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的百亿美元穿戴生意,马斯克推荐,追觅、三星正追风

前阵子刷到马斯克在访谈里聊睡眠,说自己靠手上的智能戒指监测睡眠质量,转头就发现身边有朋友也戴上了同款这枚小小的金属环,最近在科技圈和潮人圈里确实越来越常见。

它不像智能手表那样显眼,却悄悄成了不少人日常健康管理的“贴身助手”,背后更是一条各路玩家争相入局的新赛道。

芬兰有家叫OuraHealth的公司,算是这条赛道的“开拓者”,团队也就900多人,规模不算大,却把智能戒指做成了行业里的爆品。

过去一年里,他们卖了差不多300万枚戒指,公司估值也快摸到11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据说要募9亿美元,比去年的估值翻了一倍。

能让扎克伯格日常戴在手上、詹姆斯既当用户又做投资人,这产品肯定不只是靠“好看”出圈。

自2015年以来,Oura累计卖了550万枚戒指,预计2025年营收能到10亿美元,占了全球近八成的市场份额,这种先发优势,确实给后来者设了不少门槛。

Oura一家独大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国内外的玩家很快就追了上来。

国内这边,追觅去年推出了首款智能戒指DreameRing,售价2599元;还有个叫RingConn的品牌,不仅稳坐国内销量第一,还冲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前段时间刚拿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本来想这赛道可能会被国外品牌垄断,后来发现国内品牌很懂用户需求,比如RingConn主打“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正好戳中了不少中老年人和打鼾人群的痛点。

国际上也不平静,印度的Ultrahuman去年营收做到了6400万美元,还实现了盈利;连运动品牌锐步都来分一杯羹,推出专门做“运动追踪”的智能戒指,把赛道越做越细。

聊完谁在做这个生意,就得说说这智能戒指到底比其他可穿戴设备好在哪。

最直观的就是重量,它通常也就3到6克,我之前戴过智能手表,最轻的也有40克,晚上侧睡总压着手腕,换成智能戒指后,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这种“无感佩戴”的优势,让它特别适合睡眠场景没有屏幕亮光打扰,续航还能到5到10天,比大多数智能手表强不少。

Oura早期就看准了这一点,他们在融资资料里写过一句话:“只有不到5%的人会定期锻炼,但超过95%的人每晚都需要睡眠”,这种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判断,比单纯堆硬件配置更重要。

不过,智能戒指也有自己的局限,临床监测睡眠时,要同时看脑电图、心电图、血氧等好多数据,才能形成诊断用的睡眠图。

现在的智能戒指,能监测的维度还是太少,数据暂时没法当医疗诊断依据,但它也不是没价值,至少能发现一些极端情况,比如严重的睡眠障碍或梦游,部分替代传统的远程监测设备。

很显然,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入局,“能监测”已经不是优势,大家开始拼“能读懂”也就是把复杂的数据变成用户能懂、能用的建议。

比如Oura搞了“硬件+订阅”的模式,现在20%的收入来自订阅服务,个人觉得这种模式未来会成主流,毕竟硬件更新慢,但用户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是持续的。

他们还收购了AI公司Dreamset,就是想从“监测数据”往“给解决方案”走。

RingConn则走了医疗认证的路子,拿了国家药监局的二类医疗器械认证,这就和普通“生活方式设备”拉开了差距,毕竟聊健康,有专业认证用户才更敢信。

三星作为大厂,玩法又不一样,它的GalaxyRing能和手机、手表联动,支持手势操控拍照、关闹钟,还能靠AI给具体建议,比如深睡少了就提示“睡前少喝咖啡”,把生态联动做得很到位。

这条赛道未来会怎么走,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很明确:智能戒指既是健康设备,也是潮品,缺了哪头都不行。

在苹果这类巨头正式下场前,那些既懂用户健康需求、又能抓住审美潮流的品牌,还有不少机会。

毕竟大家买它,不只是为了看睡眠数据,更是想在照顾健康的同时,多一个有质感的日常配饰,如此看来,未来能在这条赛道站稳脚跟的,一定是把“实用”和“好看”结合得最好的玩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时尚   三星   穿戴   手指   生意   美元   戒指   智能   赛道   睡眠   用户   品牌   数据   手表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