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跑赢时光,但曾有人创造过历史
第十五届全运会田径男子 4×100 米决赛后,@奥林匹克运动会 发文致敬苏炳添。
这是苏炳添的“最后一站”,现场观众无比激动,惊呼“全广东都来奥体陪苏神退役了”。9秒83 是苏炳添创造的纪录,也成为了一份共同的荣耀。耐克见证了这份荣耀,也希望延续这份荣耀:“劈开条路,交畀你哋(劈开这条路,交给你们)”。

耐克为苏炳添“最后一战”完赛制作的海报
广东观众评价“而个文案无得顶啊(这个文案太棒了 / 无可挑剔!)”,行业人士盖章“近十年最好的 Campaign ”。
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落足料,点会冇料到”刷屏说起。
11月15日,苏炳添演绎的《落足料,点会冇料到》短片上线,迅速传遍了大湾区,也在业内收获诸多好评:
“接地气,巧妙地比喻与苏炳添故事结合。”一位国际品牌中国区 CEO 对胖鲸表示。
“这样的案例最近几年非常少见,把 logo 去掉,就是一条非常人间烟火、非常中国的短片。”资深创意人点评道。
实际上,“落足料,点会冇料到”的成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场有备而来的系统战役。其背后,是耐克在运动员服务、内容创意与文化洞察多个维度上的深度布局。本文将拆解其策略内核,以及本土化创意如何为品牌打造抄不走的竞争力。
大湾区有很多特色文化,而美食是极为日常也极易引发共鸣的一个分支。这是“落足料,点会冇料到”企划“有路人缘”的基本背景。
“落足料,点会冇料到”的核心创意,是将苏炳添称霸赛场的秘诀融进了广东靓汤里,用生活化的买菜场景做了承接。单独看“落足料,点会冇料到”,粤语区或许能心领神会,不懂粤语的话就一头雾水,但配合讲究的视觉短片,就明白耐克是把“Just Do It”翻译成了广东话。
讲究一,故事主角苏炳添,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也是打破“黄种人无法突破 10 秒”的运动员。他在菜场用粤语买菜煲汤,让人产生电影中武林高手大隐隐于市的联想,吊足胃口。
讲究二,双关的煲汤文学贯穿全片,句句都在菜场,句句不离赛场,对白简单却意趣无穷。
讲究三,苏炳添在全运会迎来职业生涯终章,影片最后用一根“胡萝卜”完成交棒。
事实上,短片埋了诸多细节,每一幕都暗藏玄机。诸如“21年神级陈皮”镜头,既暗合苏炳添 21 年运动生涯,也对应他在 2021 年突破亚洲纪录,而陈皮又是越陈越有价值,也与苏炳添多年磨一剑、“东奥封神”的个人经历暗合。




《落足料,点会冇料到》短片部分细节
短片仅有 68s ,却巧妙地将菜场里关乎食材与火候的生活智慧,无缝对接到赛场上关乎汗水与坚持的体育精神,兼顾商业性与艺术性,被许多粤语区的观众和运动爱好者反复品味,非粤语区的观众也由此领会到粤语、广式靓汤、苏炳添本人以及运动的独特魅力。
随着赛程推进,六位广东“运动员”的“足料配方”海报相继释出,苏炳添「所谓“人种极限”——零当真」,潘家杰「拒绝钢钉,主打自愈——N次」,胡熙宸「质疑声听入耳——一句都嫌多」,邱远青「回头路——零条」,王文静「戒糖戒油辣——唔止四年」,潘睿彦「闯职业嘅决心——十足」……他们当中既有赛场金牌选手,也有“草根”运动精英,耐克给每个人高光特写,把问答做成配方,人物个性、投入、好胜心悄然显化,只为呈现运动本真的魅力。






耐克“足料配方”海报
赛事也全程跟进。潘家杰、陈烨、崔宸曦夺下金牌时,耐克发布夺冠海报,配文“去到尽,至够姜。”,收获了“真的能感受到,系认真做咗背调”的评价;当刘英兰赢得400米冠军、刘凯拿下400米冠军、徐卓一夺下110米跨栏冠军时,耐克的庆祝海报如约而至,一句“赢,仲使择日子?””,“Nike先系真正广东文旅”成为评论区主流。到苏炳添的“劈开条路,交畀你哋”,“边个教你地发呢d文案噶,叻仔。”评论区的好感度继续上升。






耐克为参赛运动员准备的海报
11月15日至23日,耐克在线下发起了 3KM “跑咗先”挑战和 9.83KM “跑足料”挑战,与广州特色餐厅「松苑·浓汤广府菜」联动,发起了一场跑步到荔湾市场买菜煲汤体验活动,让消费者切身感受“落足料”的过程与乐趣。11月16日,线下活动再次加码,消费者前往广州15个 JUST DO IT 打卡点,比手势打卡并带话题发布社交动态,即可获得品牌礼品。
通过构建多维的内容和体验场景,耐克让“落足料,点会冇料到”从理念走向体验和互动。
一场全运会,有创意的品牌炸出了一波又一波的水花。巧合的是,这些漂亮的水花,都来自相信创意并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的品牌。
在耐克的“落足料,点会冇料到”企划中,核心物料是一支1分钟的视频、一组海报以及配套的户外广告和线下活动,皆为常规内容形式,但每一个都有讨论的空间,均引起了有效的社交裂变。
真正与平庸的内容拉开差距的是,耐克不只想把事情做对,更想把事情做好。这来自一种企业文化,耐克之名取自古希腊神话中象征胜利、速度与勇气的女神 Nike。无论是“Win Now”的发展战略,还是“Just Do It”的品牌主张,想赢的进取心一直在组织中扩散,又向外传递影响。
胖鲸注意到,耐克在9月释出了由郑钦文、勒布朗·詹姆斯、卡洛斯·阿尔卡拉斯等“全明星”出演的短片《Why Do It?》,其核心意图在于用开放式问句而非对抗,激发新生代的激情。
要知道,上一年让耐克闪耀巴黎奥运会的“胜者不是谁都能当”Campaign,还是相当好斗且不好惹的。
《Why Do It?》内核依旧是“Just Do It”,依旧要激励所有人追逐梦想,但策略调整在于,它更强调反思性。年轻一代不喜欢说教,耐克选择直面他们的内心挣扎与现实挑战,短片用一连串的问题:何必呢?何必要自讨苦吃?何必搏这一下?何必孤注一掷……引发真实的自我对话。正因为看见并懂得你的自讨苦吃、孤注一掷,才要激你再博这一下。



《Why Do It?》对运动员的特写
在《Why Do It?》短片的基础上,耐克还与小宇宙合作,策划了《不试试看,哪来胜算》的系列播客节目,鼓励大家在陷入自我怀疑或遭到质疑的时候,选择“管它呢,Just Do It”。一位听友分享自身经历时提到,“人一旦有了目标感和信念后是没有边界的”。由此看到,“Why Do It?”的意义,就是让你用“Just Do It”给出回应。

《不试试看,哪来胜算》节目听友反馈
在11月初的进博会上,耐克就特别展出中国运动员故事墙,来迎接全运会:1984年朱建华的纵身一跃,2004年刘翔如闪电般冲过终点,2014年李娜挥拍问鼎澳网,2024年郑钦文在巴黎夺冠……这些跨越四十载的高光时刻,记录着一代代优秀运动员的奋斗足迹,也都有耐克和“Just Do It”精神的陪伴。


耐克在进博会上陈列的中国运动员故事墙及“胜利”雕塑
接着,“Just Do It”在全运会迎来了“落足料”的收尾。它将运动精神和本土文化融合,依旧是“运动员至上”,但放大运动员身上的地域属性,放大运动项目的训练特性,放大在地文化及情感共鸣。
因为耐克始终服务运动员,倾听运动员的声音,洞察他们的需求,也深刻理解他们内心的渴望与决心,所以能将“Just Do It”翻译成与时代同频、与年轻人有共鸣的视听语言。当视角转向广东运动员、大湾区的运动生活时,其内容产出也维持了一贯的高水准。
好内容是耐克一贯坚持的,但撬动更大的传播往往讲究时机。
大众对“落足料”的喜爱来自它足够独特、足够应景。独特对应的是本土化创意内容的稀缺,应景则来自于耐克对运动员、对运动精神的理解。
出圈的第一步是入心。
“煲汤要落足料”是广东人家喻户晓的生活哲学,它强调想要获得好结果,必须投入好食材与耐心,完美对应运动员十年如一日的积累——汗水(盐)、艰辛(苦瓜)、勇气(鸡腿)、自律(陈皮),一样都不能少。耐克将赛场中“努力与成功”关系,转译成大湾区消费者亲切熟悉、深信不疑的生活主张,真正“落胃”又“入心”。




Just Do It足料汤及跑步挑战
非如此不可,是因为耐克更早意识到市场的变化:一方面,新一代消费者不迷信“身份叙事”,更看重性价比与个性化情绪价值,另一方面,本土品牌靠着产品及商业模式敏捷创新,在各个领域占据声势。这一背景下,国际品牌想要在市场取得优势,必须寻求更广泛的文化认同(这恰恰是很多本土品牌少有涉及的领域),消费者已经对商业化信息产生审美疲劳和信任危机,文化共鸣正好能打破这种局面。
今天再谈本地化,已经超越语言翻译、产品合规的范畴,而是深层次的战略革新、文化融合。正如耐克所做的,从《Why Do It?》品牌主线——前有勒布朗中国行预热,后有播客系列节目展开,到区域市场的“文火慢炖”——上海进博会故事墙铺垫,大湾区线上线下联动,耐克把全球性的“Just Do It”体育精神,融进大湾区的靓汤文化。




广东消费者打卡
“落足料”之于广东人,就不只是一句 slogan,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手。产品、渠道可以被模仿,但品牌与特定文化群体建立的情感连接,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复制。
在中国市场构建这种共鸣,是极其必要的。海量交易、海量内容,使得中国在数字营销、新媒体方面的成熟度实现了全球领先。胖鲸认为,国际品牌不仅应当用本地化内容和互动方式,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也应视本地市场为创新的前沿阵地,将本地经验反哺全球。
英敏特的相关研究指出了面向Z世代消费者的三个机会点:1、越有活人感,越能吸引年轻人;2、宏大叙事退场,抓住小确幸;3、不追求更多,而是为我设计。
活人感、小确幸、专属性,既可以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也可用于指导内容创意。

坐落于上海黄浦滨江的ICON.上海
胖鲸了解到,耐克大中华区创意制作中心“ICON.上海”已于日前启动,这是耐克在美国之外的首个创意制作中心,标志着耐克在内容创意领域深度革新的决心,也将带来品牌内容创意策略的转向——从全球化输出,到本土化创造。
“落足料”是耐克与本地消费者情感共鸣和文化共建的一个开始,当然,我们还能期待更多。
总编辑:范怿 Ryan,胖鲸传媒创始人&CEO
本期作者:张婷,执行主编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