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美国华盛顿的空气里弥漫着焦躁。
特朗普怒气冲冲地打开社媒,敲下那句引爆舆论的宣言——“中国故意不买我们的大豆,这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
下一秒,他话锋一转,扬言要“报复”——停止从中国进口“食用油”。
一边是满仓卖不出的美国大豆,一边是早已不再依赖美豆的中国市场。
这场看似关乎油与豆的争执,其实是中美贸易棋局的一次翻面。
2025年10月14日的华盛顿,特朗普又一次在深夜敲下那条让市场神经紧绷的帖文:
“中国故意不购买我们的大豆,给我们的豆农带来困难,这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
几乎没等全球媒体反应,他接着补上一句:
“我们正在考虑终止与中国在食用油及其他贸易领域的业务往来。例如,我们自己可以轻松生产食用油。”
这段话瞬间成为全球头条。
对华政策观察人士一眼看出,这既不是经济决策,也不是理性警告,而是一场情绪化的政治表演——一场从“豆”到“油”的报复宣言。
在特朗普眼中,中国“故意”不买美国大豆,是挑衅;而在北京看来,这不过是美国自己造就的恶果。
如今中国不买美豆,不是突发事件。
根据美国农业部和媒体披露,自2025年5月起,中国未再购买一粒美国大豆——这是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
而在2024年,中国还购买了价值126.4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眼见满仓豆子无人购买,美国豆农早已陷入绝望。
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这些曾是美国农业的黄金带,如今成了“满仓卖不出的悲剧地带”。
“我们努力种好庄稼,却几乎没人买。”一位农场主克里斯·古尔德无奈表示
密苏里州共和党议员阿尔福德承认:“玉米创纪录,但农民的收入却创下最低。”
在极致的绝望下,美国农民将他们的愤怒指向白宫。
因为正是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导致中国转向巴西、阿根廷,彻底重构大豆供应链。
巴西2025年1–10月大豆出口预计突破1.022亿吨,其中近80%卖给中国。
阿根廷更是趁机取消出口税,两天内销售额高达70亿美元。
美国农民看着南美订单暴涨,只能干着急:“那本该是我们的生意。”
美国自己选择的关税战路线,那么所带来的一切恶果,也得自己咽下去。
故而,对于特朗普的讹诈、报复性发言,2025年10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冷静回应:
“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一边是愤怒的喊话,一边是理性的劝告。新的中美贸易风暴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令人发笑的是,特朗普声称要“报复”,不买中国“食用油”。
但事实是,这个所谓的“食用油”,并不是厨房里的油瓶,而是被称为 UCO(Used Cooking Oil) 的“废弃食用油”——业内俗称“地沟油”
它是美国生物燃料产业的重要原料。
美国进口中国UCO,用于生产可再生柴油和航空燃料。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4年中国出口UCO 127万吨至美国,占中国出口总量的43%,价值约11亿美元。
但到了2025年前8个月,这一数字骤降65%,只剩29万吨左右。
也就是说——特朗普扬言要“终止”的贸易,本身就在快速萎缩。
专家指出,美国生物燃料仍属实验性产业,且非本届政府发展重点,即便进口量归零,对双方影响都微乎其微。
正如复旦大学美国问题学者吕祥所言:“这几乎没有实际意义。”
可在政治舞台上,“地沟油”三个字听起来足够刺耳、足够吸睛,也足以在选民面前塑造一个“强硬总统”的姿态。
特朗普不是在对中国开战,而是在对选票喊话。
事实上,2025年10月14日特朗普那孤注一掷般的“强硬”言论正是被逼出来的。
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10月16日在白宫承认:“中国停止采购大豆,给农民带来了巨大压力。”
白宫本拟推出130亿美元农业补助计划,但政府“停摆”让补贴延后。
卖不出去,政府补贴又不能到位,但美国农民也要生活。
如今在艾奥瓦州、印第安纳州,农机拍卖数量暴增30%,农场主被迫出售设备维持现金流。
一位肯塔基大学专家警告:“如果中国不采购,今年的大豆将无处可去。”
与此同时,政治后果开始显现。
中西部豆农的抗议此起彼伏,他们正是共和党票仓。
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公开质问:
“美国为什么要救阿根廷,却让我们的农民受苦?”
《政客新闻网》甚至评论称:
“这场贸易战的‘受害者’,是特朗普自己的支持者。”
特朗普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需要证明他能“捍卫美国农民利益”。
但现实是,大豆滞销、出口暴跌、补贴迟迟不到位——所有矛头都指向白宫。
于是,他转而把矛头指向中国,用“敌对行为”来转移国内焦点。
但美国农民也要生活,矛盾转移并不能缓解美国的焦躁,白宫内部消息人士承认——政府被豆农的反应“搅乱了”、“措手不及”。
与白宫的慌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的从容。
中国早已完成供应链的战略转向。
南美正成为中国新的“粮仓”——巴西占中国大豆进口近八成,阿根廷免税政策吸引大量订单。
甚至中国与巴西还联合成立投资基金,投资能源转型、农业、人工智能等领域,强化产业链合作。
这不仅是贸易替代,更是地缘战略布局。
这场闹剧最终会过去。
但留给美国的,不只是滞销的大豆,更是一面镜子——映出一个因政治算计而自损经济根基的国家。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我们不需要中国的地沟油”时,也许他忘了,世界早已不再围着华盛顿转。
在这场由“豆”起、“油”落的纷争中,赢家显然不是那个敲下愤怒推文的人。
参考文献:
中国不买美豆,特朗普又搞讹诈,观察者网,2025-10-15
特朗普威胁不买中国食用油报复中方“故意不买美国大豆”,外交部回应,澎湃新闻,2025-10-15
美方威胁不买中国“食用油”?专家:没实际意义,环球时报,2025-10-16
美农业部长:中国停止从美国采购大豆,我们的农民压力巨大,凤凰卫视,2025-10-17
“白宫措手不及”,美农愤怒抗议:中国不买,罪魁祸首是特朗普关税,观察者网,2025-09-29
“中国一粒没买”!美国全球“找买家”,光明网,2025-10-09
中国取消所有订单,美国威胁“报复中国”,外交部回应,信息服务部,2025-10-16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