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作纽带,系起温暖牵挂
真情筑港湾,守护童年期盼
有这样一群人
她们为困境中的孩子撑起一片晴空
让成长的路上少些崎岖、多些光亮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福爱妈妈”
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来自福州市晋安区的“福爱妈妈们”
如何让每一个孩子
在陪伴中沐浴春风
在关爱里向阳成长
在福州晋安区的街巷深处,有这样一群“妈妈”——她们没有血缘关系,却用母爱守护着一群特殊的孩子;她们有着不同职业,却因同一个信念走到一起。她们是医生、教师、民警、律师,更是孩子们口中亲切的“爱心妈妈”。
这支由“惠容·妇女微家”发起的“爱心妈妈”团队,26年来如春风化雨,用万余小时的志愿服务,为数百名困境儿童撑起一片晴空。她们以“小平台+大协同”的创新模式,将点点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
聚微光成星河:一个“小平台”撬动社会大协同
谢惠容,是这支“爱心妈妈”队伍的“大家长”,也是“惠容·妇女微家”的负责人。深耕公益近30年,她始终敏锐感知着社会对妇女儿童服务的迫切需求。在晋安区妇联的指导下,她牵头构建起“微家+志愿者+专业力量”的全新模式,把医生、警察、老师、律师等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凝聚在一起,让公益从“零敲碎打”走向“系统规范”。
“我们不缺热心人,缺的是平台和机制。”谢惠容说。为此,团队制定了完善的组织章程和服务标准,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常态化。从“爱心妈妈·春蕾计划”到“小桔灯关爱儿童大联盟”,一个个品牌项目落地生根;爱心妈妈帮帮团、惠容微家小伴等细分队伍相继成立,精准服务有了坚实载体。
“立足社区、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这十六个字,是她们的服务宗旨,更是日复一日的行动指南。
以匠心致初心:把爱送到孩子最需要的地方
帮扶困境儿童,是这支团队坚守26年的初心。她们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而是“量体裁衣”定制服务方案。
一次,前屿小学一名困难学生因行动不便急需轮椅。消息传来,谢惠容立即发动团队,仅用几天时间,就把崭新的轮椅和5200元善款送到了学校。“孩子坐上轮椅那一刻笑了,我们的心也暖了。”一位“爱心妈妈”回忆道。
还有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自六年前被“爱心妈妈”结对帮扶以来,团队坚持每年多次上门探望,送上学习用品,关心学业进展,陪他过节、过生日。六年的陪伴,让这个孩子从沉默寡言变得开朗自信。“她们不是妈妈,胜似妈妈。”孩子的邻居感慨。
这份爱,不止于个体。每逢“六一”,“微心愿”活动如期而至,孩子们的小梦想被一一实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集体生日会上,蛋糕、歌声与拥抱驱散孤独;寒冬里,一针一线编织的毛衣暖了山区孩子的身,也暖了他们的心。
从助学金到心理疏导,从节日慰问到日常陪伴,惠容微家的“爱心妈妈”们用行动诠释:真正的关爱,不只是物质给予,更是心灵的陪伴与尊严的守护。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守初心向未来:让“火柴之光”燎原成炬
26年坚守,累计志愿服务超3万小时,直接帮扶儿童数百名,3万余人次参与接力传递温暖——这是一段温暖人心的公益旅程,更是大爱无私的执着坚守。
“爱心妈妈帮扶,是用心点亮心的事业。”谢惠容动情地说,“我愿做那根火柴,点燃更多姐妹心中的光。”
如今,这束光正越燃越旺。未来,惠容·妇女微家将继续深耕公益慈善事业,用更坚实的脚步、更细致的服务,让“爱心妈妈”不仅温暖当下,更照亮孩子们通往未来的每一步。
因为她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份微光,终将汇成星河。
来源/晋安区妇联
编辑/沈艳
校对/陈佳颖
编审/李行云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