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肥!再三劝告:这5类人千万别碰螃蟹,免得惹病上身


老陈是社区里出了名的“吃蟹大王”。每年一到秋风起,他就开始张罗着买螃蟹。

那天,他拎着一大袋刚买的阳澄湖大闸蟹,兴冲冲地喊邻居:“快来我家尝尝,正肥呢!”

可是,饭局刚热闹起来,老陈却突然觉得肚子隐隐作痛,脸色也发白,额头冒汗。家人吓坏了,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医生一查,说是吃蟹过敏加上本身体寒,胃肠受不了,才闹出这场虚惊。

“原来螃蟹再鲜美,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老陈躺在病床上,忍不住感慨。

秋天正是吃蟹的好时候,可问题来了——咱是不是谁都能敞开肚子吃呢?

一、秋天吃螃蟹,到底有什么好处?

螃蟹确实是个宝。秋风一起,蟹黄饱满,蟹膏丰厚。适量吃,对身体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富含蛋白质

螃蟹的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容易消化吸收,适合一般人补充营养。

•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比如锌、硒、铜、铁等,对提高免疫力有帮助。尤其是锌元素,适量补充还能帮助改善味觉和食欲。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螃蟹里面含有一定的欧米伽-3脂肪酸,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适量吃有利于心脏健康。

•补充维生素

蟹肉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不错,对眼睛和皮肤也有一定的滋养作用。

可见,螃蟹的确养人,但问题是,秋季天气凉,螃蟹性寒。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二、再三提醒:这5类人最好别碰螃蟹

1.易过敏体质

螃蟹属于常见的过敏原之一。有的人吃了会出现皮疹、瘙痒,严重的还可能呼吸困难。像老陈这种体质,真不适合贪嘴。

2.寒性体质的人

中医讲,螃蟹性寒,容易伤脾胃。手脚冰凉、常拉肚子、怕冷的人,如果吃多了,可能会加重不适。尤其是老年人,脾胃功能本就弱,最好少吃。

3.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病患者,最好少碰。螃蟹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可能会让血脂波动,不利于病情稳定。

4.感冒、发热的人

这类人身体正虚,吃寒凉食物容易加重病情。螃蟹不但帮不上忙,还可能让病情更糟。

5.婴幼儿

孩子消化系统没发育完全,吃螃蟹容易过敏,也容易消化不良。三岁以内的孩子,最好别碰。

说到底,螃蟹虽美,但有些人吃了比不吃还遭罪。

三、螃蟹身上,这些部位千万别吃

螃蟹的肉和蟹黄固然好,但有几个地方,最好不要入口:

蟹胃:在蟹壳前方的小三角里面,里面是消化物,脏东西最多。

蟹肠:就是蟹黄中间那条黑线,跟虾线一样,是排泄物。

蟹心:位于蟹黄中间的一块白色三角,性寒,吃了容易引起不适。

蟹鳃:像两排海绵一样的东西,是呼吸器官,过滤过脏水,细菌和寄生虫可能较多。

这些部位就算再爱吃,也要克制,不然真是“吃进嘴里,苦了肠胃”。

四、如何挑选肥美又健康的螃蟹?

挑蟹也是门学问,买对了,才能吃得安心:

1.看活力

好螃蟹通常活蹦乱跳,眼睛有神。用手轻轻碰一下眼睛,它会立刻缩回去,说明新鲜。

2.掂重量

同样大小,掂着沉的,肉质和蟹黄一般更饱满。

3.看肚脐

肚脐饱满鼓起的,多数蟹黄丰富;母蟹蟹黄多,公蟹膏肥厚,可以根据喜好选择。

4.观察蟹壳

壳色发亮,肢体完整,没有异味,才是健康的好蟹。

记住一句话:挑活的,掂沉的,看肚脐,选壳亮。这样买到的螃蟹,才肥美又放心。

结尾

老陈这次吃蟹“翻车”,也算是给邻里提了个醒。后来,他虽然嘴馋,但吃蟹前都会问一句医生的意见,偶尔解解馋,吃得节制。

秋风起,蟹脚肥。嘴巴是自己的,身体更是自己的。螃蟹虽美,但别贪多,更别硬吃。咱们吃的是鲜美,不是折腾。


来源:青岛广播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美食   劝告   螃蟹   上身   蟹黄   肚脐   健康   蟹壳   体质   饱满   病情   维生素   肥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