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琢磨起来,我退休已有13年,却没有一个关系要好的邻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我觉得邻居间过于亲近也并非好事。
我有个毛病,就是脸盲症。这次和你聊完天,下次换个地方碰见了,就未必能认出来。所以在老房子住了21年,年轻时工作繁忙,下班后很少外出。退休后搬到现在的住所又过了7年,每天除了买菜、取快递,其余时间很少出门。害怕碰到曾经说过话的人我没认出来,人家以为我是不理他而产生错觉。
我喜爱独自待着,厌烦与邻居闲聊,像什么你们俩退休金多少啊?在哪工作啊?孩子的工作怎样,孩子的孩子在哪上学,学习好不好?家里兄弟姐妹有几个之类的问题被问个遍。
有时炒菜时家里没盐了,我宁用酱油替代,没葱了用蒜来代替,也不会去麻烦对门。更讨厌你上我家借东西、我上你家要东西这种麻烦事。所以这么多年来,和对门以及左右邻居都没有深交,仅仅是见面打个招呼而已。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保持一定距离,太过熟悉并不好。
保持距离,首先就能避免产生矛盾的可能性。邻里之间一旦过于亲近,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就容易被放大。例如,有些邻居喜欢早睡早起,而有些邻居是夜猫子。要是走得近了,夜猫子邻居夜晚活动发出的声响或许就会打扰到早睡早起的邻居,时间一长,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再者与邻居走得太近可能会导致隐私泄露。大家在聊天的时候,可能会不经意间透露自己家庭的一些隐私情况。这些隐私一旦被传出去,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就是经济往来方面的问题。有时候邻居之间可能会有一些金钱上的纠葛,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影响彼此的关系。比如,今天你借我一点小钱,明天我又借你一点东西,时间久了,双方可能会因为这些琐事心里产生芥蒂。
其实大家都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像我这样保持一定的距离,见面微笑打个招呼,既尊重了彼此的生活空间,又不会显得太过冷漠,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邻里相处模式。
对于那些热衷于拉近邻里关系的人来说,也许他们能从中收获别样的乐趣,可对于像我这样喜欢安静独处的人,这种淡淡的邻里情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