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1日,印度总理莫迪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了电话。这回,普京该明白:印度跟中国根本不在一个段位。
泽连斯基挂了电话就迫不及待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谈话内容,尤其强调莫迪明确表示“任何涉及乌克兰的和平进程都必须有乌克兰参与”。这话听起来挺冠冕堂皇,但背后其实藏着印度的小算盘。
这事儿得从美国对印度的施压说起。特朗普政府之前因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事儿,把对印度的关税从25%提高到了50%,这可是前所未有的高关税。
印度本来就高度依赖俄罗斯的石油,俄乌冲突前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只有6.8万桶,到2023年5月峰值时已经涨到了215万桶,一度占印度进口石油总量的近四成。这么大的进口量,一下子断供的话,印度国内的炼油厂和能源市场肯定得乱套。
可美国的关税大棒悬在头上,印度又不敢完全得罪美国。更关键的是,普京和特朗普马上要在阿拉斯加会面了。
印度心里犯嘀咕:要是美俄在谈判桌上达成什么协议,把印度晾在一边怎么办?毕竟印度之前因为买俄油已经被美国加税了,如果俄罗斯再在谈判中向美国妥协,那印度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所以莫迪这通电话,说白了就是提前向西方释放一个信号:印度虽然买俄油,但也不是完全站在俄罗斯那边,希望战争早点结束,别把印度拖进更大的麻烦里。
泽连斯基提的这个要求,莫迪怎么回应?
泽连斯基在电话里除了感谢印度支持乌克兰参与和平进程,还特意提到了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的问题,要求印度限制购买俄能源产品。这个问题可把莫迪给难住了。
一边是美国的关税威胁,一边是国内炼油厂对俄油的依赖,莫迪两头都不敢得罪。
从实际情况来看,印度的国有炼油厂已经开始悄悄调整采购计划了。彭博社8月7日的消息说,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这些国企,已经暂停了10月份装船的俄罗斯乌拉尔原油采购,等着政府进一步指示。
这说明印度虽然没在明面上答应泽连斯基的要求,但已经在行动上做出了妥协。不过印度政府还留了个心眼,官方一直没正式下令停止采购俄油,理由是“长期合同不是说停就能停的”。
这里面还有个有意思的对比。同样面对美国的压力,中国和印度的反应截然不同。前几天普京刚和中国通了电话,明确承诺“中俄关系永不变”,这意味着俄罗斯不会在关键时刻背弃中国。
而印度就没这么幸运了,特朗普政府根本不把印度的经济利益当回事,美国财长甚至公然说“印度根本不是全球重要经济体”,这种话放在中国身上,美国可绝对不敢说。
普京这回该明白:中印根本不是一个段位
莫迪这通电话打完,最该好好琢磨琢磨的其实是普京。通过这件事,俄罗斯应该能清楚地看到,印度和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格局和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先说经济层面。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俄罗斯的贸易合作早就形成了深度绑定。就拿能源来说,中俄之间有长期的管道天然气协议,还有石油贸易的本币结算机制,这种合作是战略性的、稳固的。
而印度虽然也买俄油,但更多是出于短期的经济利益考量。一旦美国的压力加大,印度随时可能为了自保而调整政策。比如这次暂停采购俄油,表面上是炼油厂的自主决定,实际上就是在美国关税威胁下的无奈之举。
再看外交层面。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立场,主张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种立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还和巴西等国家发起了“和平之友”小组,积极推动俄乌和谈。
反观印度,虽然也宣称中立,但在美俄之间摇摆不定。在联合国关于俄罗斯的相关决议中,印度经常投弃权票,既不想得罪西方,又不想完全和俄罗斯撕破脸。这种骑墙态度让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弱,连泽连斯基都敢在电话里直接要求印度限制购买俄油,根本不怕得罪印度。
还有地缘政治层面。中国和俄罗斯有着漫长的边界和深厚的战略互信,两国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普京之前明确表示“中俄关系永不变”,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而印度虽然和俄罗斯有长期的军事合作,80%的武器装备来自俄罗斯,但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强和美国的军事合作,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对抗中国。这种两面讨好的策略,让俄罗斯对印度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印度的困境:在美俄之间走钢丝
印度现在的处境其实挺尴尬的。一方面,它离不开俄罗斯的石油和武器;另一方面,又不敢得罪美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就像一把悬在印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印度国内的分析人士也担心,如果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上向美国妥协,印度将陷入被动——既承受了高关税的代价,又可能被俄罗斯“出卖”。 更麻烦的是,印度国内的舆论也在分化。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坚持购买俄油,维护国家利益;另一部分人则担心得罪美国会影响印度的经济发展。
莫迪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左右为难,只能采取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表面上宣称继续购买俄油,实际上让炼油厂悄悄减少采购量,试图在美俄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但这种平衡能维持多久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对印度的施压只会越来越大。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和印度进行更多的谈判,除非印度全面接受美国的条件,包括开放农产品市场、削减进口俄罗斯武器等。
而俄罗斯这边,虽然嘴上说支持印度,但在美俄谈判的关键时刻,也很难为了印度去得罪美国。
中印对比:格局决定段位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和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格局和实力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也不搞选边站。
这种立场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也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相比之下,印度的外交策略显得过于功利和短视。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印度在美俄之间来回摇摆,既没有赢得美国的信任,也让俄罗斯对它产生了猜忌。
这种“墙头草”的做法,最终只会让印度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边缘化。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莫迪与泽连斯基通话 讨论双边关系及俄乌冲突
观察者网:“印度国有炼油商暂停购买俄油,等待政府进一步指令”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