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深圳第一高楼如何防御?

随着超强台风“桦加沙”来袭,深圳严阵以待。在这场与自然力量的较量中,城市天际线的制高点——高达599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其抗风抗震能力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座华南第一高楼将如何迎战台风,迎接风雨考验?

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首重根基。9月23日,南都N视频记者向平安金融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根据国家标准,600米级高楼的基坑深度需达到30米。平安金融中心为了追求极致的稳固,一次性开挖至地下33.4米,创下了国内一次性开挖最深基坑的纪录。24根直径达9.5米的超巨型桩基,如定海神针般被直接打入地下35米深的岩石层。这些桩基穿过多达5层的地下室结构,如同大树的根系盘根错节,使大厦与坚固的地壳紧密相连,最大限度确保整座摩天大楼能够“站稳脚跟”。

在主体结构设计上,平安金融中心采用了先进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外伸臂”抗侧力体系,其抗震等级为最高的特一级。这一体系的核心是分布在大楼外框的8根流线型巨型钢柱,它们从地基贯通至580米高空,是名副其实的“擎天柱”。这些巨柱不仅竖向支撑起重达68万吨的楼体,其独特的流线型设计还能有效引导风体通过,减少高达35%的风力荷载。

同时,在大楼核心筒与8根巨柱之间,由7道巨型桁架结构组成的“金腰带”层层环抱,犹如为大楼系上了7条坚固的臂膀,极大地增强了建筑的整体刚性和强度。“8根擎天柱、7条金腰带、24根巨型桩”,共同构成了平安金融中心直面风暴的“最强骨架”。

如何减少超高层建筑在台风中的摆动幅度,也是台风高发地区建筑设计的必要考量。在平安金融中心114层,两台合计重达1000吨的混合式阻尼器,能够实时感应大楼的摆幅方向并反向施力,将建筑晃动减少30%,大大提高楼内人员体感舒适度。2018年台风“山竹”袭击深圳时,这两台阻尼器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塔楼顶端摆幅不超过30厘米,始终保持在设计值的50%以内。

按照最初的抗风设计标准,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能应对平均风速为60米/秒、阵风风速最高达80米/秒的台风。

台风来临前,平安金融中心大厦的应急小组已启动最高标准响应,每日组织多轮巡检,针对幕墙系统、排水系统、地下空间、户外设施等关键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和加固。同时,沙袋、排水泵、应急发电设备等物资逐一核查。台风过境期间,平安金融中心大厦的应急管理小组将严格执行24小时轮值制度,关键岗位人员全天候在岗,并通过“1小时一报”的高频报告机制,实时监控风情雨情。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蔡宇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科技   深圳   台风   平安   大楼   桩基   擎天柱   基坑   流线型   风速   地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