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伏,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这时段,共10天。它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未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末伏,是“三伏”之一,所谓“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的解释是“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出现在立秋与处暑之间,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末伏是最后的十天,通常在公历的8月中旬到8月下旬。在这个时期,虽然立秋后,但天气依然炎热,白天阳光强烈,早晚相对凉快。
末伏的天气特点是气温高、温度大,人们常形容这个时期为“秋老虎”,意味着秋季中出现的炎热天气。
今日就进入未伏了,民间有“末伏吃三宝、不劳大夫跑”的说法,简单理解就是:进入末伏,此时暑热未消、燥气渐生,白天仍有“秋老虎”的闷热,早晚却开始转凉,人体易出现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心烦失眠等问题,同时脾胃功能也因之前的暑湿侵袭而相对虚弱。这时候根据习俗吃“3宝”,正是顺应这种气候,通过饮食调理来达到“清余热、润燥气、健脾胃”的目的。但是这“3宝”到底是啥呢?怎么吃?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看一下吧!
末伏吃黄鳝是一种传统的养生习俗,民间有“伏天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因为末伏天气仍较炎热,人体阳气最为旺盛,同时经历了长夏,脾胃功能相对虚弱。黄鳝性温味甘,归肝、脾、肾经,具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强筋壮骨等功效,有助于补充和增强身体的阳气,还能调理脾胃。
食谱推荐:红烧黄鳝
具体做法:
1、黄鳝洗净切段,焯水备用
2、热锅凉油、下姜蒜和其他配料一起爆香,再把黄鳝段丢进去,两面煎至金黄。加生抽、老抽、蚝油调色,加啤酒没过黄鳝,小火慢炖20分钟。
3、最后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小米辣即可。
末伏白天仍有暑热,夜晚渐凉,空气干燥,易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秋燥”表现。莲藕含水量高,且味甘多汁,生吃能清热生津、缓解燥渴,熟吃则能滋养阴液,兼顾润燥。
食谱推荐:凉拌藕片
具体做法:
1、莲藕去皮,切片,放凉水中洗去多余淀粉,水中放白醋,盐,藕片焯水捞1分钟捞出。
2、藕片中放入蒜末,干辣椒,葱段,花椒,淋热油,加盐,鸡精,白糖,白醋,香菜,拌匀即可。
末伏时天气仍较炎热,人体易出汗,绿豆性凉,味甘,能够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非常适合末伏时节吃。
食谱推荐:绿豆南瓜羹
具体做法:
1、、南瓜约500克切块,绿豆提前用温水泡1小时以上。
2、锅内先放入绿豆煮开至绿豆开口绵软。再放入切好的南瓜,煮15-20分钟至南瓜软糯,即可出锅。
大家好,我是食养小厨,一个喜欢美食的营养师、食疗养生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