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
本文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这是熊猫贝贝的第3102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劳动节假期进入第二天,先祝所有的读者朋友们节日快乐。
5月2日这一天,这一轮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出现了一个值得重视的全新变化:
图片来源:见图
中国这边恰逢劳动节假期,而且舆论和互联网环境也不缺热点事件,所以,这个动向,可能被很多人所忽略,或者完全没有看到。
这个动向,不是小事,对应的一些信号,很值得拿出来,和大家进行一个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中国国家官方最新对于关税风暴的表态详细梳理,结合本轮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几个最新动向,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深入挖掘这个最新官方最新表态所折射的一些关键趋势信号,并对后续本轮关税风暴可能出现的变化和走向,以及对应影响,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抄袭搬运的灰产就不要费工夫了,本号已在全网平台进行了关联认证和内容实时查重检测。)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5月2日,新华社发布的消息,消息的标题是《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商务部回应》。
图片来源:见图
然后,国内多家头部媒体,以《美方:想谈,中方:正在评估》的标题进行了广泛转发,内容都是一样的:
图片来源:网络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一次商务部的回复,有点和以前不大一样。首先这个时间很特别,5月2号,按说正是处在我们劳动节放假期间。
而这个消息发出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新华社发这个消息发出的时间是5月2号的8点28分。这个时间有点太早了吧,不要说在五一假期当中,即使是在平常的正常工作日,这个点发布消息,也是有点不同寻常的。
除了时间点不同寻常之外,内容也是不同寻常。
为什么不同寻常呢?关键核心的东西是四个字:正在评估。
过去一段时间,官方的表态,直接很明确讲的是造谣、是假消息,完全没有谈。
这次讲了具体的东西了,讲到中方注意到美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意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国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
图片来源:见图
这里头关键的信息是,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这就已经不再是隔空喊话的状态了,已经是通过有关方面(这里头应该是第三方)直接向中国传话,要求和中国展开谈判。
更有意思的是,商务部回答当中最核心的四个字,那就是“正在评估”。
原文是:“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那么这就涉及到了评估,评估什么的问题。评估当然是要评估双方的谈判地位,也就是美国的这一次“关税讹诈”,他的“底牌”底数究竟在哪里,而我们对于美国的讹诈,我们的承受力究竟有多强。
这是应该值得认真评估的东西,把这个东西搞清楚了,接下来谈才好谈。
从现实来看,这个动向,直接传递了关税战降温,谈判可能开始的信号。
字数不多,但是内涵丰富,这个动向,就很有看头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国家商务部这份这份答记者问,有3点看点:
第一,此前对于这类问题,中方的回答一般是:没有接触,没有谈。现在的回答是,对美方“想谈”的表态,正在进行评估。
第二,答记者问的标题是“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而不是“就中美经贸(或关税)问题答记者问”,标题上出现了“对话磋商”的字样。
第三,答记者问是在内地非工作日9点之前发布的,“只争朝夕”地抢在了香港股市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开市之前,离岸人民币汇率开盘之前。
市场立即做出了反应。离岸人民币汇率在今天一度反弹了500点,从7.27兑换1美元,一度升到了7.22兑换1美元,目前仍然在7.23左右。
图片来源:网络
上图是离岸人民币的走势,美国对等关税公布的时候,一度贬值到了7.4285兑换1美元。现在反弹到了7.23左右兑换1美元,累计反弹了将近2000个基点,今天反弹幅度比较大。
今天的亚洲股市普遍反弹:
图片来源:网络
涨幅最大的是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股市,因为中美关税缓和,对这两个地方经济影响很大。
下图是恒生指数的走势:
图片来源:网络
其中阿里上涨了3.83%,小米上涨了6.3%,腾讯上涨了2.2%,港交所上涨了3%,小鹏汽车上涨了6.66%,地平线机器人上涨了14.5%。
恒生科技指数整体上涨了3%。
市场中还有美国和印度即将达成关税协议的消息。亚洲传来的好消息也感染了欧洲,今天欧洲股市普遍上涨。
图片来源:网络
全球资本和金融市场的表现,很直接的用脚投票,对中美关税博弈的走向谈判,进行了前置定价。
中国商务部的这个最新重要表态,对于当下在关税领域对峙的中美两国而言,毫无疑问,是一个积极的利好信号。
尽管美国暂时back down(屈服),与其他国家之间所谓“对等关税”将暂缓90天执行,但对中国依然维持了“特殊照顾”。
此次关税战是可以写进历史教材的。从鸦片战争到斯穆特-霍利关税战,再到今年前所未有的关税博弈,人类贸易史再次迎来一次大地震。
逻辑非常简单,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和讹诈逻辑,中国前期采取了硬刚+拒绝主动和谈的态度,形成了对峙博弈局势,而这次商务部的最新表态,带来了“进行谈判”的可能性信号。
有得谈,那就好说,就有机会,最怕的是彻底不谈,那就不好说了。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抛开没有意义的一些“战狼”情绪和观点,从务实理性的角度来看,中美这一轮围绕关税的对峙和博弈,最终还是要走上谈判桌去寻求一个平衡点的。
大国级别的利益矛盾,如果不能在战场上解决,那么就一定需要经过谈判桌上斗智斗勇来缓和。
这一轮贸易战,中美最终将走向谈判桌、达成协议。
整个过程包括:先是相互激火、向上叫价,并可能出现极限施压;
然后是僵持,再往后是接触、谈判、破裂,进入第二轮激烈博弈;
再接触、谈判、破裂。
经过多轮试探底线,开始向下叫价,逐步接近,最终达成协议。
当前的关税水平相当于贸易禁运,对双方的冲击和影响都比较大。
未来出现局部的关税豁免是必然的。
磋商也将开始,但谈判之路曲折漫长,什么时候能达成协议不太好预测。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有一个最新的动向,很有看头:
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参议院以50:49的票数,未能通过一项阻止对全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的投票。但其过程耐人寻味。
这项“叫停”总统关税政策的表决,票数一度为49票赞成、49票反对,不仅民主党人集体支持,且有3名共和党人投出了赞成票。取消关税的表决原本极有可能通过,但因2名议员缺席而导致投票失败。
最后50:49的结果,是动用了参议院议长、美国副总统万斯,他赶到国会大厦投出了一票。而投票结果,无疑展现了参议院内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巨大分歧。
从美国国内经济层面分析,关税政策导致企业推迟投资决策,也导致消费者信心急剧下滑,民众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心日益增加。
中国这边呢?不好意思,正在过劳动节假期,全国人民出行旅游,探亲访友,忙着呢,基本面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就是博弈中,时间在我的优势体现。
特朗普是在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的,并在4月9日宣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75个国家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税率降至10%,而对中国也是4月9日这天宣布加征关税的数字达到125%。从4月9日到现在,已经20多天了。
货物从亚洲和欧洲运抵美国,基本上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5月份的美国将面临两件事情:其一,是到达美国的货物价格都因为关税上涨;其二,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到达美国的货物将会大幅减少,美国将会进入库存消耗阶段。
到了这个时间点,中国就可以比较准确的评估出来,美国的“关税讹诈”到底有多少是实的,有多少是虚的。
所以,商务部最新的表态,是评估,现在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
当然逻辑上,这样的博弈,中国只要在时间上往后越拖,美国的底暴露的就会越多。
是不是一定要等到美国所有的“底裤”都被扒干净之后,才能开始谈呢?
那倒也未必,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也在承受损失和压力。
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到“评估”两个字了。
当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怎么样来认识将要发生的事情呢?这就需要评估。
有了这个评估才能确定下来,谈判,究竟是以什么样的状况跟美国谈,中国谈判的底线究竟是什么样的。
其实时间稍微等一等,稍微拖一拖,美国的底看的也就更清楚了,毕竟评估也是要有时间的。
接下来就要看一看,美方对中方商务部的这个回复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关税战”“贸易战”是一个双方斗智斗勇的过程,光有勇不够,还要有智。智反映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对双方的态势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掌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商务部讲的这个“正在进行评估”,反映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信号肯定是好的,但是时间和过程还是不确定的,进一步来说,当下的金融市场,都是情绪投机,当不得数的。
这么说,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了吧?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基于以上的梳理和分析,其实很多东西是非常明确的了:
谈,是肯定要谈,但是时机和势,还不能确定,双方都在调整姿势,寻求一个占优的位置,来谋求谈判的地位和话语权。
从现实来看,这也是僵持过程继续延续。
除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也值得注意,那就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什么时候正式开启新一轮的降息。
这个最新“正在进行评估”,确实相比之前态度有一些转变。
之前是美国那边不停多渠道打电话过来,中国都是接都不接,直接拒绝。
现在则是“评估”要不要接电话,从直接拒绝,到正在考虑。
但是要说对这轮关税风暴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转向乐观,恐怕还为时过早。
双方接下来出现一些接触式会谈的可能性开始增加,之前我方一直辟谣,所以可以确定之前是连接触式会谈的可能性都不存在,现在则从“不可能”到“有可能”。
但也仅仅是一个缓和,可以谈的利好转折信号而已。
字里行间,其实中国国家其实很清楚,美国是肯定会说一套做一套,所以不用对接下来可能存在的会谈,抱有太大的期待。
就和抗美援朝一样的,边打边谈才是正常的: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不要奢望能动动嘴皮子就得到。
美国那边的冲击和影响,还没有到位,中国前期的表态和选择成本就不算回本。
谈判,总是要上桌之前,摸清底牌,做足准备,赚够话语权,才有上桌的意义吧?
对于国内而言,有一个核心的逻辑要看清楚:中美贸易战是一个长期持久战的过程,双方打打谈谈、边打边谈是常态。
不要一打,就觉得双方要老死不相往来。
不要一谈,就觉得马上要谈妥了。
速胜论和速败论都是不可取的,还是做好预期管理,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在足够的确定性没有出现以前,不要盲目乐观,和国家一样,保持定力,勒紧腰带,做好熬的准备和心态,才是正途。
大家好好过节,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心放宽就是。
这轮博弈的确定性和走向影响,要放到下半年去等待和观察,有些东西,急不来,也急不得。
非常时期,切忌不能一惊一乍,浮躁轻狂。
以上,就是对中国国家官方,最新关于关税博弈的表态,进行的一次专题梳理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