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号这天,半导体圈炸了个大新闻——荷兰政府突然对安世半导体下手了。
不过还好中方很快就出台了出口管制措施,安世中国也直接跟荷兰那边撇清关系,自己独立干活了。
荷兰折腾半天,最后就抢了个空办公室,什么业务都开展不了。
才几天功夫,态度就从硬气变成主动喊着要谈判,明显是对华服软了。
荷兰这波明显是低估了中方的本事和决心,可它这么仓促低头,背后到底还有哪些没法不妥协的原因?
可能有人不知道,安世早就不是荷兰本土企业了,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相当于我们中国公司在荷兰开的分公司。
结果荷兰官方二话不说,直接把安世大部分股权给抢了过去,还火速换掉了中国籍的CEO,理由说得冠冕堂皇,说是为了“国家安全”,还扯什么“纠正管理缺陷”。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前一天,也就是9月29号,美国刚启用了一个“穿透规则”,专门把安世列进了制裁名单。
信息来源:安世中国,最新发声!
后来法院文件曝光才证实,不然就不给豁免资格。
荷兰这波操作,完全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荷兰可能压根没搞清楚安世的真实情况,以为抢了总部就掌控了一切,其实安世半导体的核心家底全在中国。
在广东东莞,安世有个8万平方米的大工厂,一年能生产500亿颗元件,承担了全球近一半的产量。
再加上其他几个中国生产基地,安世70%的产能都在我们这儿。
而且2024年中国区的营收占比都快到一半了,相当于大半个公司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
荷兰抢到手的,其实就只有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总部办公室,里面什么生产设备都没有,主要就是些研发和市场人员,连一颗芯片都造不出来。
网络来源
等他们接管后才发现,第四季度13.4亿只的订单全成了空头支票。
因为生产调度权、核心工艺参数这些关键东西,全在东莞总部手里,说白了,荷兰就是抢了个空壳子,啥实际控制权都没有。
荷兰动手才三天,10月3号中国商务部就出手了——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禁止中国工厂向海外输出成品元件。
这一下可就打在了荷兰的要害上,他们虽然握着股权和管理权,却拿不到任何能卖的产品。
安世中国这边的反应也特别果断,10月18号直接发了公告,告诉全体员工,只听国内公司的指令,荷兰那边的命令一概不执行。
这之后,东莞工厂的日均出货量从之前的3.8亿颗直接降到了零,但国内客户的供应一点没受影响,因为早就提前重整了国内供应链。
荷兰总部这下彻底慌了,近200名员工面临裁员,每天的损失高达230万欧元,越拖越亏。
最先坐不住的不是荷兰政府,而是欧美各大车企。
信息来源:中方是否正与荷方就其接管安世半导体问题进行磋商?外交部回应
安世的芯片在全球车规级功率器件市场占了8%到10%的份额,宝马、大众、特斯拉这些巨头全是它的大客户。
汽车零部件换供应商可不是件容易事,得经过严格的认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突然断供根本来不及找替代者。
宝马CEO急得直接给荷兰首相写信,说因为缺芯,宝马每月损失10亿欧元,再解决不了,就把2026年的电动车生产线从慕尼黑搬到沈阳。
大众更直接,联合奔驰、奥迪组建了“供应链应急响应联盟”,还威胁要抵制荷兰的农产品和花卉出口。
要知道,花卉出口占荷兰GDP的2.3%,这可是荷兰实打实的经济支柱,真抵制起来损失惨重。
到10月17号,欧洲已经有12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因为缺芯停产了,直接波及到20万个工作岗位。
越来越多的车企和供应商找荷兰政府抗议,荷兰的压力一下子就拉满了。
多方压力之下,荷兰终于扛不住了。10月16号,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的官员公开表示。
“愿意与中方进行建设性对话”,这和之前“拒绝协商”的强硬态度完全不一样,明显是服软了。
第二天的议会质询会上,经济大臣卡雷恩・曼斯还想甩锅,把责任推给“外部顾问团队”,说政府高层“不知情”。
信息来源:安世半导体中国捍卫自主权,荷兰陷入了两难境地
结果被媒体当场揭穿,那些所谓的“外部顾问”全是美国智库的人,说白了还是美国在背后操控。
荷兰的底气早就泄光了,不光是安世的问题,ASML(荷兰光刻机巨头)在10月15号的财报里警告,2026年对华销售额可能大幅下降。
而中国现在占ASML季度销售额的42%,是它最大的市场,失去中国市场对ASML来说是致命打击。
更要命的是,中方还收紧了稀土政策,就算车企能找到替代芯片,生产芯片和汽车零部件还得依赖中国稀土,根本绕不开。
10月18号,荷兰干脆释放信号,说“不排除重新审视股权托管方案”,这服软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安世的例子看得明明白白:芯片设计要靠中国工程师,晶圆制造得买中国的材料,封装测试全在东莞工厂完成。
就连生产设备的维护配件,60%都来自中国供应商,脱离了这些,再牛的企业也玩不转。
荷兰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最后反倒是自己的企业、自己的经济受了伤。
信息来源:安世中国发致全体员工公开信
从实际情况来看,安世总部的裁员、订单无法交付,已经直接影响了荷兰本土相关产业的运转。
ASML面临的对华销售下滑风险,也会进一步波及荷兰的科技产业生态。
现在荷兰终于明白,中国不光是半导体的大市场,更是产业链上绕不开的关键环节。
这场闹剧说到底就是:想抢别人的东西,先得看看这东西的根扎在哪儿。
要是根在中国,就算抢个办公室回去,最后还是得回头求合作。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