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身边,总有一些特别注重保养的人,一心想要让自己的身体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刘阿姨就是其中一员,她向来对保养之事格外上心,平日里就爱从各种渠道搜罗保养的小窍门,但凡听到有什么法子能美容养颜、强身健体,她必定会去尝试一番。
这不,最近刘阿姨又从好姐妹那儿听闻了一个 “神奇” 的说法:吃维生素不仅能美容养颜,坚持每天吃,还能把身体调养得棒棒的,啥病都不沾。这可把刘阿姨给说心动了,第二天一大早,她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药店。一进店,刘阿姨眼睛都看直了,各种各样的维生素产品摆满了货架。她想着多吃几种效果肯定更好,于是一口气买了好多,维生素 A 胶丸、维生素 B1 片、维生素 C 片,还有多维元素片,满满一大袋子,兴高采烈地拎回了家。
从那以后,刘阿姨就像对待一项神圣的使命,每天雷打不动地按时按量服用多种维生素。日子一天天过去,身边有人夸刘阿姨气色好,皮肤状态也越来越棒,刘阿姨心里别提多得意了,她笃定这全是维生素的功劳。有时候,她甚至觉得剂量不够,还悄悄给自己加量,满心期待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可刘阿姨的丈夫却不这么认为,看着妻子每天大把大把地吃维生素,他心里直犯嘀咕,忍不住多次提醒刘阿姨:“你可悠着点,这么吃小心吃出肝病来。” 但刘阿姨根本没把丈夫的话放在心上,在她看来,维生素可是对身体有益的好东西,怎么可能会吃出病呢?她依旧我行我素,沉浸在自己的 “维生素保养计划” 里。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情况却急转直下。刘阿姨渐渐感觉自己状态大不如前,身体变得乏力不堪,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以前爱做的事现在也没了兴致。吃饭的时候,也没了往日的好胃口,常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可即便身体已经发出了这些明显的信号,刘阿姨还是没当回事,只当是自己最近没休息好,维生素也依旧照吃不误。
随着时间推移,更奇怪的症状出现了。刘阿姨发现自己上厕所的次数越来越少,哪怕每天喝了足够多的水,有时候一整天也就上一两次厕所。不仅如此,她原本白皙的皮肤,竟然慢慢变成了浅黄色,仔细一看,皮肤上还长出了不少瘀点、瘀斑。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刘阿姨这才慌了神,意识到身体肯定出了大问题,再也不敢耽搁,赶忙决定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
到了医院,刘阿姨一五一十地向医生诉说了这段时间身体出现的各种变化和不适症状。医生上下打量了刘阿姨一番,看到她泛黄的皮肤和眼球,心里 “咯噔” 一下,隐隐觉得可能是肝脏方面出了严重问题。
医生迅速开了一系列相关检查。血液检查结果一出来,问题一目了然:肝功能出现了明显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大幅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也跟着上升;再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肝脏彩超检查显示,肝脏体积缩小,内部回声增粗且不均匀。综合症状和检查结果,医生的判断得到了证实 —— 刘阿姨患上了肝衰竭,而且病情已经相当严重。
听到这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刘阿姨瞬间脸色煞白,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差点站立不稳。她满心疑惑,激动地问医生:“我平时身体一直都挺健康的呀,怎么就突然肝衰竭了呢?” 医生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其实你的身体早就给你发出信号了,只是你一直没重视,才导致病情一步步加重。”
在这之前,医生已经排除了肝硬化、肝炎等常见病因引发肝衰竭的可能性。于是,医生接着问:“你最近有没有吃过什么特别的药物?” 刘阿姨想了想,回答道:“没有啊,就最近一直在吃维生素。” 说着,刘阿姨一股脑儿地说出了自己吃的各种维生素药名。医生一听,瞬间明白了,语重心长地对刘阿姨说:“阿姨啊,维生素可不能乱吃呀,你这肝衰竭,大概率就是这么吃出来的。” 刘阿姨瞪大了眼睛,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一心当作宝贝的维生素,竟然成了伤害身体的 “元凶”。
要不是刘阿姨这次的惨痛经历,估计很多人都难以想象,吃维生素居然会吃出肝衰竭这么严重的病。今天,咱们就借着刘阿姨的例子,好好探究一下维生素与肝衰竭之间的关系,看看哪些维生素不能随便乱吃,以及维生素究竟该如何正确服用。同时,也来深入了解一下肝衰竭的相关知识,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
一、每天吃维生素,为何会吃出肝衰竭?
维生素,作为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在我们的身体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参与着物质代谢、生长发育等一系列关键功能。维生素的种类繁多,像我们常见的就有维生素 A、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D 等等,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 20 多种不同的维生素。每一种维生素都有着独特的价值,比如维生素 C 能够促进铁的吸收,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铁元素;维生素 D 对骨骼发育起着关键作用,能让我们的骨骼更强壮;而维生素 E 则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够延缓皮肤衰老,想必这也是刘阿姨心心念念想要通过吃维生素实现的效果。
正因为维生素如此重要,如果身体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相应地出现一些症状。缺乏维生素 A,可能会导致视盲,影响我们的视力;缺乏维生素 D,往往意味着身体缺钙,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佝偻病;缺乏维生素 K,身体就容易出血,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当我们身体出现异常时,这可能就是在提醒我们需要补充相应的维生素了。
说到补充维生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日常食物中获取,这也是最天然、最安全的方式。只要我们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丰富多样的食物,通常就能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基本需求。另一种就是像刘阿姨那样,通过购买维生素片来补充。不过,这里要特别注意了,如果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适,通过食物代谢获取维生素完全足够,并不需要额外补充。只有当身体出现明确的维生素缺乏症状时,我们才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适量服用维生素片,这样能比单纯从食物中获取更快地改善症状。
刘阿姨的做法就大错特错了。她没有任何维生素缺乏的症状,仅仅是听了别人毫无根据的说法,就盲目地大量服用多种维生素。这种行为对身体的危害极大。那为什么每天吃维生素会引发肝衰竭呢?这得从肝脏的功能说起。肝脏在我们人体中就像一个勤劳的 “清洁工”,主要负责代谢解毒。当大量服用维生素时,人体根本无法完全代谢这些过量的维生素,原本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物质瞬间变成了身体不需要的 “毒物”。这些 “毒物” 无处可去,只能交给肝脏来处理。可毒物实在太多了,肝脏根本 “忙不过来”,只能无奈地让它们在肝脏内蓄积,这无疑大大加重了肝脏的负担。长此以往,肝脏不堪重负,受到严重损伤,最终就可能发展为肝衰竭。
维生素根据其溶解性,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就像一个个 “小海绵”,能很好地溶于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多余的杂质和毒物还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脂溶性维生素就不一样了,它们难溶于水,只能溶解在脂质中,而且很难排出体外,特别容易造成毒物堆积。如果过量食用脂溶性维生素,对肝脏的损害尤其巨大。刘阿姨之所以引发肝衰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和她过量服用脂溶性维生素有关。
所以说,补充维生素这件事,一定要讲究适量原则,过量补充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其实,刘阿姨在长时间吃维生素引发肝衰竭的早期,身体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症状,只可惜她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二、肝衰竭都有哪些表现?
肝衰竭在早期的时候,症状往往不太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就像刘阿姨一开始那样,只是经常感觉身体乏力,同时还伴有一些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时候还会腹泻。随着肝脏受损程度不断加深,肝衰竭的典型症状才逐渐显现出来。其中,黄疸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患者的皮肤、眼球都会变成黄色,有些患者连尿液都会变成像茶色一样的深色;凝血功能也会出现障碍,表现在皮肤上,就是出现瘀斑、瘀点,去医院查血液凝血功能时,指标会明显下降。
肝脏受损后,常常会连累肾功能,引发肝肾综合征。这类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无尿。当肝衰竭发展到后期,情况就更加危险了,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错乱、嗜睡等症状,进而引发肝性脑病,危及生命。
一旦确诊肝衰竭,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患者需要立刻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要卧床休息,医院会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给予氧气吸入,开放静脉通道,进行一系列生命支持治疗,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像刘阿姨这种因为药物引发的肝衰竭,首要任务就是立刻停用所有可疑药物。如果是因为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衰竭,那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比如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
由于肝脏衰竭,其营养合成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患者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现象。所以,在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安排肠内营养,或者通过输液滴注营养液,保证患者身体有足够的营养支持。此外,还会运用护肝药物及免疫调节药物,尽可能延缓肝脏衰竭的进程。后续,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医生可能会先使用人工肝来代替肝脏工作,为最终的肝移植争取宝贵的时间。刘阿姨目前就是按照这套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等待合适的肝脏进行移植。
吃维生素竟然引发了肝衰竭,这一消息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惶恐,甚至对维生素产生恐惧,不敢再轻易服用。其实大家不用过于惊慌,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合理补充维生素,还是安全有效的。不过,医生特别提醒,有两种维生素可千万不能乱吃。
三、医生提醒:两种维生素不能乱吃
(一)维生素 A
维生素 A 对我们的眼睛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护视力,维持并促进结膜、角膜的正常功能,预防干眼症、角膜炎等眼睛疾病的发生。我们都知道夜盲症,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 A,就会出现夜晚看不清物体的情况。在适量补充的情况下,维生素 A 能发挥出最佳功效。但如果过量服用,那可就麻烦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一次性或连续用药过量,很容易导致急性中毒,患者会出现呕吐、眩晕、头痛、视觉模糊等症状;要是长时间过量服用,还会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脱发、肝大、皮肤瘙痒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孕妇服用过量的维生素 A,还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维生素 A 属于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通过肝脏代谢,一旦服用过多,肝脏的负担就会大大加重,从而导致肝脏受损。
(二)维生素 D
维生素 D 同样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服用过量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维生素 D 的主要功效是促进骨骼发育,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长高,会给孩子服用维生素 D;老年人缺钙,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时,也会通过服用维生素 D 来补钙。但如果维生素 D 摄入过多,就会出现中毒反应,患者会表现出食欲减退、身体无力、心律不齐、恶心呕吐等现象。而且,过量摄入维生素 D 还容易引发高钙血症,导致软组织钙化,肝肾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异常,甚至抽搐、惊厥等严重情况。
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缺乏某种维生素,如果确实需要补充,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吃,以免出现上述这些严重的不良反应。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合理地补充维生素呢?接着往下看。
四、如何正确补充维生素?
前面提到,获取维生素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食物。所以,如果我们察觉到自己缺乏某种维生素,不妨多吃一些富含该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以及橘子、橙子、柠檬等水果,都富含维生素 C;各种动物内脏、蛋类、奶类则富含维生素 D。通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饮食调整,缺乏维生素的症状通常会有所减轻。
但如果症状依旧没有缓解,那就建议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一方面,通过检查可以确定症状是否真的是由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另一方面,也能尽早发现是否存在其他疾病,以便及时治疗。如果确诊是缺乏某种维生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关药物,患者只需按照医嘱服用即可,千万不要自行购买多种维生素胡乱服用。
刘阿姨的这个例子,给我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吃维生素居然有可能引发肝衰竭这样严重的后果。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补充维生素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方法,注意适量原则,清楚知道哪些维生素不能乱吃。同时,通过对肝衰竭相关知识的了解,我们也明白了,如果身体出现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