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布了出口管制规则,直指先进计算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用于7纳米及以下制程的工具。这事一出,全球供应链就跟着抖了三抖。
中国作为半导体消费大国,本来依赖进口高端设备,现在突然卡脖子,进口额虽还超3000亿美元,但高端部分明显缩水。企业们只能转头找备用渠道,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日本呢,早就在美国的协调下动了心思。2023年1月,美日荷三国在华盛顿闭门会晤,商量怎么同步管制框架。日本经济产业省内部评估了好一阵子,算计着对中国出口的依赖度——半导体设备出口中,中国占了30%以上。
3月31日,日本贸易大臣正式宣布,对23种高性能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包括清洗设备、薄膜沉积机和光刻设备。5月23日,他们又公布外汇法修正案,从7月23日起生效。这一步步走得紧跟美国节奏,日本企业如东京电子和尼康,本来中国市场是他们的饭碗,现在订单延误,股价跟着波动。
其实,日本这么干,经济上自己也吃亏。半导体产业全球化分工,中国是最大买家,日本断供等于自断臂膀。2023年上半年,日本出口许可审批就堆积如山,企业投诉不断。
商务部数据表明,中日半导体领域本来互补性强,产业链融合紧密,日本这一手干扰正常贸易,损害两国企业利益。说白了,美国想拉盟友围堵中国,日本跟风却忽略自家损失。全球市场价格随之上涨,硅谷公司也叫苦,供应链中断风险直线上升。
2023年7月23日,日本出口管制正式落地,23类半导体设备出不了海关。东京港口集装箱暂停转运,企业订单锐减20%。这直接打在中国半导体制造上,中芯国际等工厂调试现有设备,延长老旧生产线寿命。
商务部发言人当场回应,说这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干扰企业正常往来。说实话,日本这么一断供,全球电子产品都跟着遭殃,库存告急,价格波动剧烈。
中国反应来得快,7月4日就宣布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这俩材料是中国稀土资源中的关键,全球供应90%以上。8月1日生效,企业需逐案申请许可。镓用于LED和太阳能,锗用于光纤,日本芯片厂库存告急,生产线速度放缓。
商务部大楼里,官员审阅报告,敲定细节,确保审批严谨。这对等措施精准,日本信越化学等公司转向澳大利亚供应商,谈判合同,成本直线上升。全球价格镓锗涨了30%,日本企业压力山大。
日本断供的冲击不小,2023年下半年半导体设备出口额降15%。企业董事会天天开会,评估损失,财务主管展示报表。尼康和SCREEN公司仓库封存样品,贴限制标签。港口物流中断,调度调整航线。
中国工厂则加速本土化,上海张江园区调试国产蚀刻机,晶圆传送带不停转。商务部协调资源,推动稀土出口审查,批准欧盟订单,但对日份额减少。这反制让日本感受到痛点,他们的芯片制造薄弱环节暴露无遗。
管制细节里,日本覆盖光刻胶、高纯氟化氢和大硅片,这些是中国制造的痛点。但中国镓锗管制直击要害,美国硅谷产品也依赖这些,日本更别提。
2023年9月,日本出口许可积压,省厅加班审核。韩国三星趁机增加对华出口,荷兰ASML调整订单。中国企业转向欧洲供应商,慕尼黑展会洽谈不断。断供与反制的拉锯,推动行业洗牌,日本损失累积,出口额同比降18%。
中国这一手反制,维护了自身利益,没让产业链断掉。商务部多次回应,强调合法权益。稀土管制延续到2024年,审批严格,日本份额进一步缩水。企业内部矛盾加剧,美国公司也喊话政府,政策盲动带来不确定性。日本无脑跟风,韩国荷兰则明智保市场。这对抗中,中国积极主动,保障发展空间。
管制落地后,中国加大自主研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2024年5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财政部持股17%。这笔钱重点投向设备和材料,首度对外投资1640亿元,支持中微半导体和北方华创。
2024年6月,基金注入中芯国际,上海工厂扩建,光刻机安装不停。2025年上半年,三期调整重点,关注HBM芯片、AI芯片和光刻胶,累计投资超1000亿元。
日本那边,2025年1月31日又宣布拟对十余种半导体物项管制,4月3日正式实施,涵盖COMS集成电路和GAAFET技术。中国商务部回应,说这干扰中日融合,损害企业利益。
2月,日本官员抱怨中国升级管制威胁全球供应链,但自家出口总额降20%,东京电子利润下滑12%。企业转向越南建厂,产能恢复有限。中国产量稳步升,2024年集成电路超4000亿颗,2025年预计4500亿,自给率达25%。
大基金三期布局理性,2024年投资14家企业,超55亿元。长江存储测试3D NAND,读写速度优化。2025年3月,注入长电科技。进口依赖降至55%,全球份额增20%。日本尼康财报利润降18%,经济产业省报告预测低迷。韩国受益最大,三星水原厂产量增。中国实验室专利申请增多,技术进步明显。
美国2024年扩展管制,覆盖AI芯片,英伟达收入减15%。中国转向多元化,欧洲洽谈活跃。稀土管制松绑部分,批准日本小额订单,但核心把控严。全球峰会,日本代表陈述观点,中国分享进展。外部限制加速自立,2025年下半年,三期继续投设备领域,北京审核项目。
这场对抗,日本付出经济代价,出口稳定低位。中国通过投资和管制,产业链完整。半导体产业潜力大,中国作为最大市场,前景广阔。管制成小插曲,推动创新,谁也挡不住崛起步伐。说到底,科技靠实力,自主才是王道。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