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成:我们孔家没有这种酒

孔德成:阙里世家显,末代衍圣公

蒋介石在败退大陆前,带走了大量的黄金和故宫珍宝,也带走了大量的人才,科学家、艺术家和很多的学者,据说,他还曾特意下令要带走三个人,即孔德成、章嘉和张恩溥。

与胡适或张大千这样大师级的人物相比,现在的人们实在不是太熟悉上述这三个人,为何当年的蒋介石要必须带走呐,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三个派别,即“儒释道”三家的掌门人。

孔德成 章嘉活佛 张恩溥天师

孔德成是孔子后代,被封衍圣公,而章嘉是活佛,在中国的各大宗教中占据着重要之地位;张恩溥则是正宗道教派的传承人,在当时被人们奉为“天师”,是道教的正派传人。

这三个人对深知宗教精神信仰影响力的蒋介石来说,当然是极为看重的,但是否是蒋介石亲自下令要带这三人去台湾,我没有看见过官方的确认,所以,只能认为是“据说”。

百家争鸣

中国自春秋“百家争鸣”以来,各种学说是“百花齐放”,儒学只是其中的一门学说,但经过大浪淘沙,如杨朱和墨家等“显学”迅速没落后,到了秦朝之际,被统治者所欣赏的,却是最为实用的“法家”,如商鞅、李斯一众人。

当大一统之时,最高统治者发现,要统一人们的思想,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学是最合适的,于是,到了汉武帝之时,便出现了“独尊儒术”的局面,儒学一家独大,当然,此时的儒学,却是被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早已偏离了孔子学说,是迎合帝王的“御民”之术。

但是,不管怎么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王朝的更迭,儒家学说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融化在血液中的存在,特别是科举以来,儒学也是重要的考试内容。

而到了明清之际,更是连出题都要取自“四书”,可以说,儒家学说是支撑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内核,也是整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绵延数千年而不散,这是中华民族有着强大凝聚力的主要源泉。

“衍圣公”是对孔家掌门人上的一种尊号,而对孔子的尊崇,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他封了孔子的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就是在祭祀时的主持而已,不过,这个“君”字的爵位是很低的,离“公侯伯子男”还差得很远。

到了汉元帝之时,地位大幅度提升,孔子的第13代孙孔霸被册封为关内侯,而孔子也由汉魏的“宗圣”;晋朝的“奉圣”,后魏的“崇圣”,北齐的“恭圣”,直到唐玄宗之时,直接提升为“文宣王”。

而孔子的后人也水涨船高,宋仁宗将孔子的46代孙孔宗愿册封为“衍圣公”,也就是衍续圣人之血统以及儒家文化传统的意思,而孔德成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衍圣公”。

孔德成,1920年生于山东曲阜孔府,字玉汝,号达生,这无论对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家,还是当时的北洋政府来说,这可都是天大之事,大总统徐世昌不仅安排山东督军亲自去坐阵,还将整个孔府警卫得水泄不通。

1929年,孔德成和警卫队在孔府1

孔德成的出身可谓是万众瞩目,因为,他是遗腹子,老爸孔令贻系两代单传,他娶的妻妾不是早逝就是没有生育,好不容易他的第二任妻子生了个儿子,却不幸夭折,孔令贻痛不欲生。

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

年近50岁还没有子嗣,下一任的“衍圣公”踪影全无,孔令贻急得是六神无主,而且,他还重病在身,眼看着中国的“衍圣公”就要断在他身上,这让肩负延续孔子血脉的孔令贻压力山大。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他将夫人的贴身丫鬟王宝翠收为侧室,可是,王氏在生育了两个女儿后,又迟迟不见了动静。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眼看着王氏肚子又隆了起来,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孔令贻给大总统徐世昌和逊帝溥仪带信,如果所生是儿子,就定为“衍圣公”,不久后,这位孔子76代传人,第30代的衍圣公,在焦急的等待和不安中去世。

民国时的孔府

好在天佑孔府,一个健康的男孩在众人企盼的眼光中降生,取名孔德成,喜讯传出,曲阜城鸣礼炮13响,每家每户都点鞭炮庆贺,而孔德成的生母却因过度紧张,一病不起。

就在王氏生了孔德成的17天后,居然就病逝了,年仅26岁,官方宣布是死于产褥热,而据王氏的女儿回忆,母亲是被毒死的,具体实情就不得而知了。

在“小圣人”出世的百日宴上,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直接下令,册封孔德成为第31代“衍圣公”,他是历代“衍圣公”中年龄最小的。

孔府祭祀

“衍圣公”就是个象征,主要职责就是主持祭孔大典,另外就是自身的修行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杆人物,在必须具有的美德外,还要学习更多的礼仪,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艺。

孔德成与老师合影

于是,当孔德成到了学习之年时,家中给他请来最好的老师来教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吴伯箫教他英语,古琴大师詹澄秋教授他古琴,其他如经书、书法、数学、英语、地理等等,老师一大堆,他也在众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成为一位众人心目中德位相配的“衍圣公”。

孔德成与管家孔印秋合影

孔家也为他的成长攒足了名声,在孔德成5岁时,便重新修缮了尼山孔庙、颜母祠和尼山书院,还兴建了明德中学,而5岁的他竟然担任了名誉校长,这在全世界肯定是独一份的存在。

少年老成的孔德成

别看孔德成年龄虽小,但自小便深知自己的责任,小小的孩童就显得老成持重,接待来宾,应酬贵客,特别是当家的嫡母去世后,10岁的他又成为孔府新的“掌门人”。

1935年,民国政府将“衍圣公”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由陈立夫在南京主持就职仪式,蒋介石亲临祝贺,从此,绵延900年的“衍圣公”封号成为历史。

孔德成与孙琪芳的结婚典礼

1936年,孔德成迎娶了前清名宦孙家鼐的曾孙女孙琪芳,婚礼半土半洋,新娘穿着高跟鞋,一袭白色拖曳的长裙,显得婀娜多姿,而新郎则是长袍马褂,花团锦绣,虽然看着有些不搭,却也透露出这个千年世家,已然是吹进了时代的新风。

孙家鼐曾孙女孙琪芳

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山东迅速沦陷,日本人为了利用孔家的这一文化符号,请孔德成前往日本,参加日本本土的孔庙落成典礼,但是被孔德成拒绝。

日本孔庙

蒋介石当然不会让孔德成落入日本人手中,以前的逊帝溥仪就让蒋介石后悔莫及,如果再让孔德成被日本人利用,那影响是巨大的,谁能预测后面会发生怎样的事。

孔德成

于是,蒋委员长亲自安排,派人将孔德成接到武汉,并发表了抗日宣言,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得到了各方人士的赞许。

孔德成离开曲阜

而蒋介石听闻后,欣喜异常,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到:“闻孔德成衍圣公不愿服倭来汉,甚欢也。”

孔德成

武汉沦陷前,孔德成迁居重庆,他主持成立了孔学会,组织名家开展孔学研讨,弘扬孔子的学术思想与民族精神,并拜大学者王献唐为师,在傅斯年的影响下,决心做一名纯粹的学人,而不以道统自居。

傅斯年和孔德成

抗战胜利后,孔德成随民国政府一起还都南京,旅居上海,1947年春,他回乡主持了祭孔大典,祭扫林庙,并免除了孔府官田所有赋税,还将所有孔府的“祀田”,全部交由当地政府作为收入来管辖,而将曲阜田产的收入,创办了博物院的基金。

孔德成在孔府后花园

随着国民党军在各大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孔德成预感蒋介石政府的命运风雨飘摇,他在参加完南京的“国大”选举后,便去美国考察,实际上是为自己准备退路。

孔德成一家人

在美国期间,他被耶鲁大学聘为研究员,1949年3月游学回国,8月27日,他在广州主持了孔子诞辰2500周年的祭典后,便去了台湾。

来到台湾的孔德成过着平静又闲适的生活,他主要以学者的身份在“台大”中文系讲课,他开设了“三礼研究”、“金文研究”、“殷周青铜彝器研究”等课程,直到病重时,方才离开了他在“台大”教书育人50年的讲台。

当然,他的“祭祀官”还一直担任着,不过,在1952年,当台北孔庙落成而举行的祭祀典礼上,主持人是当时的“台湾省长”吴国桢,而在总统府礼堂举行的孔子诞辰纪念典礼上,蒋介石肯定是主祭,孔德成也就是发表个讲话而已。

孔德成先生在梵蒂冈会见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被誉为东西方两大教宗之相见

可以说,孔德成在台湾五十多年的时光中,除了讲课之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倡导儒学上,他担任了孔孟学会的理事长,1966年,还与孙科,王云五,陈立夫等人一起,联名发起了设立中华文化复兴节的倡议。

被台大授予荣誉博士的孔德成

对这于文化复兴大有裨益的建议,蒋介石当然是全力支持,他亲自出任了会长一职,孔德成出任了常务委员,而此时海峡的对岸,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红色大风暴席卷了整个大陆。

在一片“砸烂孔家店”的喧嚣声中,1966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的200多名红卫兵冲入曲阜阙里,在孔庙前召开了捣毁孔庙的万人大会,孔子塑像被捣毁,石碑被砸碎,孔子坟墓被挖开,整个孔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当孔德成费尽周折在日本与他的二姐见面时,询问了家乡的很多情况后,不禁感叹万分,就是在那个夜晚,从不沾酒的孔德成喝得是酩酊大醉,无奈的他,只能嘱托姐姐再要去曲阜时,替他在父母坟前烧上一炷香。

姐弟两人最终在日本见了面

在国民党执政的后期,由于李登辉和陈水扁这些别有用心之人,竭力进行“去大陆化”和“去中国化”,他们对孔学自然是全面排斥,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德成与台湾当局高层保持着距离,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态度。

而大陆则是将孔府作为商机的契入点,1985年,曲阜酒厂成功研制出了“孔府家酒”;一时间竟风靡全国,厂家也因此赚得个盆满钵满,还成为央视黄金广告段的“标王”。

当曲阜代表团访问台湾时,特地给孔德成带了几瓶让他品尝,谁知,孔德成看了一眼这包装精美的“孔府家酒”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们孔家没有这种酒。”个中所包含的韵味,颇值得人们深思。

孔德成被台湾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1989年,山东曲阜又设立了“国际孔子文化节”,恢复了中断多年的祭孔仪式,这当然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老套路,当地政府也想邀请孔德成回乡为其站台,却被老先生一口回绝。

深层次的原因暂且不论,从我的感觉是,当年国内一次次的运动,给孔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几乎是毁之殆尽,这给孔德成内心造成的创伤是不可弥补的。

他是不忍心看见孔家世代的安息之地,被如今的一堆假古董替代,更不会为了某些个人或集团,捞取政治资本和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成为一个任人摆弄的“提线木偶”的。

2008年10月28日,孔德成因肺炎并发败血症,在台北慈济医院去世,享年88岁,台湾当局为他举行了公祭。

马英九

追悼会场上,时任国民党首脑的马英九亲临葬礼现场,并发表了追思感言,这给予了孔德成最高的礼遇,也代表着民众对这位最后一位“衍圣公”的尊重。

就是孔德成去世的这一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开幕式上,数百名表演者高声朗读着《论语》,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在孔德成去世前的一个月,在山东曲阜孔庙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

而今,学国学的热潮在全球方兴未艾,世界各地的孔学会和研究孔学的专门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国学主要内容的孔学,又一次被人们所普遍重视,特别是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形势更是喜人。

我想,如果九泉下的孔德成能看到这样的盛景,肯定会无比的欣慰,当瞑目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历史   孔德成   孔子   孔府   曲阜   蒋介石   孔庙   儒学   台湾   山东   政府   日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