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杨,你昨晚睡了几个小时?”傍晚的小区广场上,65岁的杨叔边打太极边和几个老友闲聊。他眉头紧锁,苦笑着说:“都说睡够八小时才算健康,可我这半年,晚上五六点就犯困,夜里总醒,一到清晨四五点就怎么也睡不着,怕身体垮了。”
同伴们纷纷点头,有人试过晚上强迫自己多睡几个小时,却没精神,白天还越睡越累,心里更加焦虑。
难道“八小时睡觉论”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许多中老年朋友常把“睡够八小时”等同于健康保障,不达标就心生不安。但真相或许与我们的直觉恰恰相反。

65岁以后,身体的生物钟已经悄然变化,你需要的睡眠,和年轻时不再一样。到底该怎么睡,才能既养生又舒心?今天就带你揭开“八小时论”的误区,看看医生怎么说,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忽视了,值得反思。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每天睡够八小时”几乎成了健康生活的黄金法则。但看看身边的老人,却常常怎么也睡不到这个“标准”。是不是健康亮起了红灯?其实,真正权威的医学证据并不支持老年人必须睡满八小时。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2中国健康睡眠调查报告》发现,65岁以上人群的平均实际睡眠时长为6.5小时。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更为宽松:65岁及以上人群,只需保证每日5至7小时的睡眠即可维持身体基本代谢,满足机体修复需求。
为啥会这样?年龄增长后,人体褪黑素分泌减少,睡眠结构也会发生改变,表浅睡眠增多,夜间醒来次数变频繁,深度睡眠变短。
总觉“醒得早、睡得浅”,其实这正是身体自然老化的节奏。一味强求八小时,反倒容易打乱作息、引起焦虑,甚至诱发失眠和抑郁症状。

医生提醒:睡眠质量比长度更重要。只要你早上起来头脑清醒,白天精神不错,就无需纠结“睡够没”。与其盲目补觉,不如顺应身体节奏,让生物钟回归“自然醒”。
一项覆盖近两万名中国老年人的横断面研究显示:老年人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冠心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8.9%和16.3%。也就是说,睡眠时间“过量”,并不代表睡得好,相反还可能“偷走”你的健康。
医生进一步分析:如果夜间反复醒、多梦、白天头昏脑胀,很可能是睡眠结构被打乱,而非“休息不够”。常见睡眠难题还包括:
夜间频繁如厕,多与膀胱和前列腺功能相关;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衰)影响夜间舒适度;白天活动量不足,夜晚不疲劳,不易入睡;焦虑情绪和担心睡不着反而让人更难入睡。

重要的是:只要白天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自理不受影响,短暂的睡眠减少大多是正常衰老现象,不用“自己吓自己”。反而过度补觉、赖床、依赖安眠药,反而容易让问题越来越复杂,甚至发展为顽固性失眠。
既然“八小时睡觉论”并不适用于中老年人,怎样才能睡得健康又安心?医生呼吁,中老年朋友尤其要关注下面这些细节:
顺应身体节律,不强求八小时
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就是夜间不易醒,早晨自然醒,白天精力不错。与其追求数字,不如关注:自己是否“起床轻松,白天不犯困”。如果你每天只睡6小时,但精神状态良好,就没有必要强行补觉。
作息规律,别“赖床”打乱节奏
建议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包括节假日也尽量保持一致。即使晚上睡得不好,次日也别多赖床,否则身体生物钟难以稳定,反而适应能力越来越差。
白天适当活动,积累睡眠动力
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慢骑车),每天30分钟左右为宜。但要避免睡前两小时剧烈锻炼,否则容易导致神经兴奋,反而难以入睡。

午睡要有度,20~30分钟足够
午后适度小憩(特别是13-14点左右)可以提升记忆和心情,但午休时间过长或下午太晚入睡,都容易“占用”夜间睡眠,晚上更难入睡。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告别蓝光刺激
卧室环境安静、遮光、温度适中(20~24℃)、床铺舒适,一定要远离电视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睡前1小时尽量关掉蓝光设备,有助于褪黑素分泌和入睡。
饮食清淡,慎重用药
晚上避免喝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有些人一味依赖安眠药,殊不知长期服用易造成耐药和跌倒风险,尤其是老年人更易受伤。必要时应由医生指导助眠药物的合理使用。

心理放松:写日记、晒太阳有妙用
难入睡时,不要“死撑”在床上,可以写写睡前日记、做深呼吸练习、白天适度接受阳光,帮助调节情绪和恢复生物节律。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分享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试行)》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