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海季一到,宁波人餐桌就离不开梭子蟹了!但市场上的蟹看着都差不多,一不小心就挑到“空壳货”。
今天把我从小跟着爸妈学的挑蟹秘籍亮出来,3招就能辨出“肥蟹”,新手也能闭眼买!
第一招先看“颜值”,蟹壳得选“青黑色”的!
宁波老渔民都知道,壳色越深越新鲜,那种发灰、发白的,要么是放久了,要么是没长熟。
再看蟹壳顶端的“三角区”,要是鼓鼓囊囊凸起来,说明里面膏肉满;要是凹进去,别犹豫直接pass,十有八九是空的。
还有蟹脚,得选那种硬邦邦、捏着不软的,用手掰一下蟹钳,能感觉到里面有肉的才靠谱。
第二招. 掂重量
手感沉重:同样大小的蟹,越重说明肉质越饱满,水分少,蟹黄/膏更足。
轻飘则空:重量轻的蟹可能脱壳不久,肉质未长实,或存放过久失水。
第三招:摸“肚子”,这是判断肥瘦的关键!
把蟹翻过来,母蟹看肚脐(就是那个圆形的盖),越宽越圆越肥,要是肚脐边缘发尖、平平的,蟹黄肯定少;
公蟹看肚脐下面的“尖脐”,捏着有硬度,而且脐盖和蟹身衔接处没有缝隙,说明膏体足。
另外摸蟹腹的硬壳,能摸到里面有“颗粒感”,像隔着壳能碰到肉,这种蟹绝对满肉。
第四招:试“活力”,活蟹还得看“反应快不快”!
首选活蟹,活梭子蟹反应灵敏,一拿起来,蟹脚会使劲乱蹬,蟹钳还会“张牙舞爪”,要是捏着蟹壳,蟹脚软绵绵不动弹,就算是活的也别买,大概率是快不行了,肉早就散了。
眼睛:按压后能迅速弹回,说明较新鲜;若凹陷或浑浊则不新鲜。
腹部:新鲜蟹的腹部(蟹脐)呈自然光泽,若发黑或粘滑则可能变质。
气味:有淡淡海腥味为正常,若有酸臭味或刺鼻异味,说明已腐败
还有个小技巧,把蟹放在地上,能自己爬起来、跑两步的,肯定是“壮蟹”,那种翻过来翻不回去的,活力差,肉质也不会好。
最后再教个小窍门:9月先吃公蟹!刚开海的公蟹“顶盖肥”,膏凝得像黄油,母蟹要等中秋后才会满黄,现在买母蟹容易踩雷。要是想马上吃,就认准公蟹挑;等十月中旬再蹲母蟹,保准能吃到流油的蟹黄。
避免“注水蟹”:
若蟹关节处有不明液体渗出,或蒸熟后盘中水分异常多,可能被注水!
按这几招挑,保准你每次都能买到“肉满膏肥”的梭子蟹,回家清蒸一下,掀开壳满是金黄,鲜得能掉眉毛!下次去市场试试!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