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携手到分道:阿迪达斯与彪马的沉浮往事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小镇赫尔佐根奥拉赫,达斯勒家族书写了一段充满传奇与纷争的商业故事,阿迪达斯与彪马这两个运动品牌在此诞生、成长、竞争,成为全球运动市场的重要力量。
携手创业:达斯勒鞋厂的辉煌起点
一切始于1924年,阿道夫·达斯勒和鲁道夫·达斯勒兄弟二人凭借对制鞋的热爱与天赋,创立了达斯勒鞋厂。哥哥鲁道夫性格外向,负责销售业务,凭借出色的交际能力为工厂打开市场;弟弟阿道夫则专注于产品研发,凭借精湛的工艺和创新的设计,让工厂的产品脱颖而出。在兄弟俩的默契配合下,达斯勒鞋厂逐渐声名远扬。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美国短跑名将杰西·欧文斯穿着达斯勒兄弟设计的钉鞋一举夺得四枚金牌,这一壮举让达斯勒鞋厂的名声传遍世界,成为当时制鞋行业的一颗耀眼明星。
兄弟反目:阿迪与彪马的分道扬镳
然而,随着工厂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兄弟间的矛盾逐渐滋生。二战时期,两人在政治立场和人生选择上出现分歧,鲁道夫积极投身纳粹活动,而阿道夫则相对低调,甚至暗中救助犹太人。二战期间的一次空袭成为了兄弟关系破裂的导火索。为躲避轰炸,鲁道夫带着家人躲进避难所,发现弟弟一家已在里面。阿道夫一句“那些肮脏的混蛋又来了”,被鲁道夫认为是在骂自己和家人,从此心怀怨恨。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矛盾激化的两人彻底分道扬镳,阿道夫以自身姓名的组合Adi与das将公司更名为阿迪达斯,鲁道夫则自立门户,建立了鲁迪鞋厂(不久改名为彪马)。
从此,这两个品牌在运动市场上展开了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激烈竞争。
竞争与发展:市场上的龙争虎斗
随后多年里阿迪达斯和彪马在品牌代言、产品创新、市场份额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很可惜这段时间刚刚进入NBA的乔丹非常喜欢阿迪达斯的鞋子,主动找到阿迪达斯想谈一下代言的事,可阿迪达斯这边一看一个新人没什么名气就拒绝了,后来耐克出了当时顶尖的薪水签约了乔丹,自此随着乔丹的大红大紫耐克快速崛起。它们纷纷签约顶尖运动员,争夺体育赛事的赞助权,力求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阿迪达斯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具有高性能的运动鞋和运动装备;彪马则以时尚的设计和独特的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在竞争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推动了整个运动行业的发展。
家族退出:品牌易主的新征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迪达斯和彪马都逐渐脱离了创始人家族的掌控。在阿迪达斯,1978年阿道夫去世后,公司经历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1987年霍斯特·达斯勒意外离世,家族继承人将公司管理权委托给企业高管。此后,公司面临困境,家族不得不出售企业。法国商人伯纳德·塔皮收购了阿迪达斯大部分股份,之后罗伯特·路易斯 - 德雷弗斯接手并在1995年让阿迪达斯成功上市,如今阿迪达斯股权分散,没有单一股东持股超过5%。而彪马在1986年成为上市公司,1989年,鲁道夫的儿子阿尔明和格德·达斯勒将他们持有的72%的股份出售给了瑞士企业科萨·利伯曼公司。2007年,法国开云集团收购了彪马大部分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
从最初的兄弟携手创业,到后来的反目成仇、激烈竞争,再到如今家族退出、品牌易主,阿迪达斯与彪马的故事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商业史诗。它们的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运动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起起落落,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商业环境的不断演变。尽管达斯勒家族已不再掌控这两个品牌,但阿迪达斯和彪马依然在全球运动市场上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