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卫生健康委开展“伏满健康”大义诊系列活动,组织驻区50余家医疗机构的专业团队优质力量走进单位企业、街道社区,开展“三伏贴”头伏贴敷工作,并开展“冬病夏治”、健康咨询,为辖区群众带来“三伏贴+义诊+宣传”的一站式服务。
7月20日,入伏首日,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贴”正式开贴。在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儿科诊疗区,不少家长一早就带着孩子来贴敷了。“孩子有过敏性鼻炎,去年也来了,贴着感觉不错。”将“温阳化痰穴贴”贴敷于患者穴位,再进行固定……医务人员手法熟练,一两分钟就能完成一位患者的贴敷。
随着中医养生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贴“三伏贴”。除了线下贴敷,今年,区卫生健康委及辖区各医疗机构还通过线上教授的方式,指导不能前往医疗机构的居民将“消喘膏”贴敷于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以达到温经通阳、祛除阴寒的效果,从而预防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
入伏当日,各医疗机构完成贴敷3116人次,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充分彰显,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此外,辖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在入伏当天开展进单位企业、街道社区活动,通过健康科普、咨询服务等方式,将中医药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百姓身边,共计服务6733人次。
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委将继续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中医药服务模式,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需要注意的是
“三伏贴”不是“万能贴”
“三伏贴”主要对症四大类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胃痛等;
妇科疾病:如痛经、四肢怕冷等;
关节类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
对于各种发热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发热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及咳吐黄色浓痰、咯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不建议进行“三伏贴”贴敷治疗。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也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此外,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或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妊娠期妇女、皮肤过敏者、瘢痕体质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应用。
贴敷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淋雨、直吹冷风,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及发物,贴敷之后不宜冷水洗浴。
来源:北京西城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