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600元生育补贴,到幼儿园逐步免费,能换回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吗

大家好,厉叔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国家进行补贴,真的可以挽回年轻人结婚生育的医院吗?

2025年中国人口警报彻底拉响,新生儿眼看要跌破900万,老龄化率冲破20%,国家紧急出手,给3岁以下宝宝每年发3600元,还承诺幼儿园要逐步免费。

这份真金白银的大礼包,真的能换回年轻人已经冷却的生育意愿吗?

老龄化警报拉满

2025年的中国,生育率掉到了1.0,这基本上意味着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都快保证不了了。

再看看去年的结婚人数,明眼人都能掐指算出,今年的出生人口,大概率是保不住900万这个坎儿了。

一边是没人出生,另一边是人都在变老,老龄化率过了20%的线,也就是说,在街上随便找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老大爷或者老奶奶。

而生育率降低这股寒气也早就吹遍了各行各业,最先感觉到的是卖奶粉的。

以前挤破头的医院产科,现在清静了不少,曾经开遍大街小巷的早教班,关门的告示一家接一家地贴。

更影响的是社保,交钱的年轻人少了,领钱的老年人多了,这个账怎么算都觉得悬。

前阵子最高人民法院还特意出来解释了一下社保的规定,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这钱必须交,没得商量。

这一切都说明,以前那种罚款不让生的日子彻底过去了,现在是反过来,国家得琢磨着怎么“求”着大家生孩子了。

国家也是着急推出了两个大动作,第一个是给家里有3岁以下小孩子的,每年发3600块钱,第二个是说要让幼儿园一步步走向免费。

国家用实打实的好处来解决这个大麻烦,但这钱具体怎么发,从哪儿来,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生育补贴从何来

先说说这每年3600块钱,这笔钱算下来,等于每个月给孩子发300块,钱从哪里来,国家设计了一套方案。

总共大概要花900个亿,中央财政当大头,出了差不多九成的钱,但也不是全国一个样。

对于经济不那么发达的西部地区,中央出钱的比例就高一些,可能出八成,地方出两成。

到了中部地区,可能就是六四开,至于像东部那些富裕的省份,就得自己多掏腰包了,起码要承担一半。

这政策很灵活,如果地方觉得这点钱不够意思,想多发点来刺激生育也可以,但多出来的部分,得地方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过为了防止有些地方乱花钱,中央也定了规矩,县一级不能随便加码,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细节,就是这笔钱得回户籍所在地去领。

这就出现一个情况,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累死累活地工作交税,为城市发展做了贡献,可到了领钱的时候,必须得回老家去。

再来看幼儿园免费这个大计划,现在养个孩子,幼儿园的开销绝对是大头,尤其是一些私立幼儿园,一年几万块钱轻轻松松,比上大学还贵。

很多家长都头疼,公立的进不去,私立的上不去,所以国家提出要逐步免费,这绝对是个好消息,当然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的。

最近几年,国家已经通过把一些私立园改成收费更低的普惠园,但要把全国三千多万个孩子的学费都免了,问题不小。

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如果大家都往免费的公立园挤,那资源肯定紧张,会不会导致老师不够用,一个班孩子太多,教育质量下降,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管是发钱还是免费,都能看出来国家这次是下了决心,但这钱发到老百姓手里,到底管不管用,是真能解决问题,还是只能听个响,这就要算算另一笔账了。

杯水车薪还是四两拨千斤

而对于这每年3600块钱,老百姓的反映不同,有的人觉得,一个月300块,现在物价这么贵,只够买一罐好点奶粉。

可也有的人乐开了花,觉得生孩子还能领到一笔钱,真是没想到,这两种想法,基本上就代表了大家的心态。

对于那些本来就打算生孩子的家庭,这笔钱算是锦上添花,但对于那些压根就没想过生孩子的年轻人来说,这钱可能真就没什么吸引力。

养一个孩子的总开销实在太大了,有人算过,把一个孩子拉扯到17岁,平均要花掉差不多48.5万,拿3600块钱跟这个数字一比,确实显得有点少。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这笔钱可能连半个月的托儿费都付不起,所以很多年轻人觉得,这点补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这笔账又是另外一种算法,这不仅仅是发福利,更是一步经济大棋。

有数据分析过,每年这近千亿的补贴撒下去,能撬动母婴,医疗这些行业差不多3000亿的消费。

也就是说,国家花出去一块钱,就能在市场上转出三块钱的生意来,而且这些钱最终会通过企业缴税等方式,再回到国家的钱袋子里。

钱转了一圈,不仅刺激了消费,还可能创造了更多的价值,很多商家早就闻着味儿行动了,补贴的消息一出,奶粉,尿不湿的价格就开始蠢蠢欲动。

这套路数,跟前阵子国家鼓励大家贷款消费,还给利息补贴的逻辑差不多,都是想方设法让老百姓把钱花起来。

一个解决的是有钱花的问题,一个解决的是敢花钱的问题,双管齐下,就是为了让疲软的消费市场重新热闹起来。

可问题也出在这,如果年轻人连生孩子的想法都没有,那这火还能烧得起来吗?

想单靠发钱和减免费用就把生育率拉起来,其实可能没那么简单。

国外已经有很多例子了,德国,瑞典的幼儿园福利那么好,几乎不要钱,可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愿还是不高。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当整个社会都不想生孩子的时候,光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真正让现在年轻人对生孩子这件事犹豫的,不是账面上的这点钱,如果年轻人觉得未来的生活压力大,他们自然就不愿意再带孩子来这个世界上跟着受苦。

现在压在他们身上的,是高高的房价,是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的激烈竞争,是生病了去医院的高昂费用等等。

这些问题,哪一个都不是每月300块钱能解决的,要想让年轻人重新燃起生育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要帮他们搬走压在身上的这些现实问题。

结语

国家发钱和推动幼儿园免费,这套组合拳打得很响,也算是迈出了关键一步,但这钱能不能真的送到年轻人的心坎里,还不好说。

毕竟跟房价,教育,医疗这些真正的大开销比起来,这点补贴确实有限。

厉叔认为,想要年轻人结婚生育,只靠补贴是不行的,只有解决年轻人身上的压力才能解决问题,对此你们认为呢?

信源

杭州日报2025-11-17生育津贴无需结婚证直发个人,职场宝妈人均超2.6万元

北青网2025-10-22直发个人精简流程 生育津贴这些知识要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育儿   意愿   幼儿园   年轻人   国家   块钱   孩子   生育率   私立   开销   奶粉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