

这事闹腾了半个多月,从10月9日公告到30日暂停,中间市场波动大。纳斯达克100指数10月10日跌了3.5%,中概股更惨。稀土出口总额不过4亿美金,相比中国3.5万亿出口总额,微不足道。但它撬动了全球关注。阿斯麦作为芯片皇冠上的明珠,本该推动科技共享,却成了博弈棋子。公司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中国业务占比降到20%以下,影响明显。
专家们分析,中国稀土管制虽暂停,但长远看,会加速其他国家开发本土资源。美国、澳大利亚加大投资,泰国也跟上。稀土技术含量不高,出口金额低,不适合当长期武器。中国可能在谈判中用它换取让步,比如半导体豁免。阿斯麦得学聪明点,多和中国企业合作,分散风险。整个行业得建更 resilient 的供应链,别一有风吹草动就乱套。

话说到底,这场稀土风波,让阿斯麦尝到苦头。它对华断供时,没想到会有今天。管制暂停后,公司表示库存充足,能撑几个月。但潜在成本上升,还是得面对。荷兰政府和美国施压,让阿斯麦夹在中间。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强化禁令,进一步限DUV型号出口。中国回应时,没全面禁运,而是审批把关,留了余地。
总的来说,阿斯麦这次天塌的感觉,源于积累的矛盾。断供历史,让它被动。稀土管制一出,供应链抖三抖。暂停后,事情缓和,但教训在。希望各方多对话,别互相伤害。全球芯片格局,得靠平衡才能稳。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