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然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
珠沉圆折,玉碎连城。
甫瞻松槚,静听坟茔。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上官婉儿墓志铭
南朝梁《宋书·符瑞志》记载:“泽兽,黄帝时巡守,至于东滨,泽兽出,能言,达知万物之精,以戒于民, 为时除害。贤君明德幽远则来。”
这就是唐诡之长安第三案白泽案的起源,新皇登基闻下属言辖下之地有白泽瑞兽被发现,因为传闻记载白泽出现证明贤君降世,所以新皇李需要这个瑞兽当自己的宣传口。

人选在多方的推诿算计后,卢凌风与苏无名成为寻兽主角,为了加大真实度,新皇又找了旗下金吾卫四名。
当然有希望自己坐稳位置的就有不希望他坐稳位置的。
天后之女长公主也想一登大宝自然不希望白泽能成为新皇的名声宣传,因此也安排了人手意图毁掉新皇的计划,但是她也没想到案中有案,“军师”别有想法。


之后剧情就是长公主手下女典官李奈儿配合向导火晶师兄妹和师父师母火晶父母,以白泽为噱头围杀金吾卫,而且瑞兽白泽消息亦是他们放出本意是围杀新皇,因为李奈儿等人是上官婉儿的遗孤,而上官正是新皇所杀。


最后瑞兽变凶兽,而太平和玄宗之争彻底图穷匕见。

可以说看到这里回头在看一遍便发现原来这几个案子是环环相扣的,是玄宗登基后夺权统筹的过程,也是对盛世大唐残酷另一面的刻画,更是对时代洪流之下小民无奈的哀悼。
精美画面与诡谲氛围中,盛世长安的宫廷斗争与人性欲望在历史缝隙中交织。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作为该系列的第三部,再一次将观众带回了繁华与诡异并存的大唐盛世,但是这一次相比较前两季的敲边鼓,是真正的将血腥残酷的权力之争拿到了台面上。
唐朝宫廷内部暗流涌动,太上皇李旦、皇帝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三方势力从暗斗直接到了明争。



而这部剧延续了前作的风格,通过一系列离奇案件,一边揭露了盛唐光环下底层人的人性明与暗,一边又深入的挖掘大时代上层的血泪史。
我们分析完第三个案子回头来串大家觉得乏味和不太理解的前两个案子就会发现这里面藏着让人细思极恐的秘密,每一个案子其实都是玄宗上位的阶梯。
回头先说第一案“康国的金桃”一案,这一案以卢凌风一行人押运康国贡品回长安拉开序幕。
这些金桃不仅仅是贡品,更隐藏着西域地图,是新皇一统江山的野心象征。

随后案情随着神秘怪鸟的出现而展开,它们长着人脸凶猛异常,袭击了皇帝和大将军陆仝,甚至啄瞎了陆仝的眼睛。
最后经过层层挖掘,案件的真相令人唏嘘,鸟人是被大唐灭国的小国王子的复仇计划。
这位小王子曾是俘虏,全国被灭,自己被俘虏后竟然被“韦庶人”命令训鸟,并被迫戴上鸟面具,随着时间变成了人不人鸟不鸟的怪物,可以说身心备受欺凌。


不过故国已亡,小王子本来无心复仇尤其是在百变郎君处换脸之后更是希望不起波澜,可是谁料他被有心之人利用,于是开始训练乌焰鸟进行害人行为。
最后幕后策划者也出来的是忠武将军李凤,他哄骗太上皇跟他一起谋反,因为他是杜伏威的后人,杜伏威是隋末江淮起义军的领袖之一,降唐后立功封王,可是却因为昔日旧部造反,人在长安的杜伏威受到猜忌于唐高祖武德七年暴死,其子孙也受到牵连。
但是谁料后面还有推手就是天后武家后人武文斌,可是干净利落就被大将军所杀的武文斌真就是最后的背后推手么?


很明显并非如此,因为这一案子最明显的特征是新皇李隆基彻底将太上皇野心堵死并且收回了他的全部权力,这一次李隆基距离满格皇帝进了大大的一步。

接着就是第二个案子,成佛寺的哭声,相比“康国的金桃”,第二个案件则更加深沉内敛,以酷似天后的舞阳为引子扯出了唐朝另一段历史恩怨。
比如案件中出现的卖炭翁陶伯,他的真实身份是历史人物李奉节,在唐高宗年间,李奉节曾在武则天亲信许敬宗的指使下,诬告了赵国公长孙无忌谋反。

而长孙无忌作为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兄长,也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为唐朝建国和李世民登上皇位立下赫赫战功。
他本来是太宗的托孤大臣,可是他在高宗即位后仍掌大权,高宗对受其挟制很是不满,于是借此机会解除其权柄,将之流放后又逼其自杀。
案件中李奉节因追悔和害怕,隐姓埋名,并且偷偷拜祭长孙无忌,同时又对武皇抱有不满,这一设定揭示了唐代初期政治斗争的残酷,从多方面像观众展示了盛世大唐下疯狂的权利争斗以及对普通小民的深刻影响。


案件同时还牵扯出与武则天相关的另一条线索,成佛寺看守大佛殿的居士沉空,是昔日御医沈玉,也是武后的追随者之一。

他对女皇情根深种,不仅为她造了卧佛像还不惜制造“成佛寺的哭声”,而与之相反就是案件中因酷似年轻时武皇而被各路人马觊觎劫持的普通人舞阳。
外界对他的全是恶意,因此这些线索共同勾勒出武后在唐代历史和文化中的复杂影响,同时也是通过陶伯和沉空之死宣告,武后的影响也已经越来越小,几尽于无。

所以串起来就是开篇两案都是唐皇一步步解除身上枷锁疯狂噬人的过程,第一个案子他借力打力去掉了太上皇的权柄,第二案子是时代的变迁,一点点再将武后的痕迹逐渐抹去。
而到了第三案既是唐诡两位幕后主角合作的开始也是分崩离析的开始,第三案李奈儿上官婉儿后人,而上官婉儿死于唐隆政变,而发起政变的两人正是玄宗李隆基和太平长公主李令月。

上官后人复仇一案既是对两人合作的一次回忆又是一场激化帝、公矛盾的巨大引子,这次之后无论是新皇李隆基还是妄图效仿天后继位的太平公主李令月都会加紧布局展开决战。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玄宗胜利,所以随着诡案的进度,太平公主也即将赴死,而唐皇李隆基就这样一步一步踏着累累白骨走向权力的巅峰也创下了无与伦比的开元盛世。

也因如此,当把《唐朝诡事录》整个都串起来后会惊奇的发现他走了一条从民到顶的过程,一边用接地气的案子展现大唐风物,一边又埋下伏笔草蛇灰线,一步步拉开了这大唐顶级权力之争的壮烈与悲凄。
剧中卢凌风的角色并非空穴来风,他的设定参考了太平公主次子薛崇简的历史经历 。
薛崇简虽为太平公主之子却反对母亲,不支持动乱,支持不动摇的大唐安稳,最后太平公主事败后,薛崇简得到李隆基的特赦,远离了长安,这个在唐诡里卢凌风一次次被贬都是暗示。

而苏无名也并非完全虚构的人物,根据唐代牛肃《纪闻》记载,苏无名在京城以湖州别驾的身份破获了太平公主珠宝失窃案,因此确有此人,所以不得不说唐诡的考较功夫做的是真好。

而且剧中各方势力的权力斗争也符合历史事实,太平公主豪言“我的父亲、母亲和两个哥哥都是皇帝,就连我的侄儿都做了皇帝,我作为大唐独一无二的大长公主,怎么就不可以!”,而剧中的长公主真的演的很好,真就演出了太平公主权倾朝野、野心勃勃豪情万丈的历史形象。
而且看到第三季《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真的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三季联合起来简直是从底到上将盛唐内部的一堆虱子抖落的明明白白。
比如剧中唐代最显著强烈的门第观念,这一点通过卢凌风之口反复灌输。
“我大唐士族以五姓七家最为尊贵,除了我范阳卢氏,还有崔、李、郑、王四姓”。


这句台词正是唐代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卢、崔、李、郑、王等五个姓氏,以及陇西李家、赵郡李家、博陵崔家、清河崔家、范阳卢家、荥阳郑家、太原王家等七个家族,在唐朝拥有非常尊贵的地位。
而这种社会对世家大族的推崇,使得一些出身普通的人想方设法与那些高贵家族攀上亲戚但是却寻路无门,而这种强烈的门第的概念也是许多案件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
前几季剧中还展现了唐代商人的尴尬地位。
在“石桥图”案件中,南州富商欧阳泉乐善好施敬慕雅士,特别崇拜“南州四子”,梦想着都要成为南州第五子,可是却因为是商人,便被南州四子屡次拒绝。


这种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严重失衡也是唐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而第一季《唐朝诡事录》前两个案件中的凶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唐代社会制度的牺牲品。
第一个红茶案元来因残疾不得晋升,第二个十八兄弟因位卑被县尉牢牢控制和利用,这些角色的命运从侧面反映了大唐的一些不妥的地方,也充分显示了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无力。
而且结合历史来看《唐朝诡事录》中展现的所有案件其实都是历史洪流中的悲剧小人物。
以唐诡3前三个案子为例,被灭国的小王子,杜伏威的后人杜凤,武后侄亲武文斌,然后就是李奉节、舞阳,沉空乃上官婉儿的后人李奈儿,哪个都是悲剧,他们有的是政治斗争的棋子,有的是大时代强压的不幸,身不由己无可奈何。

这些角色的命运揭示了个人在时代大背景下的渺小与无力,也揭了皇权更迭的残酷与可怕,即便是皇室成员、将军大臣,在猜忌和必争的大势中,也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所以《唐朝诡事录》这部剧真的是架起了一座连接历史与艺术的桥梁,当苏无名和卢凌风在荧幕上破解一桩桩诡案时,他们不仅揭示了案件的真相,更解开了盛唐社会的一个个历史的心结。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而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始终在这些故事中交替上演,映射出时代沙砾下所有人自身的欲望与挣扎。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