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吃的是自助餐,其实是商家的 “算计”!

自助餐,这种独特的餐饮模式,以其多样的菜品和 “吃到饱” 的诱惑,吸引着无数食客。然而,在这看似简单的餐饮形式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商业套路与秘密。今天,就让我们从商业角度深入剖析,一家自助餐厅是如何在保证盈利的同时,让消费者难以 “吃回本” 的

01

各项成本的权衡与控制

一门生意能否盈利,关键在于收入与成本的平衡。对于自助餐厅来说,收入主要取决于定价和客流量。定价相对固定,吸引更多客人成为增加收入的关键。

而在成本方面,涵盖了店面租金及装修、水电,厨师和服务员等人力成本,食材成本以及营销揽客成本等多个方面 。

店面相关成本难以大幅削减,因为自助餐厅需要较大的经营面积,且为吸引顾客,通常选址在较好的商圈,装修也不能过于简陋。人力成本虽有节省空间,但也不能过度压缩,毕竟薪资过低难以招聘到足够员工,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不过,增加火锅和烤肉形式,以及提高预制菜和半成品的使用比例,可以减少对专业大厨的依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例如,日料自助中的鹅肝、佛跳墙等,很多都是预制菜,通过在网络平台批发采购,成本大幅降低。

食材成本的 “花样玩法”

在所有成本中,食材成本最具 “操作空间”,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利用信息差。

信息差在商业中无处不在,以黑松露为例,从云南产地采购 200 克可能只需 500 元,但在餐厅中,基于其高端食材的定位,消费者往往会高估其价格。同样,对于潍坊青萝卜,若不了解产地价格,仅从空运等因素判断,很容易高估其价值。

对于自助餐而言,要保证足够的毛利空间,因为服务员工资、房租、水电、营销等费用相对固定且难以削减。这就意味着,99 元一顿的自助餐,纯食材成本可能要控制在 50 元甚至更低。就像网购中 1.9 元包邮的商品,看似商家亏本,但通过批量发货,义乌等地的平均邮费可低至 1.2 元,商家仍有利润空间,自助餐厅的食材采购亦是如此

餐厅老板通过批发甚至更上游的渠道获取食材,成本远低于超市和菜市场的零售价格。

而且,与原料供应商达成长期协议后,老板能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此外,在食材选择上,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认知盲区大做文章。例如,甜虾、鳌虾和基围虾的区别,鹅肝是现做还是预制,凉拌海藻、芥末章鱼等是否为成品菜,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又如,金枪鱼腩比金枪鱼背上的肉贵很多,自助餐一般不会提供金枪鱼腩,而消费者可能认为所有刺身鱼肉都一样高级。

除了认知信息差,科技手段也常被用于食材处理。比如铁板牛肉,为达到理想的嫩度和多汁口感,部分商家会用鸭肉加牛肉粉来制作,菜场购买的纯牛肉反而达不到这种效果,这就导致 “劣币驱逐良币”,消费者因信息差难以辨别食材品质

还有一种常见套路是偷梁换柱。以帝王蟹为例,池子里摆放的鲜活帝王蟹只是吸引顾客的 “幌子”,实际提供给顾客宰杀加工的可能是冻蟹,松叶蟹也存在类似情况。活蟹和冻蟹价格相差四五倍,商家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成本。

此外,对于扇贝,商家利用巨厚的扇贝壳营造 “贵货” 的锚定效应,将普通扇贝放在其中,且把一坨扇贝肉片成 4 片,再加上大量粉丝蒜蓉,消费者很难分辨,从而降低了扇贝的成本 。

02

先 “垫” 为快

商家会通过送免费零食、刺身拼盘等方式,先给顾客垫垫肚子,而这些赠品往往是相对便宜的食物。同时,提供便宜又顶饱的碳酸饮料和啤酒,并且可能选择性不提供茶水,让顾客多喝饮料从而减少食物摄入量。此外,将菜品制作得高油、高盐、高糖使顾客产生口渴感进一步促使他们饮用饮料

上菜 “三部曲”

在点餐上菜环节,商家也有一套经典的 “三部曲” 套路。一是上菜慢,二是点的菜品缩水,三是最后告知 “估清”。例如在日料自助中,顾客点 10 个海胆,服务员可能先上 6 个,剩下 4 个拖延不上,利用顾客未吃完不会点新菜的心理,减少海胆供应。对于自取式自助餐,贵货如松叶蟹腿,15 分钟才上一次且很快被抢光,很少有顾客会一直等待,商家借此控制贵菜成本

食物摆放的 “小心思”

一些精细化运营的自助餐,在食物摆放上也有讲究。将便宜又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的食物摆放在顾客容易接触到的位置,引导顾客多吃这些食物,减少对贵价菜品的摄取。

“警示” 与 “满足”

对于顾客浪费或偷偷带走食物的行为,商家会立出类似 “每浪费100克加收10元” 的牌子,但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真的让顾客赔偿,其主要作用是警示,让顾客减少浪费和偷偷顺走食物的行为。

同时,当顾客顺走一些吃不下的甜品等食物时,会有一种 “赚到了” 的感觉,而商家也乐于看到顾客满意离开,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盈利目的。

总之,自助餐厅看似容易被 “吃垮”,但实际上,只要定价合理,能够覆盖成本,就是一种靠流量盈利的餐饮模式。

2003 年,金钱豹以 210 元左右的定价进入大陆市场,使自助餐成为高端时尚的餐饮选择,但在 2017 年,金钱豹因客流量不足而关停最后一家店面,并非被顾客 “吃垮”。如今,在同行涨价的背景下,自助餐的性价比优势再次凸显,逐渐回暖。

对于消费者而言,吃自助餐更多是为了享受多样菜品带来的口腹之欲,想要 “吃回本” 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很难摸清其中的 “水深”。就像苏轼所说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享受美食才是最重要的,无论面对的是何种餐饮形式,都应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

文本来源@阿泰(阿Test正经比比) 的视频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自助餐   金枪   息差   商家   扇贝   顾客   食物   消费者   成本   餐饮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